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句類型
一、語序不當
1.多重定語語序不當
多重定語的正確順序一般可這樣依次安排:
①表領屬的或時間處所的詞或短語;
②表指稱或數量的短語;
③動詞或動詞短語;
④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
⑤名詞或名詞短語。
如:國家隊的(領屬)一位(數量)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動詞短語)優秀的(形容詞)籃球(名詞)教練。
例: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語病,并加以修改。
中國首個正在開發的深海空間站將讓工作人員在近1000米以下深海中工作生活兩個月。該項目將加強中國在此前未能抵達的海床上勘探開采礦藏的實力,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
答案:語序不當,將“首個”調到“深海空間站”前面。
2.多重狀語語序不當
如果一個句子有多個狀語,它們的正確次序一般是: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賓短語。它常在句首,用逗號和主語隔開;
②表時間或處所的詞語或短語;
③表范圍程度的詞或短語;
④表情態的詞或短語。另外,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在中心語前。
如:許多教師今天早上(時間)在會議室里(處所)都(范圍)熱情地(情態)同他(對象)交談。
3.定語和狀語次序錯位
①定語誤放在狀語的位置,如“一筐一筐地抬著鮮魚”改為“抬著一筐一筐的鮮魚”;
②狀語誤放在定語的位置,如“大家交換了廣泛的意見”改為“大家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4.并列詞語或并列短語語序不當
并列成分中的各項,要注意其輕重、緩急、先后、大小的關系,否則容易出現錯誤。如“學生、領導和老師都參加了開學典禮”,應改為“領導、老師和學生都參加了開學典禮”;“全廠職工認真討論、聽取了廠長關于改善經營管理的報告”,應改為“全廠職工認真聽取、討論了廠長關于改善經營管理的報告”。
5.虛詞位置不當
①關聯詞的位置不當。復句中,兩個分句同一個主語時,關聯詞在主語后邊;兩個分句主語不同時,關聯詞在主語前邊。如“小李因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為他擔心”,前后主語不同,“因為”應放在“小李”之前;
②副詞的位置不當。如“美國把世界不放在眼里”,應改為“美國不把世界放在眼里”。
6.分句間次序不當
一個句子由幾個分句組成時,各分句之間常有主次、輕重、因果、承接、遞進關系,如果顛倒了,就造成分句間次序不當。
7.主客體顛倒
如“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對于中國青年是不陌生的”,應改為“中國青年對于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是不陌生的”。或者“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對于中國青年來說是不陌生的”。
二、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
主要表現為謂語不能陳述主語,有時主語或謂語由聯合短語充當,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地改善。主語“水平”與謂語“改善”不搭配。應將“改善”改為“提高”。
2.動賓搭配不當
動詞和賓語要在意思上和語法上搭配,常見錯誤是:當動詞帶兩個以上賓語時,后面的賓語與動詞不搭配。如:他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不能“安排”“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3.主賓搭配不當
如“我們堅信有這么一天,中國的工業和農業終會成為發達的國家”一句中,“工業和農業”不能成為“國家”,主賓搭配不當。
4.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
如“同學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一句中,動詞“打掃”與補語“整整齊齊”不搭配。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的情況具體可分三類:
其一,定語和中心語不搭配。如:我們有吃苦耐勞的人民,又有優裕的自然資源。“優裕”不能修飾“自然資源”,可改為“豐富”。
其二,狀語和中心語不搭配。如:要掌握走私犯活動的規律,以便穩準狠地識別和打擊他們。“穩準狠”不能修飾“識別”,可改為“更好地”。
其三,補語和中心語不搭配。如:一到晚上,他就嚇得膽小如鼠,不敢出門。“膽小如鼠”不能作“嚇”的補語,可改為“膽戰心驚”。
5.一面與兩面不搭配
