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國劇依然在高歌猛進,從年初的《開端》開啟時間循環(huán)題材的懸疑劇,到《人世間》一舉成為開年王炸,并很有可能在各大電視獎項中大有斬獲,進入3月,輪到都市家庭劇和偶像劇發(fā)力了。
先說一個觀點,就是國產劇已經進入了圈層劇時代,未來像當年的《渴望》《霍元甲》這樣絕對的萬人空巷劇集,將幾乎絕跡,即使《人民的名義》這樣的全民爆款,也會減少,不是國劇不行了,而是觀眾分流了。
再說一個結論:隨著央視劇持續(xù)占據收視率絕對優(yōu)勢,《心居》顯然已經站上了衛(wèi)視劇收視頭把交椅,而《余生》的熱度絕對不是虛的,事實證明雙頂流+過硬的品質依然是偶像甜劇在當下的爆款利器。
最后看一下收視率,在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公布的3月19日~25日的收視率榜單中:第一名大贏家稱得上是毫無懸念,《人世間》二輪播出依然穩(wěn)穩(wěn)拿下接近破2的收視率和最高的7%的收視份額,如果加上央視一套的播出成績,該劇實際上已經占據了2022年國劇將近兩個月的收視第一,著實厲害。
雙臺播出的《心居》從上周的第五上升到第三,證明滕華濤一旦回到自己熟
悉的領域,就依然是絕對的爆款發(fā)掘機。而海清堪稱都市家庭劇收視女王。
不過同一部劇在東方衛(wèi)視和浙江衛(wèi)視分列第三和第八,則是兩大衛(wèi)視近期收視底盤和排播策略的差異,后者仍未恢復元氣,而前者越戰(zhàn)越勇。
湖南衛(wèi)視的《余生,請多指教》排名第六,與上周持平,不過收視比上一周的0.481%上升了近4成,升至0.649%,衛(wèi)視第二。
在總局脫水收視榜單中未能領先,并不能證明該劇收視虛,就在昨晚,該劇酷云收視率0.992,頂流對湖南衛(wèi)視的收視拉動效應依然明顯。
而讓人頗為意外的是,廣西衛(wèi)視播出的二輪劇《生死鐘聲》竟然擠進了前十,雖然排名末位,但已是超出預期。
在這個疫情艱難的陽春三月里,各路國劇還是迎來了一個百花齊放的春天。
1、一個驚喜:海清《心居》排名第三,在爭議中穩(wěn)步上升和過往的都市家庭熱劇一樣,每天微博熱搜和同事間談論的話題,總能看到它的名字,這部劇已經如去年孫儷的《安家》一樣,滲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國產都市劇一次次用房子做切入口不是沒有道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東方衛(wèi)視憑借《心居》和劇終的《相逢時節(jié)》已經持續(xù)占據了總局收視榜第三和衛(wèi)視第一的位置將近一個月。而且兩部劇集都出現了在東方衛(wèi)視收視更高的現象,《相逢時節(jié)》在東方衛(wèi)視收視破1的時候,在另一平臺的收視僅有0.4%左右。
看起來隨著現實題材在國劇中崛起,以都市劇類型見長的東方衛(wèi)視已經逐漸完成了對以偶像劇見長的湖南衛(wèi)視的反超,逐漸站穩(wěn)了衛(wèi)視劇收視第一的位置。
雖然《相逢時節(jié)》口碑一般,但事實證明這類戲劇沖突強烈的都市劇,總能夠留住觀眾的視線。而一旦有一部陣容強大、口碑尚可的都市劇出現,自然收視率不會低。
更厲害的是《心居》的全網熱度也漲幅明顯,貓眼第三,德塔文景氣破2。
從劇集開播,圍繞海清和童瑤飾演的姑嫂展開劇情,無論是在情感八卦層面還是在觀眾共鳴上都有著十足的話題性,再次證明“強戲劇性+國民陣容”的組合牌在該類題材中依然好用。
上周劇情隨著顧磊之死也出現了一個***,尤其是海清和童瑤的對手戲貢獻出了高光演技,相信這場戲也絕對會入選2022年國劇的名場面。
但本周劇情進入顧清俞和施源從閃婚到鬧矛盾再到分居、分手的故事線以后,劇情節(jié)奏放慢,尤其是施源一系列固執(zhí)行為導致顧清俞家被潑油漆,以及馮曉琴私生子馮大年這個人物的出現引發(fā)了觀眾集體反感(與私生子身份無關,觀眾討厭他是因為他的個性令人討厭,顧士宏人太好了),也令收視漲幅暫時放緩。
但扎實的演員群足以穩(wěn)住收視和熱度。
兩大視后的演技對決戲中,目前依然是海清更勝一籌,畢竟對于海清來說,這個題材和類型簡直如同主場作戰(zhàn),不僅是童瑤,任何一個國內女演員要在這個領域的演技對決中戰(zhàn)勝海清都絕非易事。
而隨著童瑤表演的深入,演技口碑實際上也在回升,很多觀眾開始意識到錯怪了顧清俞,馮家妹妹不省心,馮大年更不省心,她的戒備沒有錯啊!
