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記者劉軍通訊員穗林園宣記者張志韜攝在哪能感受到廣州“千年花城”的魅力?第27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1月20日至2月8日(元宵節)期間在海心沙和花城廣場舉辦,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協同各部門,各區將全年花事活動整合,濃縮了花城一年四季的花事精華。
嶺南“大花籃”呈六角宮燈式
在花城廣場中心位置首次展示極富有地方特色的嶺南“大花籃”,它以陳家祠展出王龍才瓷藝大師入選人民大會堂的“春色瓷雕大花籃”為原型,呈六角宮燈式,高16米,寬26米,承托50余種花,寓意花開盛世、幸福吉祥。
看點1—百花齊放:花籃上直徑超過1米的大花有120多朵,小花有1600多朵,以木棉花為主,搭配牡丹,月季,玉蘭等,百花齊放,象征春滿大地。
看點2—花籃身姿:花籃籃身共有六個面,每個面15平方米,采用約11萬株紅草繡植,中間以海棠紋花窗鑲嵌多肉植物,有紅心蓮、帝亞、玉露、玉翁、紫羅蘭、藍蘋果、草冰梅等品種,六幅多肉畫作品承載了新年的美好祝愿。
看點3—平面布花:由13000多盆火紅的圣誕花,金黃的金魚草,粉色的矮牽牛構成一朵530平方米盛開的向日葵,寓意欣欣向榮。
看點4—夜景燈光:花籃采用360度的射燈環繞,夜晚與周圍建筑夜景燈光相呼應,成為新中軸上一到亮麗的風景。
漢服愛好者在作品前留影。漢服愛好者在作品前留影。漢服愛好者在作品前留影?;ǔ菑V場上的大花籃作品”活力新天河”六個月季生態花園展示上百種三萬余株月季
中軸線星光大道上以生態島的形式營建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六個月季生態花園,共展示超過100多個品種1.5萬株月季(全園應用月季約3萬株),搭配景觀構筑、藝術小品、時花等,營造美麗繽紛的自然生態花園,展示月季科研成果。
月季品種來自中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地,涵蓋藤本月季、大花月季、豐花月季、微型月季、樹狀月季、地被月季等。首次展出的新品種有“波萊羅”、“紅色達芬奇”、“米蘭達”、“桃香”、“瑞典女王”、“魔力光輝”等;經過研究篩選適應華南地區的品種有“真宙”、“粉色莫奈”、“藍色風暴”等;大花品種“彩云”花徑達25cm;可用作造型的藤本月季“光譜”等。
現場有鮮花主題園圃28個
在海心沙,各區園林部門、市林業園林系統各單位及園林企業通過精美的花卉植物搭配,結合園林手法搭建主題園圃28個、大型立體花壇8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園林、花卉等時尚藝術元素完美融合,充分展示嶺南文化之美和現代園林藝術魅力。
二號橋入口拱門---迎春
2號橋入口處運用14個12面繡球燈籠造型,搭建成168朵煙花的迎春之門,其中有7個是植物繡植而成,最大的一個使用了18400株鳳仙、海棠繡植而成。夜幕降臨如漫天煙花閃爍,168朵煙花寓意新年紅紅火火,新春大吉的美好祝福。
海心沙中軸入口花壇景觀--瑞鼠迎春
花壇兩側采用新型材料構架搭配綠墻的形式打造紅色大門,層層遞進象征著越來越好的生活。主景運用年輪的造型,中心為瑞鼠的形象,預示著新的一年來到了,瑞鼠迎春,吉祥如意。
海心沙中軸拱門--花開好年
拱門造型以“花開好年”作為主題,運用綠墻的形式配置觀葉觀花植物,***可供游客通行的綠墻式拱門,流暢自由的線條構成讓游客身臨其境,感受時間的腳步,新年的到來,寓意新的一年也如花般繼續絢麗綻放。
海心沙碼頭對出立體花壇---新年快樂
海心沙碼頭對出的立體花壇造型用五朵盛開的木棉花,每朵木棉花采用15000株穴盤海棠繡植而成,顏色鮮艷,配合背景流暢自由的曲線,構成繁花似錦的畫面,配合新年快樂的主題標語,表達了對人們美好的祝福,希望新的一年能夠像木棉花一樣鮮艷美麗。
最佳航拍景觀——綻放
海心沙水上花臺以花朵綻放的形態構圖,線條輪廓簡潔大氣,選用9萬株一串紅與3萬株一串紫的花材進行布置,景觀面積達4600平方米,內紅外紫將外部空間與中軸線景觀連成一個整體,營造最佳航拍的景觀效果。
六大綜合展覽精彩紛呈等你來賞
1、園博會大學生設計競賽展
為激發園林學子創作熱情和景觀設計創新意識,為風景園林行業培養實踐創新人才,促進城市景觀事業的蓬勃發展,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以本屆園博會為契機,攜手廣東園林學會聯合主辦以“灣區追夢,秀麗南粵”為主題的學生設計競賽。本次競賽共收到了國內42所院校108份作品,經過形式審查,共有95份作品符合要求入圍。經過數輪嚴肅認真的評審,專家評委團從中選出了金銀銅獎各1名、佳作獎5名和入圍獎14名,最終為這項競賽落槌定音。
所有獲獎作品(金獎、銀獎、銅獎、佳作獎和入圍獎)在海心沙西區一層室內展廳展出,向廣大市民游客展示莘莘學子對園林藝術的熱愛與執著。
2、盆景展
盆景是中國傳統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植物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巧妙結合,是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結合。嶺南盆景則是中國盆景藝術五大流派(蘇派、揚派、川派、徽派和嶺南派)之一,是中國優秀的傳統藝術之一,園林藝術的珍品。廣州盆景是嶺南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嶺南人特別是廣州人酷愛盆景,栽種盆景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家庭天臺、陽臺、客廳、書房都栽種和擺設盆景,以此美化環境,調劑生活,既可舒眼目,怡心神,又可陶冶性情。本次園博會邀請廣州盆景協會展出共40盆嶺南盆景,展示其獨特的創作手法和巧奪天工的形態。
3、最美陽臺展
一個陽臺,有花,有草,有茶,有書,有桌,有椅,有光,有暖,這樣有溫度的陽臺,瞬間襲卷了你的內心。這次最美陽臺的展示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構成能與休閑、閱讀相得益彰、能與花草同生共和諧的舒適小空間,給忙碌的人們帶來一絲絲放松與愜意!
