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4歲的小周,是一名程序員,2年來因為工作的緣故,經常加班,熬夜,并且一直都在吃外賣,直到最近,公司舉行例行體檢,小周拿到檢查報告單后,發現自己單尿蛋白一項后面出現了2個“+”號。
發現這個情況的小李,連忙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結果搜索欄第一條就是有關腎臟方面的問題,這讓他很是害怕,是不是自己沾染上什么腎病了?
檢查出尿蛋白的“+”號,到底是什么意思?
顧名思義,尿蛋白的“+”號,意味著身體尿蛋白的水平相較正常值偏高。
一般情況下,“尿蛋白+”說明人體尿蛋白水平在0.2g到1.0g/L之間。
而類似小周的“尿蛋白++”,則說明尿蛋白水平處于1.0到2.0之間;
以此類推,尿蛋白+++代表2.0到4.0,++++則代表4.0g/L。
由此可見,尿蛋白后面的+號,其實是人體尿蛋白水平升高的級別,后面的“+”號越多,則代表超標的程度越高,越需要及時的干預和調整治療。
那么,檢測出尿蛋白的“+”號,又是否和腎病相關?
出現尿蛋白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先說生理性原因:
例如早上剛起床,或者食用了蛋白質水平較高的食物等等,都會導致尿蛋白的水平短暫提高,但這種情況大多很快就會恢復,并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影響。
又或者經常運動健身的人,在劇烈運動結束后,身體蛋白質代謝加速,也會出現短暫蛋白尿的情況。如果恰好在這個時候去檢測尿蛋白,出現1個“+”號,或者2個“+”號,只要身體沒有明顯的疾病癥狀,無需太過擔心。
其次是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原因而出現的尿蛋白升高,主要集中在兩個病灶,分別是尿道和腎臟。
腎臟作為身體的主要代謝器官之一,如果過濾和代謝效率降低,原尿中的蛋白質沒有充分過濾,就會導致排出的尿液中尿蛋白水平升高,是腎臟疾病的體現,例如腎炎,腎小球囊腫,甚至是尿毒癥等,都有可能出現尿蛋白升高的情況。
但不僅于此,尿道疾病也會導致“尿蛋白+”的情況出現,比如尿結石,尿路感染等,排尿系統受到抑制,尿液濃度升高,也是蛋白尿的一種體現。
綜上所述,如果尿蛋白出現“+”號,的確有可能預示著腎臟疾病,但卻并不是一定的,也有可能是尿路感染,或者其他生理性因素所致。想要了解清楚病因,仍然需要進行進一步的針對檢查,切勿妄下定義,反而可能會影響到后續的判斷和治療。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查出了病理性因素的“尿蛋白+”的情況,除了要積極配合治療以外,日常生活中的協助調整也非常重要,飲食則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想要降低尿蛋白,日常飲食中適當多吃這些食物
①適當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
例如魚肉,牛奶,雞蛋等,食物中的鈣質在身體吸收的過程中,會消耗蛋白質進行協助,因此,適當多吃些含鈣食物,能夠降低腎臟對蛋白質的降低負擔,以達到調節尿蛋白的效果。
不僅如此,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大多為小分子蛋白,既能提供必要的營養基礎,也不會給腎臟代謝帶來過重的負擔,屬于高尿蛋白患者的優質選擇。
②多吃新鮮蔬菜
新鮮蔬菜中能夠獲取到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D等物質,而各種各樣的維生素,也是腎臟運轉所必須的物質,多吃新鮮蔬菜,提高腎臟的運轉水平,對蛋白質的代謝和過濾效果提高,蛋白尿的情況同樣也能有所改善。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蔬菜食物中鈉離子含量較高,較多的鈉離子攝入,會導致血管滲透壓發生變化,腎臟毛細血管受到影響,反而對腎臟健康和正常運轉不利。比如腌漬的泡菜,咸菜,青蒿,菊花菜等,高尿蛋白人群要盡量避免食用。
綜上所述,體檢單上查出尿蛋白+,還請先不必驚慌,并不一定是腎臟出現了問題,及時進一步檢查,了解具體病癥再進行針對治療,才是最正確的做法。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忘了利用飲食方式積極調整,雙管齊下,才能更好的呵護我們腎臟的健康。
參考資料:
[1]張文明,林憶陽.尿蛋白檢測忽“+”忽“-”怎么回事[J].家庭醫學,2018.
[2]汗思.餐桌上的"降尿蛋白藥"[J].養生月刊,2012,33(7):2.
[3]阿依加肯卡司木馬力,潘明珍,娜孜亞斯加克.低蛋白飲食狀態下尿蛋白對臨床2型糖尿病腎病腎功能的影響[J].世界臨床醫學,20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