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革”部的兩個漢字“靳、?”。在現代漢語中,兩個字都不是常用字,因此本課內容較為枯燥,相對來說,“?”是生僻字,“靳”字相對常用(因為它能作姓氏使用),因此,本課的重點漢字是“靳”。兩個字的詳情如下:
1、靳。讀jìn。《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靳,當膺也。從革,斤聲。”形聲字。本義是(服馬)當胸的皮革。所謂的“服馬”就是車駕四匹馬中間的兩匹夾轅的馬。
(服馬與驂馬)
《左傳·定公九年》孔穎達疏:“古人車駕四馬,夾轅二馬謂之服。兩首齊,其外二馬謂之驂,首差退。靳是當胸之皮也。驂馬首,當服馬之胸,胸上有靳。”所謂的“靳”,就是服馬正胸口的那塊皮革。
(古駟馬車實物)
本義之外,靳還有其他用法:
(1)游環。在服馬背上的皮環,驂馬的外轡穿過它,以便起到控制驂馬奔離車轅的作用。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屯部》:“《廣雅·釋器》:‘弸轅謂之靳。’按《詩·小戎》傳:‘游環,靳環也。’舊本皆作靳,疑作[革引]者非。”
(2)吝惜。《玉篇·革部》:“靳,固也。”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十六引《考聲》:“靳固,慳惜也。”《后漢書·孫寔傳》:“悔不小靳,可至千萬。”李賢注:“靳,固惜之也。”常用的詞匯有“靳惜”,指吝嗇、吝惜、珍惜。
(3)取。《小爾雅·廣言》:“靳,取也。”
(4)嘲弄。《左傳·莊公十一年》:“宋公靳之。”杜預注:“戲而相愧曰靳。”宋閔公嘲弄南宮長萬。
(嘲弄)
此外,靳還是姓氏。《元和姓纂·焮韻》:“《風俗通》:楚大夫靳歙。”
“靳”的小篆寫法如圖:
(靳的小篆寫法)
2、?。讀音有兩個:
(一)chěng。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注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驂具也。從革,蚩聲。讀若騁、蜃。”形聲字。本義是驂馬鞍轡的統稱。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施于驂馬,故曰驂具。”《玉篇·革部》:“?,騎具也。”驂馬所指,見上一字解說。
本義之外,還有兩個用法:
(1)收絲器。《集韻·獮韻》:“?,收絲器。”方成珪《集韻考正》:“案?訛?。《類篇》同,據《說文》正。”
(2)意不盡。《改并四聲篇海·革部》引《玉篇》:“?,意不盡。”
(二)chǎn。《說文》“讀若騁、蜃。”一句,表明“?”有另一個讀音,《漢語大字典》所有字義均歸在“chǎn”這個讀音之下。
“?”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524,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