而隨著顧昕和葛玥兩家的故事線加重,董晴和一堆老戲骨的表演也得到了觀眾一致認可。
其他演員中張頌文的表演還是一如既往地穩(wěn),展翔這個人物是油膩又可愛的,但張頌文的表演絕不油膩,反倒充滿了分寸感。
都市生活劇的優(yōu)勢在于觀眾能在下飯時、睡前短暫地離開現實生活,抓心撓肺地期待下一個反轉,這類劇情自有其***和魔力存在。
隨著《心居》劇情進入后半段,很可能實現收視不斷走高并最終破2。
2、一個意外:《余生》熱度一路飆高,收視升幅卻不明顯作為湖南衛(wèi)視布局偶像劇市場的一部重點作品,該劇目前的表現已完全實現預期,市占率逐步提升,也意味著頂流對收視的拉動效應和市場開拓有效,強流量陣容的偶像劇市場號召力再次得到驗證。
在網播平臺上,該劇基本上都是熱度第一,酷云方面更是發(fā)布官方訊息稱,這部楊紫、肖戰(zhàn)主演的電視劇,峰值收視率已經超過1%。
不過該劇在總局脫水收視榜上的成績,也能夠很好地回答一個問題:頂級流量明星對電視端收視的號召力,到底是什么水平?
首先要說無論《余生》還是楊紫肖戰(zhàn),這次都稱得上穩(wěn)定發(fā)揮,甚至有驚喜。
劇集方面,甜度管夠,親情去膩,成長升華,即使遲到兩年,在偶像劇中也一點不過時。
演員方面,楊紫依舊是穩(wěn)定發(fā)揮,尤其幾場哭戲再次展現嫻熟演技,和父親爭吵的無奈和崩潰演得尤其走心。
而肖戰(zhàn)同樣漸入佳境,尤其是男主顧魏為主線的沖突事件中,從一開始的恍惚、茫然,到憤怒、不平,再到冷靜后的沉淀、反思、堅定,演出了顧魏的信仰重塑、成長突破。
而風暴中的霸總三問:“關心我是不是?”“舍不得我是不是?”“離不開我是不是?”也賦予了角色更多的維度。
事實證明,無論是流量還是口碑,兩位都是當下最能夠撬動市場的新生代演員。
至于收視率拉升不明顯,我認為本質是偶像劇所向披靡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雖然《余生》的題材和方向具備和普通大眾形成共鳴的基礎,但在許多觀眾概念中,這就是一部發(fā)糖的偶像劇,固定印象令該劇質量和流量的優(yōu)勢被稀釋,導致《余生》雖然有收視提升但沒有達到全民爆款熱度。
所以該劇沒有破圈真正的原因,還是偶像劇的套路已經逐漸失去了新鮮感,其受眾逐漸圈層化,進一步擴圈的能力逐漸失去。正劇的爆款時代來了,流量劇的繁華時代過去了。
3、第二個意外:《生死鐘聲》超出預期,諜戰(zhàn)劇市場嗷嗷待哺首播是2011年、豆瓣4.2分的《生死鐘聲》讓廣西臺上榜,顯然是本周榜單一個巨大的意外。
要知道,此前廣西衛(wèi)視的電視劇收視率從來都是十名開外,而當《生死鐘聲》播放進入尾聲,卻能一舉殺入榜單,證明它的觀眾忠實度絕對是前的,基本上追劇的觀眾都沒換臺。
嚴格說該劇的品質確實一般,一是攝影等技術層面已經顯得老舊,二是除了黃覺、王偉光表現尚算不俗,女主邊瀟瀟等表演可以說比較拉胯。
該劇優(yōu)點是劇情節(jié)奏比較緊湊,內容飽滿,懸疑度拉滿,懸念叢生,尤其是反派故事線尺度較大,足夠讓喜愛諜戰(zhàn)劇的觀眾代入。
但該劇的黏性依然這么好,最終還是要歸結于諜戰(zhàn)劇自帶吸睛能力,即使品質平平,依然憑借題材類型獨占性突圍而出。
諜戰(zhàn)劇的春天來了,接下來就看誰能成為2022年的諜戰(zhàn)劇之王。
寫在最后:《人世間》落幕后,收視格局將有哪些改變?總結一下,可以說過去兩個月,斷層領跑的《人世間》收視率、熱度、討論度等多個方面都沒有對手,基本無懸念鎖定上半年國劇劇王。
其在央視一套首輪播放的時候,收視率一度達到了3%以上。正劇、年代劇和嚴肅文學隱藏的旺盛的生命力完全爆發(fā)出來了。
即使二輪播出,該劇依然可以在總局的脫水收視榜單中拿下兩個位置。
央八憑借強大的收視底盤持續(xù)拿下第一。而江蘇衛(wèi)視本周播出了劇集大結局,收視也上升到總榜第七,衛(wèi)視第三。優(yōu)質的二輪劇甚至比江蘇衛(wèi)視的獨家劇收視更能打,這顯然是一個重要信號,未來央視王炸在衛(wèi)視重播可能會越來越多了。
而隨著《人世間》徹底打臉行業(yè)對嚴肅文學改編的正劇收視信心不足,更多嚴肅文學的電視劇作品已經快速上馬,庫存劇也有望播出,比如薩日娜參演的張新建導演的《大河風流》,也有望在北京臺近期播出了。
相信2022年也將是一個年代劇大年。
但隨著《人世間》二輪播放的完結,“一超多強”的收視格局也被打破了,接下來會怎樣?
