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老市場搬遷了,這回是花卉市場。
昨天,陪伴了杭州人24年的杭城花卉界“老字號”浙江花卉市場正式關停。
據了解,市場關停后,商戶將分散到各地,有搬去楊家花卉市場的,有搬去國際園藝中心的,有搬到海寧的浙江錢康花卉園藝有限公司的,以及回老家的、準備退休不做了的……
一家家各種市場的不斷搬遷,說明了我們這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速度。不過今后杭城市民可以去哪里花卉批發,或者說去哪里買花更實惠,也是很多“老杭州”想要打聽的。
我們找到了在花卉屆“耕耘”了30多年的浙江省花卉協會多肉分會會長屠國君,杭城花卉屆的“變遷”,他娓娓道來——
△今天的岳王路只剩少量花鳥魚蟲可買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杭州人買花都會選擇到上城區的岳王路花卉一條街。
1993年,部分搬到了汽車南站附近,形成了最早的***花卉零售市場。2000年左右,形成了吳山花鳥市場,吸引著周邊市民購買。
同樣是1993年,鳳起花鳥城的前身浙江優質農產品市場成立,起初經營苗木、竹子,到2000年左右改名鳳起花鳥城,以零售鮮花、盆花為主,成為鳳起路周邊的買花中心。
1998年,浙江省林業廳在機場路創建了浙江花卉市場(后轉由浙江紅葉集團經營),跟吳山花鳥市場、鳳起花鳥城零售鮮花、盆花不同,這里主營盆栽盆景,以批發業務為主。
“2005年左右,因為火車東站區塊拆遷,浙江花卉市場搬到了德勝中路18號,規模近100家商鋪,和楊家花卉世界、筧橋花市‘三足鼎立’,批發兼零售,逐漸成為杭州人購買花卉的新寵。”屠國君說。
相比之下,城西花鳥城的形成較晚?!八钤缡俏亩飞系幕ɑ芤粭l街,2008年左右因拆遷搬到汽車西站附近,直到2020年左右,花卉市場形勢較好下才最終形成城西花鳥城,是城西片市民買花的中心?!?/p>
目前,杭州主城區還有吳山花鳥城、鳳起花鳥城、城西花鳥城這三家以鮮花、盆花零售為主的花鳥市場。
“這些花卉市場多位于寸土寸金地段,規模不大,花卉的零售單價較高?!蓖绹f,相比之下,如果去批發市場,花卉價格就要低很多,譬如一支零售價七八十元的蝴蝶蘭,在批發市場只賣二三十元。
“但花卉批發市場的水、土、氣不可斷,需要接地氣見陽光的農地環境,不能堆疊,占地大,種植不能機械,純手工為主,因此多在郊區?!?/p>
綜觀現在的杭城花卉批發市場,南有蕭山花木城,東有花卉世界,北有國際園藝中心,周邊有筧橋花市及海寧錢康。他們中的大多屬生產基地自發開展的集聚型市場化性質,隨著城市化的不斷建設,花卉批發市場的外遷成為大勢所趨。
如果要推薦一個綜合性價比比較高的花卉購買地,位于杭州城北的杭州國際園藝中心值得考慮。
中心由杭州市供銷社牽頭投資7000萬元,余杭區***立項,利用仁和荒廢水塘濕地,造地300畝,建成以玻璃大棚為主花卉大棚8萬平方米,集花卉公園化展示、基地化產銷,市場化經營,公司化管理為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的花卉園區。
一是交通方便,上塘高架到底,杭寧高速仁和出口下,半小時車程,沒有紅綠燈(仁和街道高新大道218號,導航“杭州國際園藝中心”就可)。
二是規模大。國際園藝中心占地220畝,是杭州城北區片最大、最齊全的花卉市場,各色花卉、多肉和盆景一應俱全,花卉產銷一條龍。中心集花卉公園化展示、批發為主零售為輔的基地化產銷、多肉博物館、休閑燒烤垂釣賞花一體的模式,打破了原本功能單一的花卉批發市場風格,賦予了“花卉小鎮”的賞、美、娛、研功能。
“產地直銷,價格便宜,園里三面環水,到處都是植物,風景也很不錯?!边@是不少市民對這里的評價。
據了解,這次浙江花卉市場關停后,其中已經有10多家商戶提交了遷至杭州國際園藝中心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