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這首歌的誕生,源于60多年前福建廈門何厝小學的一位“英雄小八路”和他小伙伴們的故事。
正在廈門何厝小學“英雄小八路紀念館”進行講解的這位老人名叫何明全,今年79歲,退休之后,他還會經常來到母校,向參觀者們講述少先隊隊歌背后的故事。1958年“8·23”炮擊金門戰斗中,何厝小學組織了“前線少年支前活動大隊”。
在這個“前線少年支前活動大隊”里,年齡最小的12歲,最大的16歲。年紀輕、力氣小的同學負責接***線、擦炮彈,像洗衣服、站崗放哨這些需要力氣或者比較危險的工作就由何明全和幾位年齡比較大的同學來承擔。
“英雄小八路”隊長何明全:有一次炮擊,我們的同學就躲進了防炮洞里面,剛好有一發炮彈,鉆進了洞里面沒有爆炸。如果是爆炸的話,整個洞都要掀掉,里面十來個人就要粉身碎骨,包括我們的四位同學也已經不存在了。我們選擇留下來就是沒有害怕,我們要和***叔叔一起堅持斗爭,保衛祖國、保衛家鄉、保衛海防。
1958年底,周郁輝、寄明找到了13名小八路成員中的何亞朱和何佳汝,聽他倆講述上陣地給***送飯、送開水的故事。
“英雄小八路”成員何亞朱:(寄明)她是作曲家,馬上就把那曲子譜出來,哼給我們聽,聽到她(寄明)給我們哼這個節奏,我們就覺得這個歌很好。
1960年12月29日,《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首次正式演出。與此同時,他們的事跡也被寫成話劇,進行公演。隨后,周郁輝又把話劇改編成電影,隨著電影的播映,主題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也被廣為傳唱。1978年10月,共青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正式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六十多年過去了,當年風華正茂的“英雄小八路”們,如今早已白發蒼蒼。不過他們的事跡伴隨著這首少先隊隊歌唱遍了全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廈門何厝小學三年級學生陳天淇:聽了英雄小八路的故事后,那個故事一直鼓勵著我,以后我要做祖國的棟梁之才,為祖國做更多的服務。
廈門何厝小學五年級學生朱蘭馨:我要以隊歌精神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地做一名新時代好少年。
(總臺央視記者薛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