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醫護人員的臨床診療能力,滿足臨床醫療教學需要,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日前,我市首批本科及以上醫學高等教育社會標準化“病人”團隊在重醫附二院成立。
所謂標準化病人,指經過培訓,能可靠地再現典型臨床病例的病史或體征的對象,可以是健康人,也可以是處于疾病穩定期的真實病人,經過***培訓,能依照撰好的腳本扮演“患者”,并且能夠參與醫學生的教學與考核,對醫學生的表現作出直接的評價和反饋。
標準化病人要先培訓,再考核,然后參與教學
據介紹,本次標準化病人培訓活動由重醫附二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組織開展,16名來自社會各行業的標準化病人志愿者經過網上報名、現場面試等環節考核后脫穎而出,成功獲得重醫附二院標準化病人培訓資格,接下來將接受長達1個月的***培訓,成為一名真正的標準化病人。
重醫附二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龍清艷表示,標準化病人的角色塑造十分困難,培訓者應該擁有良好的理解能力、高超的記憶力以及較強的聯想能力等,必須能收放自如的把握病人心態,在接下來的培訓中,這些志愿者將經過四個階段的***訓練。
標準化病人受訓者志愿奉獻價值
“這是重慶內首批本科及以上醫學高等教育院校面向社會招募的志愿者,大家來自社會各行各業,共同為醫學教育奉獻自己的力量。”據重醫附二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副主任李敏介紹,以前的標準化病人都是由醫護人員和醫學生臨時“扮演”,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無法達到同質化。
今年9月份,重醫附二院通過網絡、醫院擺設展臺等方式正式展開報名,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確定了16位符合標準的志愿者參加培訓。醫院對標準化病人團隊的建設也高度重視,正式發文成立“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標準化病人管理小組”,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鄧忠良副院長擔任組長,分管教務、人事、技能培訓中心的人員擔任副組長,另有八位***的培訓導師,分別是來自重醫附二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的李敏、龍清艷以及其他各臨床***的周世驥、鄧瑋、朱愨、李娜、李世穎、陳彥如等醫生,接下來將對這些志愿者進行長達1個月的***培訓,使他們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標準化病人。
在這批參加標準化病人培訓的志愿者中,有的早已退休在家,有的還是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
“參加這次培訓,既能拓寬個人的人際交往,又能為醫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今年66歲的羅爺爺說,自己的家人都在從醫,他退休后從昆明來到重慶,借著這次參加標準化病人培訓的機會既可以認識一些新朋友,還可以盡自己最大努力為醫學做貢獻,意義非凡。
標準化病人培訓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標準化病人培訓在國內外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它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弊端。”據重醫附二院鄧忠良副院長介紹,傳統的臨床教學是讓學生直接接觸患者,這樣會極大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而且遇到典型案例的機會較少,嚴重影響臨床教學效果。
通過開展標準化病人培訓,可以有效解決傳統臨床教學的弊端,極大提高醫護人員的臨床診療能力、醫患溝通交流能力等,滿足臨床教學需要,對于醫學生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終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易守華通訊員龍清艷謝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