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波斯菊
其他名稱:秋英、波斯菊、格桑花、八瓣梅拉丁學名:Co***osbipinnatus每克粒數:約等于120粒,千粒重約等于8.3克
品種習性:
本種為改良的三倍體品種,株型矮,株高16厘米就能開花,完全***后花朵直徑10-12厘米,田間表現整齊,抗性好,花色純正,適合大面積綠化和花海種植。也可用于盆栽或杯苗。
生命-周期:8個月以上種植-區域:全國發芽-適溫:20-25℃生長-適溫:20-30℃出苗-天數:6-8天植株-高度:40-60cm成株-冠幅:60-80cm種植-開花:50-70天光照-需求:喜歡充足陽光播種-季節:早春至初夏種植-難度:★養植-指數:★開花-顏色:多色可選
幼苗具4片-5片真葉時移植,并摘心,也可直播后間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則生長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過肥,枝葉易徒長,開花減少。7月-8月高溫期間開花者不易結子。波斯菊為短日照植物,春播苗往往枝葉茂盛開花較少,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齊、開花不斷。
水分與肥料花海花田播種前平整好土地,選擇條播或者機播,條播需要用自制開溝器先開好小溝,行距不能小于40厘米,順溝內均勻撒種子,可采用空的飲料瓶在瓶蓋開孔,裝入種子抖動播種,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宜,播種后及時灌水,出苗后在5-6葉時及時間苗,每穴保留最多兩棵苗。及時人工或機械中耕除草,控制雜草;一般無需追肥;長勢弱時少量追肥,有灌溉條件的每30天左右灌水一次,降雨量多的地區降雨積水多及時排水。
其它用途經過改良的三倍體品種花期長,抗性更好,不受日照的限制,植株矮化還可用于杯苗或盆栽欣賞。經過精選提純改良,花色純、花莖更大,開花早花繁茂,是花海景觀的優良品種。也可用于布置花境。全草可入藥。
很多人都把波斯菊認為是格桑花,而這種花在藏區另有其名,叫“張大人花”。據稱,1906年,清廷任命張蔭棠為副都統,以駐藏幫辦大臣的身份,到***辦事,借以挽回政令不通的危局。1906年11月,張蔭棠進入***。進藏時曾帶入各種花籽,試種后,其他花籽無法生長,唯有一種花籽長出來呈“八瓣”形,且耐寒,花瓣美麗,顏色各異,清香似葵花,果實呈小葵花籽狀。一時間,***家家戶戶都爭相播種,這種花生命力極強,自踏上這片高天闊土,就迅速傳遍到***各地。然而誰都不知道此花何名,只知道是駐藏大臣張蔭棠大人帶人***,因此起名“張大人”。當時,***通曉漢語的人很少,而會說“張大人”這一詞匯的藏族百姓卻大有人在。許多不會說漢語的藏族老人談論此花時,也能流利地說出“張大人”這3個漢字。所以從物種引入中國的時間上來說,波斯菊絕對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