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西魏、北周時期的獨孤信是一位傳奇人物,因為他的三個女兒,全都成為皇后!他的長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第四女是唐高祖李淵之母,被追封元貞皇后;小女兒獨孤伽羅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皇后。然而,獨孤信的結局并不好,他不僅沒能看到女兒們做皇后,反而被迫自殺,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獨孤信的先祖是部落首領,在北魏時期駐守武川鎮,祖父、父親都很有威望,“北州咸敬服之”。獨孤信在年輕時不僅善于騎射,還是一個“帥哥”,他喜歡穿奇裝異服,“軍中號為獨孤郎”。北魏末年,獨孤信先在爾朱榮手下,接著又投奔了鎮守荊州的賀拔勝。534年,賀拔勝得知弟弟賀拔岳被殺,他就派獨孤信入關,打算讓他接收弟弟的部眾。
可是獨孤信入關后發現,賀拔岳的部眾已經推舉宇文泰為新的首領。獨孤信、宇文泰都是武川鎮人,從小一起長大的,關系非常好,因此雙方沒有發生戰爭。后來北方局勢又發生了變化,獨孤信坐鎮荊州期間,遭到了高歡的進攻,被迫逃往梁朝。梁武帝對獨孤信非常欽佩,將其送回西魏。
之后,獨孤信作為西魏的大將,參加了與高歡的數次作戰,保住了西魏政權,特別是邙山之戰,宇文泰的大軍戰敗,幸虧獨孤信、于謹“收散卒自后擊之”,才掩護全軍安全撤退。西魏建立之初,控制的地盤非常小,“唯有關中之地”,隴右地區作為形勝之地,必須有重臣鎮守,最終由獨孤信承擔此任。
獨孤信“風度弘雅,有奇謀大略”,在任期間頗有政績,“既為百姓所懷,聲振鄰國”。另外獨孤信還引領了時代潮流,有一次他在晚上騎馬入城時“其帽微側”,第二天早上,街上的人們紛紛效仿獨孤信的“側帽”行為。548年,西魏加封八位重臣為柱國大將軍,其中就包括獨孤信,他還被封為大司馬。
556年,北周取代西魏,獨孤信又得到了晉升,“遷太保、大宗伯,進封衛國公,邑萬戶”。可是沒過多久,獨孤信就在家中被迫自殺了!這位西魏、北周的重臣為何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呢?原來,西魏八個柱國的資歷、威望差不多,可是宇文泰死后,他的侄子宇文護卻擁立宇文覺(宇文泰的兒子)即位,然后獨攬大權。
這引起了趙貴的不滿,他也是八柱國之一,當年是擁戴宇文泰的主要人物。趙貴認為自己與宇文泰“等夷”,是“元勛佐命”,因此他對宇文護懷恨在心,“每懷怏怏,有不平之色,乃與信謀殺護”。到了約定的日期時,趙貴本來打算動手,卻被獨孤信制止,結果事情敗露,被開府宇文盛告發。
宇文護得到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派人誅殺了趙貴。獨孤信因為是趙貴的同謀,被免去了所有的官職,賦閑在家。然而宇文護沒有饒恕獨孤信的意思,他打算殺死獨孤信,但是獨孤信的威望太高,因此宇文護“不欲顯其罪”。最終,宇文護派人到獨孤信家中逼其自殺。獨孤信為了保住家門,只得自盡。
參考資料:1.《周書》;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