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漳州薌城就能“看到”林語堂的臺北故居了。7月26日,記者走進這里,零距離追尋大師的晚年生活足跡。
在薌城天寶鎮五里沙村珠里社的萬畝香蕉林,有一座紅瓦白墻的建筑,這里就是天寶林語堂臺北故居仿建工程,與臺北一樣取名為“有不為齋”,于2017年7月開建,2018年初對外***。“有不為齋”共兩層,建筑面積400.4平方米,內部分為書房、生活場景、展館三大部分。
林語堂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他祖籍天寶五里沙村,出生于平和坂仔,父母葬于五里沙村。按照林語堂晚年自述,因為思念家鄉,一直想遷居漳州,但因種種原因無法回鄉,只能選擇定居臺灣,與家鄉隔海相望。臺北林語堂故居坐落在陽明山,建于1966年,由林語堂親自設計。林語堂曾說這里“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中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薌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薌城區建造這一仿建工程,就是為了圓林語堂的家鄉夢,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方便游客追蹤林語堂在臺北的足跡。
(記者張金川編輯樂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