第一梯隊,依然是央視的兩部大劇,《愛拼會贏》和央八《人世間》的接檔劇《一代洪商》。
不過《愛拼會贏》的收視領跑,更多是見證了央視日益強大的收視底盤,尤其是《人世間》對后續(xù)劇集巨大的收視帶動效應,在破圈方面則不能與《人世間》同日而語。
該劇也是講述福建晉江農民們如何從一窮二白,到發(fā)展實業(yè),最終實現富裕的年代劇。于曉光和甘婷婷兩大主演算是穩(wěn)定發(fā)揮,張豐毅的表演也不錯,在央視一套播出,該劇也找到了自己的既定觀眾群體。
但即使有了央1播出輻射全國的收視優(yōu)勢,在福建收獲了遠超于其它劇集的關注度,該劇在福建省外的網絡熱度依然表現平平。
地域色彩并非劇集破圈的桎梏,《山海情》觀眾就是挑著方言版來看的,問題是故事能否以共情打動全國觀眾,是否有足夠的情感積淀,年代劇并非絕對的收視密碼,優(yōu)質的年代劇才是。
新開播的《一代洪商》是首部以“湘商”為題材的劇集,開機于2018年,三年后能在央八推出,依然是很不錯的結果,畢竟該劇的傳奇劇風格、張豐毅李立群組成的演技派陣容和民族大義主題,都正對央八受眾口味,但能否破圈,還得看劇集品質。
第二梯隊則是央視其他劇集和衛(wèi)視劇領頭羊《心居》《余生》。
央八王馥荔、潘虹、宋曉英、吳冕等諸多老戲骨主演的《老閨蜜》收官,憑借老年人題材和強演技拿下不錯收視,但劇情上的瑕疵令其未能更進一步。
接檔的《武當一劍》開出了0.944%的收視,位居第四,這部豆瓣4.6分的武俠劇想承接《老閨蜜》的熱度可能比較難。
而《心居》進入收視后半段,有望憑口碑優(yōu)勢走出長線,《余生》則很可能憑借大結局完成收視大幅拉升。
第三梯隊則是江蘇衛(wèi)視《追愛家族》等衛(wèi)視劇。
盡管該劇憑借郭京飛、譚卓自《對手》后的二搭拉高了話題度,詼諧風格也和《心居》等都市劇形成反差,但相對不足的口碑令未來還有待觀察。
如果說上周國劇有什么經驗值得總結,就是類型劇的純粹。
相比“差”,觀眾更接受不了“騙”。
《心居》《余生》的優(yōu)勢在都市生活劇和甜劇的范圍內做到了該做的,讓對應觀眾持續(xù)上頭。
相反,如果觀眾抱著對題材類型的期待入場,最終不僅“效果”無法令觀眾滿意,反而放大了劇集本身的瑕疵,就會讓劇集的口碑走向負面,最終在競爭上掉隊。
長遠來看,國劇仍然要思考對年輕市場能否維系吸引力。所以《余生》這樣口碑不俗的偶像劇依然是有價值的。
《人世間》劇終后,目前沒有太明顯的王炸劇集,都市、古裝和年代劇基本都有分布,但圈層劇時代也形成了對各類劇集熱度不同程度的稀釋,出圈更難了。
究竟怎樣的創(chuàng)作才能破圈?
《人世間》是最好的啟示:年代劇的基礎受眾從來不是年輕觀眾,但最終該劇將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以及人世間的復雜與美好演繹到極致,所以打動了年輕觀眾。
反過來說,《余生》這樣的偶像劇如何打動老叔老阿姨?答案還是:講一個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