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洛總是坐在魯本斯那幅被白色布幕遮蓋的畫作前。不管帕奇怎么拖他拽他,他一直不肯走。所幸這時教堂的門被打開了。帕奇發現了尼洛,他已經昏倒在祭壇上魯本斯的畫作前。
帕奇靜靜地走過去,把鼻子貼在了少年英俊的臉龐上。——《龍龍與忠狗》
相信每一個80后都不會忘記曾經看過一部日本動畫片《義犬報恩》,當中故事的原著就是比利時一個很出名的童話《龍龍與忠狗》。小時候,這個故事曾經讓我們歡笑流淚又嘆息。童話的背景舞臺正是在比利時佛蘭德(Flandre)地區的中心城市安特衛普(Antwerpen)。這里也是龍龍一心崇拜的畫家魯本斯(PeterPaulRubens,1577-1640)的故鄉。
比利時是由佛蘭德人和瓦隆人(Wallons)共同創建的國家。佛蘭德人在藝術上具有卓越才能,瓦隆人則是行走世界的游商。有時我會想,也許正是這兩個民族間的矛盾推動了這個國家的發展。
提到比利時,人們一般首先會想到布魯塞爾,而靠近佛蘭德中心的安特衛普卻有著“全歐洲最美麗的港口城市”的美稱。現在這里已經找不到港口的痕跡。橫穿安特衛普的斯海爾德河(Schelde)流向北海,為整座城市帶來了浪漫氣息。十五世紀繁華鼎盛期建造的許多住宅和幽靜的小巷讓舊城區中心成為不容錯過的景點。
2012年曾經搭乘列車到達安特衛普。這里的車站被票選為“十二座歐洲最美麗的車站”之首,不僅外觀雄偉壯麗,室內也裝飾得華麗經典。鋼鐵和玻璃完美搭配,打造出了美麗的屋頂和窗戶,營造出彩色有機玻璃(或稱亞克力)的效果。游客們看到后都要嘖嘖稱奇。
對于中國人,看到這座建筑,又有著另一層面的苦澀,晚清八國聯軍侵華,清***簽署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被迫賠款四億五千萬兩,比利時當時也是參戰國,雖然只派出過一個士兵,但也獲得了巨額的賠款。安特衛普火車站就是比利時拿著這筆賠款建造而成的,見證著晚清歷史哀痛的一筆。
在原著故事里,龍龍和帕奇最終在魯本斯的名畫下凄涼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為了尋找他們的足跡,我們馬不停蹄地直奔大教堂,這座有著兩百三十年歷史的大教堂是比利時最具代表性的哥德式建筑,一百二十三公尺高的尖塔,營造夢幻氣氛的彩色有機玻璃,精致的雕塑,令人目不暇接。整座教堂都要由精美的繪畫妝點著。爬上頗為高聳陡峭的臺階,高大的魯本斯銅像迎接著我們。
安特衛普大教堂里陳列著許多魯本斯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包括他從意大利學成歸來后完成的首幅祭壇畫《上十字架》。童話故事中,龍龍和帕奇是在《下十字架》下緊緊擁抱著迎接死亡的,這是魯本斯的另一幅名作。魯本斯的畫作以其雄健的力量、矯健的動作、強烈的色彩為特征,這在《下十字架》中尤為明顯。看到這幅畫,我們似乎體會到了尼洛當年只求親眼目睹它的渴望,他似乎體會到了帕奇對尼洛感同身受的那份懇切之情。
通往《龍龍與忠狗》之路
前往***
從布魯塞爾搭乘火車前往安特衛普需50分鐘,從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發需2小時,從鹿特丹出發則需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