4、“鳥瞰中國”“花城魅影”攝影展
呂鳳霄被稱為“玩攝影的設計師”“愛畫畫的背包客”“搞書法的手藝人”“倡環保的公益人”“跨界藝術家”等,而眾所周知的則是“中國航拍第一人”。據航拍軟件記錄,呂鳳霄近三年操控無人機飛了2000多次,5000多公里。過去十年間,呂鳳霄五次走遍中國,分別拍攝了:行攝中國、延時中國、航拍中國、環保中國、全景中國。
呂鳳霄通過小小的無人機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大大的中國,一個別樣的中國。本次展覽精選呂鳳霄的航拍作品《鳥瞰神州》、《花城魅影》,讓我們一起跟著他的鏡頭到空中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瞧瞧花城的魅力,感受那一個個色彩斑斕的夢!
5、植物畫展
植物科學畫是用繪畫形式去描繪和表述植物科學的一種藝術門類。植物繪圖由來已久,從最初作為本草的圖注、植物種類的識別到近現代的植物分類鑒定,歷經千百年的演化變遷,至現代已發展成為科學與藝術完美融合的典范。壓花是將新鮮的植物經過科學壓制,以科學工藝完成脫水、保色而得到的平面干燥花。
多肉植物因為豐富的品種和造型,絢麗多姿的色彩非常受人們的喜愛。肉質植物畫精美地展示了不同品種多肉植物的形態特征,并對多肉植物的科屬進行了詳細***的區分,讓觀眾更直觀地了解到多肉植物這個大家族,深刻地感受到多肉植物的魅力。壓花藝術則以壓花為創作的基本材料,依其材質、形態、色彩、脈理而設計***,***過程融科學、審美與創造于一體,成品則兼具科學性、藝術性、觀賞性、裝飾性。
壓花讓你對自然對生活充滿了好奇,在學習壓花過程中追逐自然,流連于路邊的小花小草,看花開花落,聽四季變化。壓花藝術的意趣在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皆可入畫,得之無意,賦諸有形,四時可見,俯仰皆得。將自然界的奇花異草融入我們的生活空間,讓你能夠觸摸植物之美,親近自然,記憶時光。
本次植物畫展邀請余峰教授、朱亮峰教授、陳國菊老師,共展出植物畫150幅、植物壓花20幅,向廣大市民游客展示各種關于花的奇思妙想,帶領我們從各個維度觀察、體會自然之美。
余峰,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植物繪畫工程師,1976年至今從事植物植物科學繪畫工作,1984年參與創立首屆中國植物學會科學畫***委員會并擔任委員會秘書。1994年任中國植物學會分類***委員會委員。主持參與舉辦了《中國植物科學》畫展、《蘭蕙幽香》植物藝術畫展、《玉蘭綻放,南國飄香》二人畫展、《丹青芊卉》三人畫展、《南野覓翠》個人畫展等多次植物藝術畫展。
朱亮鋒,教授,研究員,1964年在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從事植物化學和植物資源學的研究,曾任華南植物研究所植物資源研究室主任,從1987年開始從事蘆薈和中藥材研究開發工作,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LINESCO)亞洲及太平洋地區藥用植物和芳香植物情報聯絡(APINMAP)聯絡員和中國國家中心負責人。
陳國菊,博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導;國際壓花協會中國區總監,中國園藝學會壓花分會理事長;主編教育部高等院校十一五規劃國家級教材《壓花藝術》,主講教育部視頻公開課《壓花藝術基礎》,主講在線***課程《壓花藝術--發現植物之美》。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華農首屆十佳最受喜愛的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二十多項,發表SCI論文二十多篇。個人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比賽中獲得大獎。
6、城市花集
為豐富園博會的游覽體驗感和互動性,本次園博會特意增加了花城花集的形式,邀請社會企業在園博會期間布置園藝集市,向大眾展示園林文化創意產品、花卉工藝制品、球根花卉、蝴蝶蘭、小盆栽及園藝用品等,進一步豐富了活動的互動性和公眾體驗性,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花卉文化,
溫馨提示:
第27屆廣州園林博覽會***時間:
2020年1月20日10:00-17:00
2020年1月21至2月8日9:00-17:00
16:30開始停止入園,請市民游客合理安排時間參觀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