如:藝人們過去一貫遭白眼,如今卻受到人們熱切的青睞,就在這白眼與青睞之間,他們體味著人間的溫情。本句中,“白眼”與“青睞”屬于兩面,而“溫情”則僅一面,不能搭配。
6.關聯詞語不搭配
如:使用這種羅盤,無論在陰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陽的時候,都不會迷失方向。“無論”不能與“以及”搭配,應改為“無論……還是……”。
三、成分殘缺或贅余
1.成分殘缺
(1)主語殘缺
通過學習,使我提高了認識。(句子開頭使用介詞”通過“,而后邊用了”使“字,致使全句缺少主語。可以去掉”通過“或”使“,使句子主語變為”學習“或”我“)
(2)謂語殘缺
中國人民正在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句中主語是”中國人民“,”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是一個介詞結構,只能做狀語,全句缺少謂語,可在狀語之后補上謂語”努力奮斗“)
(3)賓語殘缺
這篇報告列舉了大量事實,控訴了人類破壞大自然,濫殺動物。(”濫殺動物“后加上”的罪行“,并把第二個逗號改為頓號)
(4)介詞、定語、狀語缺少或不完整
我國鳥類工作者經過十八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貴州高原鳥類多達417種。(第二個”鳥類“之前缺少修飾語,可補出”棲息的“定語)
2.成分贅余
句子結構已經完整了,句意已經明確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詞語,就會出現成分贅余的毛病。
成分贅余主要有以下幾類:
(1)堆砌詞語
如:昨天是轉會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國足協又接到25名球員遞交的轉會申請。(“最后一天”跟“截止日期”重復,應刪除其一)
(2)語義重復
如:在甲A聯賽期間,非常酷愛足球的老爸常常對著電視看到深夜,惹得老媽嘮嘮叨叨。(“非常”與“酷”語義重復)
(3)虛詞多余
如:這些問題,可以訴諸于司法部門來解決。(“諸”即“之于”,刪掉“于”)
常見贅余語病例析:
白白虛度(“虛”含“白白”意,“白白”贅余)
被應邀(“應邀”含“被”意,“被”贅余)
到此光臨(“光臨”含“到”意,“到此”贅余)
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贅余)
非常酷愛(“酷愛”含“非常”意,“非常”贅余)
共同協商(“協商”含“共同”意,“共同”贅余)
過分苛求(“苛求”含“過分”意,“過分”贅余)
可以堪稱(“堪稱”含“可以”意,“可以”贅余)
多年的夙愿(“夙愿”有“多年”意,“多年”贅余)
原因是因為(“原因”即“因為”,兩者留一)
訴諸于武力(公諸于眾、見諸于報刊、付諸于流水)(“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與后面“于”重復,可刪“于”或改“諸”為“之”)
四、結構混亂
1.句式雜糅
句式雜糅就是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成分雜糅在一起從而造成語句結構的混亂。
如:閱覽室圖書經常出現“開天窗”現象,我們可以從這一現象反映兩個問題,一是閱讀者素質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強。“我們發現問題”和“現象反映問題”兩套句式雜糅。可以把“反映”改為“看出”或“發現”,也可以刪除“我們可以從”。
常見的雜糅句式:
本著……為原則
以……即可
是為了……為目的的
對于……問題上
由于……下
原因是……造成的
經過……下
出于……決定的
借口……為名
是因為……的原因
有……組成靠的是……取得的
關鍵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圍繞以……為中心大多以……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是由于……的結果
2.暗換主語
暗換主語是在語言表達中前面的句子是一個主語,而在后面的句子中暗換成另外一個主語的語病。
如:中國皮影戲的藝術魅力曾經傾倒和征服了無數熱愛它的人民,它的傳播對中國近代電影藝術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啟示作用。“它的傳播”中的“它”指的是“中國皮影戲”而不是“中國皮影戲的藝術魅力”。所以可以把“它”改成“中國皮影戲”。
3.中途易轍
中途易轍是在語言表達中一句話說了一半,忽然另起爐灶,又來了一句,造成句子之間沒有銜接的語病。
如:坐火車到威爾士北部最高的斯諾登尼亞山峰去觀賞高原風光,是威爾士最主要的一個景點。
前一句說“坐火車去觀賞高原風光”,后一句應表達感受之類的內容,但是卻交代“威爾士最主要的一個景點”,造成句子之間缺少銜接。
五、表意不明
1.詞的多義導致歧義
一個句子里的某個詞是多義的,或某個詞組(短語)的意義不確定,就可能引起歧義。如:縣里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匯報。(“前”做形容詞,表以前之意,時間范圍大;“前”做動詞,表往前走之意,則只能在15日這一天去縣里)
2.停頓歧義
