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2月4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即將正式開幕,這也是北京自2008年奧運會后迎來的又一屆奧運盛會。
四年前,韓國舉辦了平昌冬奧會。長期以來,韓國一直積極支持中方舉辦冬奧會,還在籌備期間,與北京分享了眾多賽事舉辦經驗。屆時,韓國將派出“雙代表”——韓國國會議長樸炳錫與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黃熙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1月26日,新京報記者專訪韓國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兼韓國文化院院長金辰坤。他表示,韓國派遣“雙代表”出席北京冬奧會足以看出韓國***對于此次冬奧會的重視。如今全世界仍處在新冠疫情之中,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將給全世界克服疫情帶來信心。
冬奧會籌辦工作體現出中國非常重視環保
新京報:2021年春天,你和同事曾應北京冬奧組委的邀請參觀了北京市區和延慶的冬奧競賽場館和奧運村。整體參觀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金辰坤:去年3月份,收到中國外交部的邀請,我們參觀了延慶區的奧運村、滑雪場等,體育設施都應用了尖端技術,準備得非常周到。北京冬奧會后,市民也可以利用這些設施享受休閑娛樂。以后有機會的話,我也希望能再次到那里滑雪。
冬奧會比賽一般在室外舉行,對環境影響更大,因此舉辦賽事尤其要考慮到環境因素。此次參觀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奧運村樓和樓之間的空間中,原有樹木都被很好地保留下來,建設完成后重新種植回去,這也體現出中國非常重視環境生態保護。
新京報:你會如何評價北京冬奧會的準備工作?
金辰坤:北京是第一個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冬奧會和亞運會三項國際賽事的城市,也是繼1952年挪威的奧斯陸之后,時隔70年,第二個舉辦冬奧會的首都城市。特別是北京冬奧會與2008年夏季奧運會舉辦僅時隔14年,這意味著中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
北京冬奧會重新利用夏季奧運會主賽場鳥巢,作為冬奧會的開幕式、閉幕式場館,水立方也變成冰立方,我能夠切實感受到北京冬奧組委在充分利用夏季奧運會的遺產。北京冬奧會將不僅是一場成功的奧運會,更是一場注重環保、重視生態的奧運會。
圖為展覽展出北京冬奧會紀念品。新京報記者李欣侗攝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將給全世界帶來信心
新京報: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你對開幕式以及整體賽事有著怎樣的期待?
金辰坤:(大笑)你應該羨慕我能夠出席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黃熙將作為***代表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我會陪同他一起去往鳥巢現場,觀看開幕式。
開幕式、閉幕式以及整體比賽都需要高水平的科學技術支持。開幕式的文化活動更是能夠向世界人民展現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
此次,韓國代表團有63名運動員,協助管理人員也有60多人,韓國一共有120多名代表參加北京冬奧會。其中,我最大的期待是韓國選手能取得好成績。
我個人喜歡滑冰和滑雪,我們也期待韓國選手可以在短道項目上得到金牌。我也可以去賽場上為他們加油,起到拉拉隊的作用。我們最重視的項目就是短道項目,中國隊在這個項目上也非常有競爭力,希望中國隊加油,韓國隊加油。
新京報:目前,全世界仍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之下。你如何看待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舉辦體育賽事的意義,北京冬奧會將向世界傳遞什么信號?
金辰坤:現在正值虎年春節,北京冬奧會也即將開幕,中國面臨著巨大挑戰,中國***正在全力控制疫情,并為了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竭盡全力。
在疫情之下,全世界人民都遭遇了一些困難。北京冬奧會的成功召開,會向世界人民發出一個信號,只要我們一起努力,什么困難都可以克服。總之,在各種困難的條件下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將給人類齊心協力、全世界克服疫情帶來信心。
韓國尤為重視北京冬奧會并分享舉辦經驗
新京報:2018年,韓國平昌舉辦了第23屆冬奧會,平昌與北京合作分享了哪些舉辦經驗?
金辰坤:在2017年8月韓中日文化部長會議上,三國達成了將平昌、東京、北京奧運會打造成文化奧運會的協議共識。2017年12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時,與中國國家主席***達成共識,互相合作,簽署了有關韓中奧運會合作的諒解備忘錄(MOU)。
平昌冬奧會舉辦期間,北京冬奧組委參加了平昌冬奧組委舉行奧運相關教育項目“觀察家計劃”。此外,平昌冬奧會之后,北京冬奧會的相關工作人員還參加了平昌冬季奧運會紀念財團舉辦的制冰(icemaking)專門教育項目。
新京報:2022年對中韓交往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2022年正是中韓建交30周年。長期以來,韓國積極支持中方舉辦冬奧會。韓國更是將派出“雙代表”出席冬奧會,也受到了中國外交部的歡迎,你如何看待韓國派出“雙代表”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金辰坤:國會議長是韓國國家排序第二的人物,第一是韓國總統。此次,我們出席的是“二把手”國會議長。另外,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黃熙將率團出席開幕式,這些都很好地說明了韓國***是多么重視北京冬奧會。
位于北京的韓國文化院舉辦的“***同相伴,一起向未來——中韓冬奧交流展”,該展覽在北京和韓國首都首爾同期舉辦,通過圖片作品等展現韓國平昌2018年冬奧會的瞬間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準備情況。新京報記者姚遠攝
文化相通、人民相親,期待未來中韓友誼能更進一步
新京報:你在中國生活了將近10年的時間,從你的切身體會出發,你如何看待中韓過去三十年的合作交流,對于中韓未來的發展交往有什么期待?
金辰坤:今年我們迎來了(中韓)建交30周年,從建交的歷史來看,30年不算長,但我們已經有了幾千年的交流歷史。中韓之間文化相通、地域相鄰、人民相親。我經常說中韓之間“一見如故”,是文化相通、心靈相通的老朋友。
去年兩國的貿易額超過了3000億美元,兩國關系能夠迅速發展,以及經濟合作規模不斷擴大的原因是中韓之間經濟互補。我期待在未來30年,中韓之間的經濟貿易能繼續保持這樣的發展趨勢。
要保持好的關系發展,最重要的是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而增進人民間的友誼,最重要的是人文交流。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相互往來交流也很不容易,所以舉辦線上活動也非常重要。例如,我們在北京的韓國文化院和在首爾的中國文化中心,正在聯合舉辦平昌及北京冬奧紀念照片交流展。我希望在未來不僅兩國官方開展活動,更重要的是進行民間交流。期待在中國上映更多的韓國電視劇、電影,也有更多更好的中國電視劇、電影到韓國展映播放。
在中國有朝鮮族,也和韓國一樣有泡菜文化。***主席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文化方面也是同樣。文化具有傳播性,它不是物品,文化越被分享,才能越得到發展。
新京報記者欒若曦姚遠李欣侗劉婧瑜
編輯張磊展圣潔校對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