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飼養
有悠久的歷史,也有十分講究的點頦籠。飼喂的飼料南北地區不盡相同,不過一般用粉料,并經常給些新鮮的牛羊肉末,面粉蟲或玉米螟幼蟲。
新捕捉來的紅點頦常驚恐不安,不吃食,為了防止撞籠和損傷羽毛,減少體力損耗和保持安定,需要“捆膀”,就是把鳥兩翅最外側的4-5枚飛羽交叉在腰部,用棉線結扎,并把其余飛羽翻于結扎上方。好果發現鳥兒還不安定,仍抓籠擦尾,則需反整個尾尖捆上。
將捆好的鳥放入籠內后,套上籠罩,置安靜處“認食”,也就是在籠內放入面包蟲或玉米螟幼蟲,在食罐里放上稀粥關的點頦粉,加上鮮肉末,讓鳥餓了吃籠內或食罐里的蟲,喝了飲食罐中的粉粥。如果發現籠里的蟲和稀食都吃班干凈了,再添加新的食物,一般2小時添加1次。這樣堅持幾天,鳥兒就會認食了,然后將籠打開,懸持于高處,并逐提高粥狀食的濃度。待紅點頦能吃于的粉料時,再放入水罐和食罐,分別加上粉料和水。
紅點頦的食物和飲水都要保持清潔,每天更換新的,籠底的布墊心須經常刷海鮮、晾干、更換,以免由于糞便腐蝕性強而污染鳥的足趾。紅點頦喜歡水浴,應常提供浴水。冬季室溫能達15℃以上時,也可供給浴水。
換羽期是飼養紅點關鍵時期。換羽不齊或脫不下羽毛,不僅影響鳥的美觀和鳴叫,還可能造成死亡。所以在此期間要特別注意,多給活食和其它動物性飼料,每天早晨讓鳥去呼吸新鮮空氣或去草叢中“搭”露水。有人將換羽期的鳥放進罩有草叢的籠中飼養,這樣換出來的羽毛既有光澤又漂亮。
飼養紅點頦,冬季要注意防止感冒,要求室溫保持在10-15℃之間,而且溫度不能忽低忽高,更不宜外出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