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句廣告詞,小編不生產(chǎn)知識,只是知識的搬運工。
有些東西天天擺在眼前的幾乎引不起注意,可當真你要把它弄個青紅皂白的就發(fā)現(xiàn),還真沒那么簡單,比如這常吃的蓮藕。
紅花蓮蓬白花藕
流行的說法,紅花藕是七孔,不適合生吃,適合燉湯。白花藕是九孔的,生吃脆甜,適合涼拌清炒。
可麻花藕是什么?還有十孔的,十一孔的藕,武漢的蔡甸區(qū)還有十三孔藕,怎么挑?
我國蓮藕要按種植方式可分淺水藕和深水藕。而品種,隨便數(shù)出來就幾十種,蘇州花藕、湖州早白荷、合肥飄花藕、六月報、紹興大梢種、嘉魚藕、花香藕、雀子秧藕、湘潭早藕、海南州藕、揚藕一號、蘇州慢荷、武植二號、寶應大紫紅...這些還只是淺水藕。
到了城市的消費者,超市里是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切好了泡水里的。哪個粉哪個脆,真心不是憑句簡單俗諺就判斷得了的。
湖北人愛吃藕,【楚天都市報】就有篇說選藕的。摘錄部分:“據(jù)記者了解,目前網(wǎng)上關于區(qū)分脆藕和粉藕的主要方式包括:看藕孔多少,粉藕有11個孔,脆藕有9個孔;看藕絲多寡,藕絲多為脆藕,藕絲少為粉藕……對此,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食科院副教授嚴守雷表示,這些判斷***沒有科學依據(jù)。“藕的粉、脆性質,是由表皮細胞壁的質地決定。”嚴守雷介紹,在加工加熱過程中細胞壁被降解即是粉藕,沒有被完全破壞的則是脆藕。另外,藕表皮細胞壁內果膠酸的含量和種類也對藕的粉、脆有重要影響,“藕的粉脆與藕孔和藕絲的多少沒有必然關系。”他表示,雖然通過肉眼很難區(qū)別粉藕和脆藕,但他們也在嘗試研制一種檢測試紙,將來有可能通過一滴藕汁就能辨別兩者。
專家說要整個試紙。額,難道以后去買藕還帶個試紙去試!!變藍的就拿去燉,不變的就去洗拔洗拔生啃?有點扯....
也不知道試紙研發(fā)出來沒?遠水也救不了近火,還是得找些將就的***。
先附上一些市面常見品種的圖譜,真要做全估計沒人看,只是希望大家能理解下,為啥專家說光憑肉眼無法分辨了。這下面說燉著還是煮著好都是種藕的人說的,他們說兩樣都行(醉不?)(>﹏<)。
不靠譜選擇建議,不靠譜的意思就是這種建議只適用后面的這種情景。“曾經(jīng)有兩根藕擺在我眼前,我沒有好好選擇................'
秋要吃脆的盡量選皮白的,就是所謂白花藕,皮色光潔呈銀白的。要燉湯選色澤偏紅或者偏褐黃***點很顯眼的,皮有點糙的。理論上,藕節(jié)靠下方主干部分的淀粉含量應該比較高,子節(jié)的較少,要吃脆的就選靠近藕尖的,要燉湯就選靠根的。一段藕中間的可能粉,兩頭可能脆些。夏季出的藕纖維含量高,秋冬出的淀粉含量高。
以下小編自己打臉時間,看有個湖北妹子寫的專門燉藕的博文,人家燉湯還就是要選白的。摘錄部分原文【藕可分為兩大類:紅蓮藕和白蓮藕。一般來說,作煨湯用的,白蓮藕優(yōu)于紅蓮藕。從產(chǎn)地來說,漢陽月湖的藕最佳。此種蓮藕分早、中、晚三熟。早熟的品種俗稱“六月爆”、“嘉魚”,質嫩味甜,適于炒食、糖漬,一般7月上市;中熟的品種俗稱“湖南泡子”、“豬尾巴”,8月中旬上市,肉脆嫩,味甜,可以生食、炒食;晚熟者曰“洲藕”、“毛節(jié)”,9月上旬到次年3月陸續(xù)上市,品質較老,含淀粉多,易爛,適于煨湯。歷史上,漢陽月湖的藕也算是貢品之一,講究9孔的為正宗的漢陽藕。】湖北人吃藕,吃得真是講究。
另外,白藕有的是漂泊的,傳言是用檸檬酸漂過賣像好。
如果按季節(jié)來,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藕賣。誰能知道,擺在攤位上藕是哪個季節(jié)出的?
燉藕湯為什么會黑
原因呢是藕身上含的多酚類化學物質有關,這類物質,能跟鐵離子結合形成或紫或藍的有色絡合物。
知道原因就好了。
1)切的時候最好用不銹鋼刀。
2)切好的可以泡水里,滴些醋或者淡鹽水,讓那些物質失去活性。再有下鍋汆下水,幾分鐘就好。
3)燉湯的鍋,最好用砂鍋了。
最后,發(fā)現(xiàn)人的口味真是千奇百怪,竟然有人嫌棄燉的藕不夠脆?難道燉出來的藕不是越粉越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