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吐司
編輯|小情書
“我的演藝事業和跳水一樣,都從丑小鴨開始,都要一顆平常心。哪怕自卑,哪怕寄人籬下,哪怕演技還不完美,我會執著努力,達到新的頂點。”
2013年,一部由湖南衛視推出的大型親子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的播出,捧火了幾個活潑可愛的萌娃,也讓田亮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
不過這一次,他不再是當年那個全民追捧的“跳水王子”,他有了個全新的身份:“森碟”爸爸。
鏡頭前他獨自帶娃的手忙腳亂,也讓熟悉他的觀眾忍俊不禁:原來奧運冠軍也有搞不定的事啊!
自2007年退役開始,田亮的身上有過太多的標簽:“跳水王子”、“奧運冠軍”、“成功藝人”、“模范丈夫”、“奶爸”......
他在種種身份標簽里自由切換,努力開拓新的領域。他登上過巔峰,也墜入過低谷,有過自我懷疑,又重整行裝再出發,或許,他始終都是當年跳水臺上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這里是電影小情書,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跳水王子”——田亮的那些身份標簽。
01“跳水王子”的成名之路
1979年,田亮出生于重慶的一個傳統家庭,父親寡言,母親嚴厲。
7歲那年,當其他同齡孩子還在玩樂的時候,父母已經幫他謀劃好了未來的路,將他送進了跳水隊進行訓練。
由于天賦不錯且愿意吃苦,順利進入四川省隊,并于1990年轉入陜西省跳水隊。因表現亮眼,14歲的田亮被國家隊相中,進入男子跳水隊。他當時的教練是中國第一位跳水奧運冠軍周繼紅。
1996年,17歲的田亮首次代表中國跳水隊參加亞特蘭大奧運會,但少年的雄心未能實現,由于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缺乏經驗,最終田亮只獲得了第四名。
雖然有些氣餒,但一次的失敗并未讓田亮退縮,他暗自跟自己較勁,更加刻苦地進行訓練。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1997年,田亮在第十屆世界杯上,和郭晶晶一起拿下了混合團體冠軍,這對“金童玉女”也成了當時家喻戶曉的跳水明星,被稱為“亮晶晶”組合。
第二年,田亮繼續發力,又在全國跳水冠軍賽上獲得了10米跳臺的冠軍。雖然獲得了不少獎項,但此時的田亮,還沒有忘記那個奧運金牌夢。
時間來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在和隊友錯失了男子雙人十米跳臺金牌之后,田亮全力以赴,將男子單人十米跳臺的金牌收入囊中,這也是他的第一枚奧運金牌。
從此,田亮在跳水領域仿佛開了掛,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幾乎全部摘金:
2001年7月,在第14屆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中,田亮分別獲得男子10米跳臺單人和男子雙人十米跳臺雙人冠軍;
同年11月,在第9屆全國運動會男子10米跳臺決賽中,繼續獲得冠軍。
2002年,分別獲得釜山亞運會決賽冠軍、全國跳水冠軍賽男子10米跳臺冠軍、世界杯男子10米跳臺單/雙人冠軍,以及全國錦標賽男子10米跳臺冠軍。
2003年在世界錦標賽男子10米跳臺決賽中,獲得季軍。
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十米雙人跳臺決賽中,獲得金牌,這也是他的第二塊奧運金牌。
......