句子中停頓的地方不同,會引起意義上的差別,造成歧義。句子中不該停頓的地方停頓了(加了標點符號),也可能使句子產生歧義。如: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連忙把分別后的情況告訴我們,還熱情地拉我們上他家去。(這句停頓不同,有兩種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一是“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
3.指代不明
有些句子因代詞或名詞性短語指代不明而造成歧義。如:電影《英雄》上映以后,李馮的同名小說也備受青睞,觀眾認為其畫面精美,善于營造視覺氛圍。(陳述對象混亂,“其”指代不明,容易讓人誤解為指代的是“李馮的同名小說”)
4.修飾兩可
句子中的定語,因其修飾、限制的對象不確定,也會引起歧義。如: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幾個學校的領導”有歧義,“幾個”可以理解為修飾“學校”,也可理解為修飾“領導”,修改時可換用有關量詞,分別用“所”“位”等修飾“學校”或“領導”)
學生在解題時,應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
(1)抓“和”“跟”字。有“和”“跟”字的句子,檢查是否有歧義。例如:我跟他學過彈鋼琴。(可理解為“我向他學習彈鋼琴”和“我和他兩個人學習過彈鋼琴”)
(2)抓數量詞。當出現數量詞時,要注意是否產生歧義。例如:他把我們幾個團的負責干部叫到一起,滿懷信心地說:“你們三十七團打防御是很有名的,很頑強。”(“幾個團的負責干部”有歧義)
(3)抓代詞。句中如有代詞“這”“那”“此”“他(它)”“自己”等,檢查是否犯指代不明的毛病。例如:今天老師又在班會上表揚了自己,但是我覺得還需要繼續努力。(句中的“自己”指代不明,可指“老師自己”,也可指講話人)
六、不合邏輯
1.并列不當
主要是指將不同范疇的概念劃為同一范疇或將具有主從關系(如學生與中學生)、交叉關系(工人與青年)的概念并列使用。
如:我國的河湖澤出產魚、蝦、鹽、堿等水產品。(“魚”“蝦”是水產品,“鹽”“堿”是非水產品,不是同一范疇的概念,而句中卻說“鹽”“堿”都是水產品)
2.前后矛盾
指前面的說法與后面的說法自相矛盾,彼此沖突,它包括時間、數量、范圍、動作、位置、狀態等多方面的矛盾。
如: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復排的大型歷史劇《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劇場上演,日前正在緊張地排練之中。(“日前”即“前幾天”,表示時間已經過去,“正”表示正在進行之中,二者在時間上相互沖突,可將“日前”改為“目前”)
3.否定失誤
否定失誤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不、沒有、否認、否則等否定詞的重復出現或多次出現造成否定失誤;二是“杜絕”“忌”等否定詞的誤用造成否定失誤。
如:為了防止這類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不再……”構成雙重否定,雙重否定等于肯定,這等于說,為了讓交通事故再次發生……,應改為“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再次發生……”)
4.不合事理
就是句子表達的語意與通常的事理相悖,不能使人信服。
如:2019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執勤的崗位上。(“3000多名消防官兵”可以“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210輛消防車”也“放棄休假”,從事理上講不通)
5.強加因果
這種語病常常出現在復句之中,分句之間本來沒有因果關系,卻強加因果關系。
如:我曾看見他和一個不三不四的人說話,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團伙。(根據“他和一個不三不四的人說話”,就推斷“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團伙”,理由不充足,不能讓人信服)
1.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聚乳酸是一種熱塑性脂肪族聚酯,②內部含有大量碳氧鍵、羰基和端羥基,③這是易吸潮的原因。④隨著我國稀土分離提純技術的發展,使稀土改性劑的研究不斷深入,⑤稀土離子能與羧基氧離子形成多種配位形式,⑥使得稀土類配合物在聚合物有機體中成為多種新穎的特殊結構。⑦科學家借助稀土穩定劑方面的研發優勢,⑧最終合成高性能聚乳酸稀土增韌改性劑,⑨解決了傳統聚乳酸產品的性狀缺陷。
