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端著波波沙(沖鋒槍),口中喝著伏特加,嘴里喊著“烏拉”,這幾乎是二戰中蘇聯紅軍士兵的標準形象。
直到今天,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一年一度的紅場閱兵式上,我們還可以聽到俄羅斯士兵大喊三聲“烏拉”,聲音響徹云霄,這是閱兵時讓人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如果你有幸在俄羅斯現場觀看體育比賽,會聽到獲勝一方的球迷大喊“烏拉”。如果你跟著喊這句口號,經常會有俄羅斯女球迷給你一個熱情擁抱。但是,你知道“烏拉”是什么意思嗎?
國內常有人把它翻譯成:“沖啊!”、“S啊”、“萬歲”、“同志們好!首長好!同志們辛苦了!為人民服務!”這都是不準確的。
“烏拉”(俄語Ура),并不是一個俄語詞,而是一個外來詞。
俄羅斯最著名的歷史學家,12卷本《俄羅斯國家史》的作者,被稱為“斯拉夫派”精神之父的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卡拉姆津,發現“烏拉”這個詞來源于中國。
卡拉姆津通過查閱史料和調查走訪,認為在中國的漢武帝時期,當時驃騎將軍霍去病的軍中,每當宣誓出征、兩軍對壘、歡慶勝利的時候,經常喊一句口號:“哈!哈!哈!”氣勢雄壯,聲震匈奴草原的長空。隨著匈奴軍隊被霍去病打得殘缺不全,這個詞也在草原上流行開來,成為韃靼部落對戰時的口號,其發音類似于"Hurree"。當時的中國古代書籍,把韃靼經常喊的這個詞翻譯成“哈熱”。
13世紀,俄羅斯零散的各公國遭到蒙古人攻擊,并臣服于由成吉思汗及其后代建立的帝國。
蒙古人的入侵對俄羅斯各公國來說是真正的噩夢。不太懂戰術的俄羅斯步兵以及防守薄弱的木結構城市,被蒙古軍隊一擊即潰。蒙古人喊的口號"Hurree",經常令俄羅斯人汗流浹背、膽戰心驚。征服羅斯后不久,蒙古就分裂了,俄羅斯的土地由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建立的金帳汗國控制。
這是俄羅斯前所未有的屈辱,但也促進了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形成。
1380年,俄羅斯各公國大公首次聯合起來,在庫里科沃戰役中擊潰了金帳汗國軍隊。一百年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統一的俄羅斯國家。
之后,在與歐洲人作戰時,為了宣泄情緒和鼓舞士氣,俄羅斯人繼承了這個“非自愿學習”的口號,俄語的“Ура”——“烏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