在田亮的跳水生涯中,一共拿下了七十多塊金牌,被稱為是“金牌收割者”。
即使在退役后的第5年,田亮還獲得了最佳跳水運動員獎項,并且進入了國際游泳名人堂,如此多的榮譽,是很多運動員一生都無法企及的成就。
02被國家隊除名,“跳水王子”跌落神壇
盡管一直被幸運女神眷顧著,但命運還是打了田亮一個措手不及。
2005年1月,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取消田亮的國家隊隊員資格,將他調回陜西省體育局,官方給出的理由是:運動員從事商業活動不能影響訓練比賽,而田亮多次違反對內紀律,接拍廣告,并向娛樂圈發展。
突然被國家隊除名,一下子將田亮置于風口浪尖,昔日為國爭光的跳水明星,一下子成了大家口誅筆伐的對象。
其中,最難過的莫過于他的父母,但田亮還是安慰著兩位老人,自己一定能回北京的。
為了重回國家隊,田亮頂著巨大的壓力,在陜西隊更加刻苦地訓練,并奪得了當年的全運會冠軍。當他興奮地以為自己回國家隊有望的時候,命運再一次給他潑了一盆冷水,直到2006年3月,他也沒有接到國家隊的歸隊通知。
2007年,田亮正式退役,沒能參加2008年在家門口的北京奧運會,這也成了他終身的遺憾。
在體育生涯的巔峰,卻再也沒辦法圓奧運冠軍夢,這對于田亮來說,無疑是重大的打擊,多年后,他回憶說:
“失去奧運金牌,讓我懂得了每一個勝利都只代表過去。而2005年被迫離開國家隊,我才深刻地明白什么叫無奈。有些事情不是人定勝天,社會復雜,人很渺小。但如果想翻牌,還想贏,必須不斷前進,沒有回頭路。對于當時26歲的我,這是人生中無與倫比的一筆財富。”
03卸下光芒,一切歸零,轉戰娛樂圈
運動員退役后轉行進入娛樂圈的先例,不在少數,有人成功了,也有人曇花一現后便銷聲匿跡。
田亮明白,自己是個什么也不懂的新人,在成為“演員”的這條路上,必須要放下奧運冠軍和“跳水王子”的光環,虛心學習才能闖出一片天地。
2007年,田亮客串電影《出水芙蓉》,隨后與安以軒共同主演電視劇《牛郎織女》。這是他的第一部電視劇,也是第一次擔任男主角,他幾乎一竅不通,無論是“對臺詞”還是“注意機位”都不懂。
進入劇組第一天的第一場戲,田亮就像是個木頭人,手足無措,拍了整整三天,NG了無數條,才勉強過關。
田亮將那股運動員的韌性和不服輸的氣性,全心投入到了演藝事業中,他要撕掉自己身上的標簽。在片場,他一遍遍請教前輩,虛心接受指導;夜晚收工后,他就會進行復盤,及時進行調整。
“演戲同樣需要不服輸,需要勇氣。哪怕質疑很多,我是越困難越有勁。十米跳臺,我的王子形象給大家印象很深,要塑造角色就要付出更多。我會從最基礎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得到觀眾的最終認可。”
2011年,田亮在電影《跑出一片天》中扮演跑步教練大眼仔,努力鉆研演技也終于有了回報,這部電影,讓田亮獲得最受青少年喜愛的男演員獎。
此后,在電影《不再讓你孤單》里,田亮扮演一個有自閉癥的殘障人士,與劉燁、舒淇同臺飆戲......此后的一個個角色,他也越來越得心應手,更是開始擔任制片人和出品人。
無論跳水還是從藝,田亮,都要閃亮。
04運動員VS歌手,奇妙的組合
上天的安排有時候很巧妙,2005年田亮被國家隊除名備戰全運會的事業低谷期,那一屆的《超級女聲》也在如火如荼地舉辦中,葉一茜以第七名的成績出道,那一年,他們相識。
兩顆年輕心越走越近、相互溫暖,在田亮失意時,葉一茜一直陪在身邊,默默關心。
2007年,田亮和葉一茜步入婚姻的殿堂。結婚后的葉一茜放棄了自己的歌唱事業,一心在家相夫教子,她對生活很滿足:
“田亮重情重義,責任感強,值得付出。無論婚前婚后,偶爾為我做的一件事,都讓我很感動。”
而有著俊朗外形的田亮,也用實際行動回饋葉一茜的付出,不隱婚、不傳緋聞,對妻子與家庭忠誠不二:
“不論婚姻,還是事業,都沒有任何捷徑,必須拿出時間,拿出心思來陪伴你所愛的。以前我是一個人,現在我變成一家之主,必須照顧好這個家。無論我在哪里,只要回到家里,就覺得幸福和溫暖。為了這個,我愿意放棄一切。”