2.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在2000年,福建省就提出了建設生態省的戰略布局,②強調任何形式的開發利用都要以保護生態的前提下進行。③如今,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福建取得了豐碩的成果,④森林覆蓋連續40年保持全國第一。⑤2016年6月,福建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⑥2017年首次在國家發布的綠色發展指數中,⑦福建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位居全國第二位。⑧八閩大地變得更加山清水秀,⑨生態美成為福建發展的優勢。
3.下列語段有四處語病,請修改。
①山城重慶已經具有大約23000多年的文化積淀,②隨著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使很多具有歷史遺跡的地方被無情的鏟出。目前,重慶還有少量的東西帶著歷史的脈搏:然而它們在城市建設中茍延殘喘,大有朝不保夕之勢。③大渝網發出倡議,督促重慶網友一起保護剩下來的“重慶記憶”。行動起來吧!④不要讓我們的后代身為重慶人卻無法銘記和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
4.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自1902年第一塊霸王龍化石出土以來,人類發現了大約50塊。②按照法律,只有在私人土地上發現的化石才能出售,霸王龍化石“斯坦”恰好符合這一要求。③“斯坦”的買家信息并未揭露,整個拍賣過程通過***競價完成,持續時間20分鐘,④成交價格超出此前預計的4倍多。⑤3180萬美元讓1997年成交的霸王龍化石“蘇(Sue)”的成交價相形見絀。⑥“蘇”的成交價是836萬美元,⑦由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FieldMuseumofNaturalHistory)拍得。⑧古生物學家擔心這樣的交易將會催生更多的化石私人交易泛濫成災,使研究人員無法接觸到重要的標本。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協會在9月份致信佳士得拍賣公司,⑩要求該公司將參競范圍限制在“那些致力于公共利益和永久性地管理標本的機構,或那些代表這些機構競拍的機構”。
(1)第一處序號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處序號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處序號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處序號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存在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馬克思主義認為,認識源于社會實踐活動,不是人們的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②“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③馬克思早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就明確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真理性,不是在理論上就能加以判定的一個問題,必須通過實踐才能加以解決。④***在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于認識源于實踐的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社會實踐劃分為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三大形式被第一次明確。⑤他認為,人們在三大社會實踐過程中必將形成大量的經驗,并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
6.下面的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科學家不僅要承擔科研任務,更重要的是應該擔負起科普的責任。②當前,隨著互聯網、自媒體等技術迅猛發展,③科學家應當充分運用這些現代傳播工具,④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大眾。⑤應當借鑒國外科普工作的經驗,⑥設立國家科普基金,⑦科普評價激勵機制逐步完善,⑧鼓勵科學家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科普工作中,⑨開創我國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7.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的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②要最新科技手段。③面對如此復雜的疫情,在社區大范圍發放中藥,④醫生迫切需要患者的服藥反饋,⑤患者亟待中醫師用藥進行指導。⑦借助大數據,患者掃描中藥袋上的二維碼,生成病例日志,醫生獲得第一手數據,⑧進而提供更精確的治療方案,使中醫藥療效得到客觀真實的評價。⑨無形助有形,前后方結合,⑩大數據讓中醫藥的療效得以優化。
