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云淡風輕”的追本溯源
云淡風輕是一句成語,本意是指微風輕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氣晴好,亦作“風輕云淡”?,F代漢語中是借一種天氣狀況來表達一種寧靜、閑適、恬淡的心境。因此與“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有異曲同工之意。也可以解釋為人在經歷苦難過后表現出對世事的一種灑脫和無奈的態度,多用于感情。
“云淡風輕”初見于宋·程灝(hào)《春日偶成》。程顥(1032-1085),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程顥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親撰及后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收入《二程全書》。
《春日偶成》是這樣描寫“云淡風輕”的:“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痹频?、風輕、花紅、柳綠,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身處這宜人的景色,詩人完全陶醉了??墒钦l知道我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我像年輕人一樣偷閑貪玩呢!
這是一首即景詩,描寫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詩人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與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詩人所要表達的是一種哲理,以及對自然及宇宙的認識。全詩表達了理學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養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務實功夫,也表現了一種閑適恬靜的意境。
㈡蔣勛的《云淡風輕》體現了作者的何種“心境”
?蔣勛,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于西安,成長于寶島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聯合文學》社社長。曾先后執教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
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以及美學論述作品等,深入淺出引領人們進入美的殿堂,并多次舉辦畫展。蔣勛常以文字與繪畫闡述生命之美與生活之好,發表作品包括《孤獨六講》《池上日記》等。寫詩、畫畫或是寫小說,蔣勛都覺得是生活中隨性的東西。他喜愛這種隨興所至,“因為在中國文人的傳統里,很多被后世尊為杰作的都是很隨意留下的筆記或心事?!?/p>
近日,臺灣美學大師、知名畫家、詩人蔣勛新作《云淡風輕》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湖南美術出版社聯合出品。作者在他的新書里,在詩書字畫、蟲痕鳥跡中為我們找回東方最美的事物。分享他的作品,仿佛“看一幅畫、讀一首詩、學習在一件事上感覺滿足”的心境。
?除了清麗雋永的文字之外,書中更收錄蔣勛珍貴畫作及東方經典美術作品。其蔣勛說“在《云淡風輕》里,山巒起伏綿延,白云與溪谷告別,一朵一朵,緩緩向上升起、散開。這不僅是一幅風景畫,更是我內心的向往。”。
他認為,《云淡風輕》不是寫實的風景,而是心里的風景。外在的風景,常是人們的心事,里面有很多的自我意識。通過創作畫作,他希望把《云淡風輕》變成一個長久的記憶,在心情煩躁時,能把那種看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奢侈感覺找回來。
?書名“云淡風輕”與蔣勛中年的心境有關。他住在淡水河入海的地方,日日在窗口閱讀的風景便是大河入海。有如人生海海,有時驚濤駭浪、風狂雨驟,有時風平浪靜,最難的便是淡然以對、云淡風輕。
蔣勛老師說:“喜悅與哀傷過后,大概就是云淡風輕吧。就像是河口的風景,大河要入海,一心告別,無有掛礙。
坐在窗口,眺望一條大河入海,知道他從涓涓細流一路而來,上游、中游,有淺灘、有激流,有荒涼、有繁華,有喜悅、有哀傷。
當生命可以前瞻,也可以回顧的時候,也就懂了云淡風輕的意思了吧?!?/p>
作者從《詩經》《莊子》講到文人書畫長卷,從《千里江山圖》講到唐詩宋畫……作者無論走到哪里都將自己的生命感悟融入這些他懷抱深情的事物,發覺云淡風輕或許才是生命的最佳境界。
㈢“云淡風輕”深得“東方美學”的真諦
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有主要包含了儒、釋、道文化和民間文化,而這四種文化有都有一個推崇的共通點,即:真、善、美。東方美學正是人們在不同種族、不同環境、不同生活對美的表達和演繹。
從遠古時期的圖騰,到先秦時期的建筑藝術,再到盛唐之音,以及合乎文人審美的宋元山水意境……中國的東方美學,在各個時期都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這些歷史的脈絡,會讓人們更理性清晰地了解自己是“根”,也可以更謙遜從容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變化。
蔣勛老師的《云淡風輕》是蔣勛最新散文作品。書中作者從古代文人詩書畫中感受東方美學的動人,體認到東方美學即將崛起?!对频L輕》的副標題是——蔣勛談東方美學。封面設計特別采用了蔣勛的畫作《不覺》,用水墨畫充分展現東方美學,實現文字與繪畫的完美結合,表達了“云淡風輕”的東方意境。書籍設計具有東方美感,全彩四色印刷,收錄蔣勛珍貴畫作及東方經典美術作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在書中,蔣勛選取了令他深有感悟的許多中國古代文人的書法、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