田亮和葉一茜這一對娛樂圈里低調的模范夫妻,一直用心經營著自己的小家庭,無論娛樂圈如何浮躁,始終堅守自己的詩與遠方。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于晝夜,廚房與愛。”
05“森碟”爸爸,開啟人生新副本
“孩子的世界天真無邪,一諾千金。孩子的心思簡單直接,實話實說。森碟教我做爸爸,感謝女兒。”
很長一段時間里,田亮都仿佛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大家都逐漸忘記了“跳水王子”田亮,也忘記了“演員”田亮。
直到《爸爸去哪兒》的播出,讓田亮的事業出現了新的轉機,女兒Cindy成了人氣超旺的小明星,田亮也再次活躍在公眾視野。
在參加《爸爸去哪兒》之前,田亮很少有時間和“森碟”獨處,更別說沖奶粉、扎小辮、搭配小女孩的衣服這些瑣碎的小事。
與其說是田亮一個人的轉變,《爸爸去哪兒》更像是父女倆的蛻變之旅。
田亮一步步地學著如何成一個更好的父親,Cindy也從哭鬧不止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風風火火、絲毫不矯情的女漢子。
“處女座潔癖父親”和“風一樣的女子”組合,深受觀眾們的喜愛。
那段時期,可以說是田亮的又一個事業高光點,廣告、節目通告接到手軟,并于2014年7月,趁熱打鐵推出自己的新書——《臭爸爸》。
在這本書里,田亮第一次開誠布公地與讀者分享“森碟教我做爸爸”的全過程,講述“森碟”的成長過程,包括她出生的趣事以及二人生活中相處、溝通的親子故事,田亮還在書中記錄了與“森碟媽”葉一茜從相識相戀、到相知相許的浪漫回憶。
盡管田亮覺得這是和女兒一起的人生體驗,但是仍舊有不少質疑的目光,認為他在“攜女兒吸金”。面對爭議,田亮承認女兒為自己帶來了紅利:
“真人秀節目是很***裸的,如果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得到了一些認可,那可能是對我行為或人品的一種認可。這比做一個作品、演好一個戲的收獲更大。”
后來,在《爸爸去哪兒4》中,田亮再次回歸,帶自己的小兒子亮仔來了。有了前一次的經驗,田亮儼然從“菜鳥奶爸”變成了“超人奶爸”,正如當初帶“森碟”參加《爸爸去哪兒1》一樣,田亮也不想缺席小兒子亮仔的成長,為父子倆留下彌足珍貴的親子回憶。
田亮坦言:
“《爸爸去哪兒》,是我事業線上波動的一個點,大家因此又重新關注到我,知道我不是停留在過去,而是個有變化的人,也就夠了。未來永遠會更精彩。”
結尾
無論是“跳水王子”、“奧運冠軍”,還是“成功藝人”、“模范丈夫”、“奶爸”......這些角色標簽,田亮仿佛都駕馭得游刃有余,絲毫不費力。
然而人們只看到他的風光,卻無人知道無數個深夜,他內心的彷徨與無措。但是,那些榮耀或失意,終將成為他的勛章,他的成功,也顯然不僅僅是“運氣”兩個字可以詮釋的。
如今,“森碟”成長為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不僅漂亮可愛,還遺傳了爸爸田亮的運動天賦,在網球場上英姿颯爽的模樣,再一次俘獲了一票“媽媽粉”的心。
田亮與葉一茜也恩愛如初,共同經營著家庭與事業。
盡管已年過四十,但他依然充滿干勁,中國體育明星成功轉型為娛樂大咖,田亮始終未忘記初心,他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正如他在《臭爸爸》里寫的:
“任何行業最可怕的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帶著蓬勃的朝氣。健壯的身體,無窮無盡的精力,和屢敗屢戰的勇氣,勢不可擋,虎視眈眈爭奪冠軍寶座。我是個年輕人,我現在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