8.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嗅覺是什么?②當氣味分子***我們鼻子中的感覺細胞嗅覺神經元時,③快速向大腦發出神經脈沖,④因而使大腦處理這些信號并識別氣味,使我們聞到氣味。⑤雖然對氣味非常敏感,僅僅幾個氣味分子就足以***一個嗅覺神經元,⑥但氣味聞習慣后會消失。⑦當同一種氣味持續***時,大腦會有“疲勞'感,適應這種氣味,減少或停止接收這種氣味***所產生的重復的信息。⑧通過降低放電速率的方式,⑨嗅覺神經元來適應氣味的持續存在的***。
9.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實體書店的發展,②許多地方出臺了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一系列政策,③開展了各式各樣閱讀活動。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約700多個城市開展了全民閱讀活動,⑤400多個城市設立了區域化的閱讀節、閱讀月(季),⑥實體書店的生存和發展培厚了沃土。⑦實體書店只有乘勢而為、開拓進取,⑧積極借助互聯網等新科技打通傳統書店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橋梁,⑨才能在創新中行穩致遠。
10.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2020年9月16日下午,①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視察。②三年前,沙洲村以“半條被子”的故事為主題,③建成了“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在內的沙洲紅色旅游景區,④開發了“破繭成蝶”的脫貧蛻變之路。⑤近年來,⑥沙洲村依照紅色文化、綠色生態、古色鄉風“三色”資源,⑦大力發展多元產業農村旅游經濟,⑧同時又激發了周邊群眾開辦民宿、開餐館、賣特產的熱情,⑨使超過35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脫貧并增收致富。
11.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近百年的發展,②中國考古學已經建立比較完善的學科體系。③作為中國考古學的一個分支,④中國儒學考古將考古與儒學結合起來。⑤它的研究對象是歷代孔子圖像、孔子時代的魯國都城及與儒學相關的遺跡與遺物。⑥過往的中國儒學史研究僅限于文獻研究,已無法滿足時代要求,⑦考古學的加入將會為它開拓了新的視域。⑧中國儒學史不再是歷代儒生的論說史,⑨還包含了對反映民眾生活的儒學文化遺跡與遺物的研究,⑩為中國儒學考古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2.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表達準確流暢。
“在直播間買的商品有問題誰負責”“直播間價格欺詐怎么辦”,伴隨直播帶貨的消費熱潮,①對相關問題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②是時候給直播帶貨戴上“緊箍咒”了。③目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④首次我國把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監管提升到法制層面。⑤廣大市民若對征求意見稿有意見或建議,⑥可于8月28日前向市場監管總局反饋。
13.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2020年8月8日是我國第12個“全民健身日”,②圍繞“全民健身,活力中國”為主題,③全國各地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有關專家表示,④無論是戶外運動和居家健身,⑤最重要的都是持之以恒。⑥每天最少10分鐘,⑦每周至少運動3次以上,⑧堅持一個月以上,⑨心肺器官、睡眠狀況、體型氣色等都會發生可感受得到的改變。①其實只要動起來,①居家健身也能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14.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根據大量調查研究證明,②一個人童年養成的勞動習慣,③長大后更可能具有責任心,④也更容易適應家庭生活和職場工作需要。⑤發達國家都比較重視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⑥要培育我國中小學生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態度,⑦提升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素養,⑧各地應當積極推進勞動教育進校園、到課外,⑨多組織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展校園勞動和家務勞動,⑩讓勞動成為中小學生生活和學習。
