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在趙高、胡亥、李斯的合謀下,秦始皇的遺詔被篡改,胡亥作為第十八個兒子成功即位,扶蘇、蒙恬賜死,一場血腥的宮廷屠殺就此展開。
史料記載“二世然高之言,乃更為法律。於是群臣諸公子有罪,輒下高,令鞠治之。殺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財物入於縣官,相連坐者不可勝數。”
理論上講,扶蘇是秦始皇長子,是唯一的法定繼承人,秦始皇在臨死前,令扶蘇回咸陽準備后事,換言之就是讓扶蘇來繼承帝位。
上圖_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
然而,秦始皇死得太過突然,給了趙高可趁之機。既然胡亥成了皇帝,秦始皇其他子嗣的結果就可想而知,胡亥雖說算不上聰明,但斬草除根這一點還是明白的,于是他將十二個兄弟處死,公子將閭兄弟三人被逼自殺,另外六個兄弟和十個公主也被處死在杜縣。
通過政變上位的皇帝必定會對宗室進行大清洗,這是封建王朝的游戲規(guī)則,李世民如此,趙光義如此,楊廣同樣如此。
胡亥被殺后,趙高原本想自己的當皇帝的,但發(fā)現群臣的呼聲太小,于是就只能立子嬰為皇帝,那么子嬰為何存活了下來,為何胡亥沒有殺子嬰呢?
這些問題,還是要從子嬰的身份談起。
上圖_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
扶蘇的兒子?
史料記載“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
在史書中我們找不到扶蘇兒子的記載,但從這里看出,子嬰有可能是扶蘇的兒子,扶蘇在公元前241年出生,公元前210年去世,扶蘇去世時的年齡大概在31歲。
31歲的扶蘇應該是有孩子的,那么是不是子嬰呢?如果真的如此,胡亥難道會留著這個孩子嗎?
胡亥即位,或許百姓不知其中內情,但那些王公大臣猜不出來嗎?本就應該是扶蘇即位,為何糊里糊涂被賜死?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個兒子,怎么輪也輪不到他當皇帝吧。
秦始皇對扶蘇的確有些意見,如果他真的想廢掉扶蘇,那么直接可以將其貶為平民,但秦始皇卻派扶蘇幫助蒙恬統軍。蒙恬手握三十萬大軍,駐守邊疆,是一股絕對不可小覷的力量,秦始皇命扶蘇統軍,可見秦始皇對扶蘇仍是極為重視的,秦始皇死后不可能發(fā)出一封殺掉繼承人的遺詔,所以殺扶蘇的兇手只可能是趙高、胡亥。
上圖_扶蘇(?~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蘇,咸陽(今陜西咸陽市)人
如果子嬰是扶蘇的兒子,那么當時可能年齡尚小,可他終歸會長大,就算他自己被蒙在鼓里,也可能有人會告訴他,胡亥就是你的殺父仇人,這就留下了仇恨的種子。
胡亥連公主都殺了個一干二凈,難道會同情心泛濫,饒過扶蘇的兒子嗎?所以我們判斷,子嬰不是扶蘇的兒子。
史料記載“趙王遷殺李牧而用顏聚,齊王建殺其故世忠臣而用后勝,卒皆亡國。蒙氏,秦之大臣、謀士也,而陛下欲一旦棄去之。誅殺忠臣而立無節(jié)行之人,是內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離也!”
胡亥要殺蒙恬兄弟的時候,子嬰來勸過胡亥,口吻明顯是大臣上疏的節(jié)奏,不可能是一個孩子說出的話。
上圖_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
胡亥的親哥哥?
史料記載“趙高反,二世自殺,高立二世兄子嬰。子嬰立,刺殺高,夷三族。”
子嬰即位后,著手處理趙高,趙高掌權多年,惡名遠揚,不論是百姓還是大臣,都對其嗤之以鼻,子嬰殺趙高也算是眾望所歸。
那么子嬰是胡亥的親哥哥嗎?胡亥殺了二十多個兄弟,十個姐妹,以胡亥的殘忍秉性,絕對不會給自己留下禍患,換言之,子嬰如果是胡亥的親哥哥,早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對于胡亥而言,只要有人威脅到他的皇位,他就會殺,如果子嬰能活下來,說明子嬰對其威脅不大。
上圖_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
成蟜的兒子?
史料記載“齋五日,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詳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
趙高要擁立子嬰為王,便要求其先去祭拜祖先,接受玉璽。子嬰齋戒五天后,和兩個兒子商議,趙高殺了胡亥,恐懼群臣將其誅殺,就立我為王,但聽說趙高和楚國有約定,滅秦之后給他關中王,趙高要求我祭拜祖先,可能要在宗廟殺我。
只要我稱病不去,趙高必定回來,他來的時候就殺掉他。從這點我們看出,面對趙高的擁立,子嬰的頭腦很清醒,是時,全國各地反秦勢力此起彼伏,秦亡也就在旦夕之間,而趙高唯利是圖,必定不會輕易交出權力。
在這段談話中,子嬰找來兩個兒子商量,面對如此軍國大事,子嬰斷不會跟幾歲的小孩兒說。所以我們推斷,子嬰的兩個兒子必定已經成年了,而且有一定的政治頭腦,只有這樣才能給父親出謀劃策。
上圖_秦朝“傳國玉璽”,上的“受命于天,暨壽永昌”
我們推斷子嬰的年齡大致應該在35歲以上,子嬰必定不可能是扶蘇的兒子,也不可能是胡亥的親哥哥,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子嬰是胡亥的堂兄。
秦莊襄王,也就是嬴異人,早年在趙國為人質,之后在呂不韋的謀劃下,成為秦王。呂不韋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而在不久之前,呂不韋把趙姬送給了嬴異人,這才有了秦始皇。
秦始皇并非獨生子,他還有幾個兄弟,一個是長安君成蟜,另外兩個是趙姬和嫪毐所生的兒子。趙姬的私生活比較混亂,呂不韋將嫪毐介紹給了趙姬,趙姬就整日和嫪毐廝混在一起,而且生了兩個兒子,秦始皇得知此事,怒火中燒,便誅殺了嫪毐和那兩個孩子。
上圖_秦疆域圖
趙姬和嫪毐的兩個兒子自然不能存活在世上,那么子嬰只可能是成蟜的兒子。長安君成蟜在公元前239年,奉命率軍攻打趙國,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成蟜竟然在屯留叛變了秦國,投奔趙國。之后秦軍占領屯留,成蟜被殺,還有很多軍兵牽連被殺。
史料記載“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于臨洮。”
我們推斷,成蟜的兒子留在了秦國,很可能就是子嬰,如此這般,子嬰就是胡亥的堂兄。既然子嬰不是嫡系宗室,那么對胡亥的威脅就比較小,這樣一來,胡亥留下子嬰的性命,也就說得過去了。
都說臭漢、臟唐、宋不清,在宮廷之內,關系復雜,宮闈碎語更是數之不清,秦始皇的身世直到今日還被人爭論不休,子嬰的身份也是撲朔迷離,或許只有發(fā)現更為確鑿的考古證據,才能佐證這一系列推論。
作者:九魚亭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史記?本紀第六》、《史記?列傳第二十七》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chuàng)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