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Yaki的貓咪營養課1
現在市面上貓糧的品牌層出不窮,廣告也是鋪天蓋地。很多貓咪家長都經常為“貓咪到底吃什么糧比較好”而頭疼。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很容易讓人入坑的概念,叫作“天然糧”。
到底什么是天然糧?
天然糧和商品糧有什么區別?
天然的一定更好嗎?
……
這些問題今天就給大家來好好地揭秘一下。
到底什么是天然糧?天然糧的標準定義來自于AAFCO(也就是美國飼料管制協會AssociationofAmericanFeedControlOfficials)。翻譯自英文“natural”。
根據AAFCO的定義,要給貓糧打上“天然”的標簽,需要做到:
“飼料和飼料的組成成分僅從植物、動物或礦物質,這些組成部分是在其未加工的狀態,或者只經過物理加工、加熱、熬煉、純化、萃取、水解、酶解或者發酵,不能通過化學合成的方式生產或是經過化學合成,并且不能含有任何化學合成的添加物或加工佐劑,在良好的生產規范中不可避免會使用少許數量除外。”
而只要包含下面描述的成分,就不符合AAFCO對于“天然”的定義:
“化學合成的成分,比如維生素成分、礦物質成分、防腐劑和特殊目的的食品添加劑。”
比如氨基酸礦物質螯合物、維生素補充劑、丙二醇(在食品工業中,丙二醇和脂肪酸反應生成丙二醇脂肪酸酯,主要用作食品乳化劑;丙二醇是調味品和色素的優良溶劑。由于毒性低,在食品工業中用作香料、食用色素的溶劑)、抗壞血酸鈣(作為保鮮劑和抗氧化劑)及其它防腐劑,比如BHA(丁基羥基茴香醚)和BHT(丁基羥基甲苯),以及人工香料和色素。
AAFCO也說了,這個標準其實僅僅是對于在美國采用了AAFCO標準法案和規則的州有規范效用,FDA也還沒有對“天然”有明確的定義。說白了,這個“天然”也更多的是一個行業標準。
中國農業部在2018年第20號文件《寵物食品相關管理辦法》中對“天然糧”也進行了定義:
我們看到這個和AAFCO的定義是非常相似的。
所以簡單地來總結一下,天然糧就是只用天然的生物做成的,幾乎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東西(除了一些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不添加的合成成分,比如合成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為什么天然糧比商品糧貴這么多?我們來類比一下人類。我們平時吃的東西包含了我們日常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等營養元素,我們可以通過每天吃不同的食物來確保營養均衡。
但如果我們現在沒有選擇食物的權力了,只能每天吃同一種東西,那么食品工廠勢必要研發一種同時能滿足人一天所有營養需求的產品。比如要有30%的蛋白質、10%的脂肪、40%的碳水化合物等等,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人工合成的蛋白質、脂肪、碳水、維生素和礦物質按照比例往里面加,混合一下就完事兒。
但更高級的做法,是把雞肉、牛肉、魚肉、蔬菜、大米、小麥等等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加工,不添加任何人工制品,然后“湊”出來一個符合營養標準的比例。這個聽起來是不是就難度高了很多?
貓咪的天然糧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天然糧的成本天然就會比其它商品糧要高出很多。自然售價就更高。難怪眾多貓糧品牌要使勁往自己臉上貼金,就是為了多賣幾個子兒呀!
天然糧一定比商品糧好嗎?其實這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AAFCO也說了:
“我們沒有要求或規定說天然飼料或飼料成分要比通過化學合成手段生產的飼料更安全。”
糧食好不好,主要看原料。
截圖:《壽司之神》來自豆瓣電影
隨著現在食品加工技術不斷地演進,化學合成的添加劑很多也對人體(貓體)是還沒有被證明是有害的。(看看自己每天吃的東西的包裝袋,你就知道每天要吃多少“非天然”的東西了。)
天然糧不一定意味著糧食更好,但是有一點是比較明確的,那就是大多數真正的天然糧選用的食品原料要普遍更好。(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
市面上能買到的“天然糧”是真的嗎?以某東平臺舉例,搜索“天然貓糧”出來了7200+件商品。
然鵝,按照AAFCO的標準,這些所謂的“天然糧”幾乎全軍覆沒。
有一些明目張膽的號稱“天然糧先驅”,但是配料表是這樣的:
有一些商家的耍了些小套路,比如號稱“天然均衡”:
更還有一些價格特別便宜的貓糧,給自己貼上了“天然糧”的標簽。比如這貨:
而且大多數商品只在商品描述中寫自己是“天然糧”,是不敢印在商品包裝上的。
總結一下■天然糧只是一個行業標準的定義,不是貓糧質量的背書;
■天然糧不是一定比商品糧安全;
■市面上符合天然糧標準的產品非常非常少;
■市面上大部分打著“天然糧”旗號的產品都只是在混淆概念、進行營銷而已;
■糧食好不好、安全不安全,最主要是看原材料。
那到底怎么判斷一款貓糧的質量好壞呢?
下一篇文章給大家揭曉答案。
■本文得到了《生骨肉飲食指南》譯者、臺灣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碩士張原華先生的審核和支持。
伴寵樂園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作者|Dr.Yaki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互動環節—
分享一下
你家貓咪都吃什么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