15.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日前,北京市文物局正在編制《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②同時,中國長城博物館的改造提升和箭扣長城的修繕工程將于2023年完成。③八達嶺長城是我國最早***的長城景區,④全世界知名度相當高,⑤是“到北京看長城”的首選之地。⑥近年來,隨著遺產保護理念的不斷加強,⑦文物保護對社會公眾的關注度持續升高,⑧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八達嶺長城保護工作也面臨了較大的挑戰。
參考答案
1.③在“這是”后面加“它”;④去掉“隨著”或“使”;⑥“成為”改為“形成”;⑨“解決”改為“消除”,或在句末加“的問題”。
2.①“布局”改為“構想”;②“以保護生態的前提下進行”改為“以保護生態為前提”或“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進行”;④“森林覆蓋”改為“森林覆蓋率”;⑥“首次在國家”改為“在國家首次”。
3.①刪去“大約”或“多”;②刪去“使”;③將“督促”改為“號召”;④“銘記和了解”改為“了解和銘記”。
4.③“揭露”改為“披露”④去掉“多”⑥改為“蘇”以836萬美元的成交價”⑧刪去“泛濫成災”(或將“催生”改為“導致”)
5.第①句,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前加“而是”;第③句,將“在理論上就能加以判定的一個問題”修改為“一個在理論上就能加以判定的問題”;第④句,將“社會實踐劃分為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三大形式被第一次明確”修改為“第一次明確了社會實踐劃分為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三大形式”;第⑤句,將“形成大量的經驗,并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修改為“積累大量的經驗,并形成豐富的感性認識”。
6.(1)語句①,修改:“更重要的是”改為“也”或“還”。(2)語句②,修改:刪除“隨著”。(3)語句⑤,修改:“應當借鑒國外科普工作的經驗”前加“國家”。(4)語句⑦,修改:“科普評價激勵機制逐步完善”改為“逐步完善科普評價激勵機制”。
7.②“要”后面加“運用”,或把“要”改為“離不開”;⑤“進行”移到“用藥”前面;⑧“進而”改為“從而”;⑩“優化”改為“提高”。
8.示例:(1)語句③;在“快速”前加“嗅覺神經元”。(2)語句④;“因而”改為“從而”。(3)語句⑤;在“雖然”后加“我們”。(4)語句⑨;“氣味的持續存在的”改為“持續存在的氣味的”。
9.(1)②句,語序不當,把“一系列”調到“出臺了”后面;(2)④句,語意重復,刪去“約”;(3)⑥句,成分殘缺,在“實體書店”前加上“為”;(4)⑧句,搭配不當,把“橋梁”改為“通道”。
10.第③句,“建成”后補充“包括”或“包含”;第④句,“開發”改為“開啟”;第⑥句,“依照”改為“依托”;第⑨句,“超過350多名群眾”去掉“超過”或“多”。
11.(1)語句:①;修改:經過近百年的發展。
(2)語句:⑤;修改:它的研究對象是歷代孔子圖像、孔子時代的魯國都城等與儒學相關的遺跡與遺物。
(3)語句:⑦;修改:考古學的加入為它開拓了新的視域。
(4)語句:⑧;修改:中國儒學史不僅僅是歷代儒生的論說史。
(5)語句:⑩;修改:這為中國儒學考古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2.語句①;修改為:對相關問題我們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或者修改為:相關問題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語句②;修改為:念上“緊箍咒”;語句③;修改為:日前;語句④;修改為:我國首次把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監管提升到法制層面。
13.示例:
(1)語句:②;修改為“以‘全民健身,活力中國’為主題”或“圍繞‘全民健身,活力中國’”或“圍繞‘全民健身,活力中國’這一主題”。
(2)語句:④;修改為“無論是戶外運動還是居家健身”。
(3)語句:⑦;修改為“每周至少運動3次”或者“每周運動3次以上”。
(4)語句:⑨;修改為“心肺功能、睡眠狀況、體型氣色等都會發生可感受得到的改變”。
14.①句式雜糅,去掉“根據”;②偷換主語,去掉“的”;⑥詞語搭配不當,“培育”改為“培養”;⑩成分殘缺,句末添加“的一部分”。
15.①將“日前”改為“目前”。④將“全世界知名度相當高”改為“在全世界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⑦將“文物保護對社會公眾的關注度”改為“社會公眾對文物保護的關注度”。⑧將“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