Shipping
揚帆起航
土山灣新展
“移舟古韻”
眼下,將臺歷翻頁,打開嶄新的9月,
莘莘學子紛繁迎來始業季。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新假期、新開始、新紀元,
讓搏斗不息的芳華
與土山灣博物院“移舟古韻”新展
一齊揚帆起航。
NEW
移舟古韻
微型華夏古船影展
《移舟古韻——微型華夏古船影展》
場所:土山灣博物院
此次土山灣新展,展出港派工藝美術家陳昌華微型艦船模型系列大作《移舟古韻》,包括宋船“朝乘汴河”、沙船“帆影故鄉”、鳥船“盛澤出港”、絲網船“淘聲出爐”等古船模子。
上海派工藝
非遺傳承裝載優美
土山灣,地處徐家匯南端,原為肇嘉浜和蒲匯塘兩條河道的交匯處。1836年,時任江蘇巡撫林則徐興建水力,敕令疏通河流,將膠泥積聚在河灣處,所以得名土山灣。
世紀時間里,于此創造的土山灣孤兒工藝術學院,偶爾間掀開了華夏近現代文明史上要害的一頁。土山灣孤兒工藝術學院培養了一大量工藝美術名家,這邊是近現代上中國人民***海軍工程學院藝之源。
中華五千年文雅積厚流光,非物資文明遺產熠熠生輝。2009年,“土山灣細工工藝”被上海市群眾當局加入第二批上海市級非遺名錄。
中華船文明
長久汗青方寸一瞥
從古于今,大海一直有著無量的魅力,招引咱們連接去探究、去領會、去創造。
從原始的木排到大略的船只再到萬噸巨輪……一艘艘方舟,裝載著多數人對將來的優美理想。
華夏有著長久的帆海史和造船興盛史,數千年來,黃河、長江和稠密江河湖泊,共通產生了華夏船文明。
1951年,湖南長沙出土1.54米西漢“十六槳木艦船模型”(現存于華夏國度博物院)。
1955年,廣州東郊出土54厘米東漢“陶艦船模型”(現存于華夏國度博物院)。
艦船模型創造本領在華夏汗青長久,文物可回溯至漢代。
據《金史·張中彥傳》中記錄“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彥手制小舟才數寸許,不假膠漆而首尾自相鉤帶,謂之‘古之卯’,諸匠無不駭服。”在金朝正隆年間(紀元1156-1160年),張中彥創辦了模子造船本領。
2015年,“古船模子創造本領”被上海市群眾當局加入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資文明遺產代辦性名目名錄。
此刻,土山灣博物院秒變“停靠港”。《移舟古韻——微型華夏古船影展》上“停靠”招數十件精致的微型華夏古船大作,讓大師感遭到古船模子創造本領的非遺魅力與上海派工藝的匠心之美。
沙船
“沙船”是我國傳統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帆海船型之一,源出于上海崇明島,有1400有年汗青。沙船經過吳淞江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浦江水上集散輸送,使上海從一個小城市和集鎮漸漸演化成一個國際航海運輸大港。1990年,為祝賀沙船對上海都會興盛作出的宏大奉獻,由五桅沙船,配以市斑白玉蘭和電鉆槳三者構成的上海市市里頒布的標準,經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支委會審議經過。
福船
福船又稱福建船、白艚船,是一種華夏傳統尖底型海船,是華夏傳統飛翔于“肩上綢緞之路”上最特出的木質風帆之一。福船不只被普遍用來深海捕撈,并且仍舊我國使者出使海內的要害交通東西。徐兢出使高麗、鄭和下歐美以及冊封使出使琉球都是乘坐福船出航。
鳥船
鳥船,是一種華夏浙江沿海一帶的海船,船身有綠色條狀化妝紋,故有“綠眉毛”的昵稱。鳥船船首好像鳥嘴,古時浙江沿海一帶的人們覺得,是鳥銜來稻谷健將才培養了魚米之鄉,所以把船頭做出了鳥嘴狀。
?
此次展出經過華夏藝術意與型的貫串,讓大師能從那些展陳的“帆船古船”中,領會到中華船文明的汗青興盛與魅力。
上海派工藝美術家簡介
陳昌華,上海派工藝美術家、上中國人民***海軍工程學院藝美術工作學院客座熏陶、華夏科學本領史學會保守工藝接洽會會員、上中國人民***海軍工程學院藝美術學會會員、上海非物資遺產養護協會會員、上中國人民***海軍工程學院藝美術安排協會會員。
陳昌華曾在《上中國人民***海軍工程學院藝美術》期刊公布專題撰文《非遺表現傳統造船回顧》。2019年10月,陳昌華隨上海市當局代辦團***俄羅斯葉卡杰琳堡,加入“寰球都會日寰球主場展覽演出震動”,大作“福建福船”被俄羅斯葉卡杰琳堡市長保藏。2020年“文明與遺產日”,陳昌華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分館)舉行“借題發揮——微型華夏古艦船模型本領展”,大作“浙江鳥船”被館方保藏。
來土山灣博物院賞微型古船,
獲得向理想努力前行的“動力”吧!
TIPS
出外消息
土山灣博物院
地方:蒲匯塘路55-1號
入場券價錢:免費(需預定)
長按二維碼舉行場館預定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