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漁隱圖》藍瑛(明)
《桃花山鳥圖》佚名(宋)
《雙燕桃花圖》郎世寧(清)
每當冬去春來,便是桃花怒放時。而賞桃之旅,應從南邊發端。在初春仲春,賞桃要到兩廣;至陽春季春,賞桃要到江南;到了四月份份,賞桃就要到朔方了。
眾人愛賞桃,是因“色之極媚者莫過于桃,而壽之極短者亦莫過于桃”,一旦相左它那短促的花期,就要等來年春天性能睹其芳容了。
文/廣州晚報全媒介新聞記者鐘葵
圖/廣州晚報全媒介新聞記者鐘葵(翻拍)
桃花種類知幾何?
桃何以物?按植被分門別類,桃是野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小灌木。樹身灰褐色,葉子長圓狀披針形。花單生,幾無柄,有單瓣、重瓣,色有桃紅、暗紅、純紅、純白及紅白相間等。按用處來分,桃重要有兩種:食用桃和參觀桃。桃的種類有幾何?說起來你大概不信,全寰球約有3000多種。
我國事桃的故土,早在3000有年前,昔人便將野桃樹舉行人為培植,使之既可參觀,又可食用。據統計,我國原產的桃也有300多種。
《廣群芳譜》曰:“桃,西方之木也,乃五木之精,枝干扶疏,到處有之。”
《本草大綱》稱,桃的種類有絳桃、緋桃、碧桃(一名千葉桃)、人面桃(一名佳人桃)、二色桃、大明桃、鸞鳳桃、瑞仙桃、壽星桃、巨胡桃、小陽春桃、油桃、李桃等。
桃花種最多,其可供玩者莫若碧桃、人面桃兩種。碧桃又有紅碧桃、粉碧桃、白碧桃、花碧桃等種類,宋代詞人秦觀曾寫詞贊嘆道:“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
人面桃外層花瓣粉赤色,內層花瓣越向重心越紅,如佳人嬌羞時的相貌。其得名或與唐人崔護的警句“人面桃花相應紅”相關。
桃花是春天的標記
桃花,是春天的標記。歷代墨客詩人刻畫春天的良辰美景,桃花簡直是必不行少的元素。
宋代墨客徐俯有詩云:“雙飛燕子何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詩中提到雙飛燕、桃花、柳樹,其余再有春雨、小舟等。看到這首詩,腦際中天然會展示出一幅鳥語花香的畫面。
這一良辰美景,在清代畫師王武的筆下,形成了一幅《春柳桃花圖》,畫中的柳葉,多以中鋒拖出,顯得搖曳多姿,似有和風吹拂之意。赤色的桃花,則以點葉法寫出,顯得嬌媚燦爛。
而西人畫師郎世寧的《雙燕桃花圖》,以雙燕與桃花作搭配,展現手法也與王武實足各別。王武沿用痛快手法,郎世寧則以寫意寫出,桃枝從左下角向右上角斜出,雙燕居畫面重心,桃花和燕子繪聲繪色,富裕立體感,使人發覺春意盎然。
畫師以桃花展現春意,據記錄最早是五代畫師徐熙。
宋人米芾《畫史》稱:“徐熙巨細折枝,吾家亦有,士人家常常見之。翎毛之倫非雅玩,故不錄。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枝,謂之‘全體春光’,在余家。”
宋人的花鳥畫,該類大作也不少,如宋徽宗的《桃鳩圖》、佚名的《桃花山鳥圖》等,都是春天小景。
桃使人設想到戀情婚姻
嬌嫩的桃枝、燦爛的桃花和巨大的桃子,不只使人設想到春天,還使人設想到窈窕淑女和戀情婚姻。
《詩經·周南·桃夭》應用比興手法,初次用“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比興新婦的年青貌美,用“桃之夭夭,有蕡本來”比興新婦將會為男家多生貴子。
這種桃意象,也常常出此刻畫師筆下。如南宋人畫的《桃花鸞鳳圖》,上部畫桃花數枝,下部畫一對鸞鳳在岸邊打盹,右下方畫水邊野草。構圖上,桃花向左下出枝,野草向左上蔓延,皆指向鸞鳳。
如許的構圖,大約源自唐代詞人韋莊的“桃花綠水淥,水上鸞鳳浴”之句。以桃花喻玉人,以鸞鳳標記不離不棄、始終不渝。
畫師在展現這一中心時,除去用桃花搭配鸞鳳外,再有桃花與燕子、桃花與白鷴等拉攏,如郎世寧的《雙燕桃花圖》、高其佩的《桃斑白頭圖》等。
歷代畫師畫桃花,再有一個要害體裁,即是“桃花源”。
這個體裁的大作,大概在唐代已展示。韓愈有一首詩名為《桃源圖》,詩中刻畫這幅《桃源圖》畫工極妙,上頭再有武陵太守和南宮教師的題緘。
后代的“桃源”大作,有宋代陳居中的《桃源仙居圖卷》、明代文徵明的《桃源問津圖》、陸治的《桃花源圖》、仇英的《桃花源圖卷》、藍瑛的《桃花漁隱圖》等,均為好貨。觀賞那些大作的歡樂,不亞于賞花。
作家:鐘葵
根源:廣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