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愛吃蔥是出了名的。大蔥卷煎餅、大蔥蘸甜醬,都是山東人的最愛。
近幾年來,山東人將大蔥種的是有聲有色,有皇帝御封的蔥白盈尺、甜中帶脆的“蔥中之王”山東章丘大蔥,還有安丘大蔥,辛辣的濰縣雞腿蔥等等。
家里在平常生活中的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蔥。尤其是妻子每頓飯都要吃點蔥才感覺吃飽飯。
為了吃大蔥方便,我在“百果園”中種上了一畦小蔥,待到春天返青后,將郁郁蔥蔥的小蔥苗分別栽到寬闊的田地里,加大肥水,促進小蔥苗的茁壯成長。為了常年有大蔥吃,秋天都要留足過冬的大蔥和春天吃的芽蔥。
由于今年的雨水多,也可能是我用的牛糞沒有發酵好,導致今年的大蔥在不知不覺中全軍覆沒。
同妻子趕集時,發現一輛拉著滿車大蔥的商販,在不斷吆喝賣大蔥,妻子又心動了,以每斤3元的價格買了一捆蔥,如此高的價格,妻子全然不顧。
無奈,我只好將大蔥一分為二,一半埋在了“百果園”,那剛建起來的暖棚中,另一半拿到城里栽到了花盆里,讓大蔥保持水分,保持生長的鮮綠狀態。
過去沒種大蔥之前,每當大蔥上市必買無疑。我儲藏大蔥的經驗有限,過了春節,大蔥的水靈勁日漸萎靡,加之我家的保暖措施不當,十天半月搬出來晾曬一次,剝去枯枝爛葉,吃到最后,一根蔥也就所剩無幾。
大蔥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調味品。古今中外,大蔥,當仁不讓居眾多調料之首位。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生吃還是熟吃,都能在味覺上產生一種“香”味的升騰,里面有滿滿的家鄉味道。
大蔥如今也蹬上了大雅之堂,蔥爆海參都上了國宴,若無一盤蔥絲做輔助菜,斷然激發不出烤鴨的滿口香甜,小蔥拌豆腐,在碧綠的大蔥葉子襯托下“一清二白”。一盤芽蔥炒雞蛋,普通中帶著高貴。
有時上坡干活回來,來不及做飯,就先用煎餅卷上一根大蔥,無需任何菜肴,就能填飽肚子,再蘸上點甜醬,更是錦上添花,味道獨特是山東人的最愛。
各種面食,更是離不開大蔥的配合。從老一輩傳承下來的蔥花熗鍋下面條、蔥油餅、蔥和花椒面組合做的花卷、水餃或蒸包餡等等。
各種炒菜,蒸煮煎熬,都離不開大蔥的搭配。大蔥可去腥、解膻、增香,是煮肉、蒸魚等不可缺少的調味品。煮熟的羊肉加上蔥花,瞬間在味覺上產生了一次質的飛躍,將羊湯的味道呈獻的淋漓盡致。清蒸魚切上蔥絲,將熱油一澆,轉眼間就會令蔥香升騰,魚和蔥的結合,細膩柔滑,甜中帶鮮,入口極佳,變成了人間美味。
記得小時候,到了冬天,父母經常用爐火燒大蔥,再燒上幾個紅辣椒,在蒜臼子里搗爛,抹到煎餅里,咬上一口,那種辛香的味道遍布齒腔,遍體通泰,五臟六腹都透著舒暢。既開胃又能辣的你滿頭大汗,身上的寒氣也被驅趕的一干二凈,后來,又加上炒熟了的花生米,其味道更上一層樓。
蔥又被稱作“和事草”不僅用來做調料、輔料,可單用,也能和各種蔬菜搭配在一起增加菜的香味,也可和其它搭配成為一付不錯的藥方。
蔥在《本草綱目》里分的很細,有蔥須、蔥白、蔥青、蔥袍、蔥苒、蔥針之分,它們的作用各不同。蔥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解毒,驅蟲等功效。感冒時喝上一碗用蔥白連須和姜片熬的湯,蓋上被子發發汗,感冒就好了一大半,母親經常用此方給我們治風寒感冒,屢試不爽。
有了大蔥的香氣四溢,才激發出各種美食的香味。在我們生活中,居家過日子,大蔥的味道,其實就是生活的味道。
——2022年1月6日作于魯中
作者簡介:翟所祥,男,漢族,1963年4月出生于淄川太和鎮南下冊村,***黨員,大專學歷。現為淄川區煙草專賣局職工。自2015年以來先后在報刊雜志發表文章80余篇,整理出版了個人文學專集《山鄉往事》。
壹點號柳泉金融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