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輪疫情發生后,常州市即刻進入備戰狀態,針對農產品生產保供開展調度、對接、協調、上報、疏解等工作,一頭連著產地、一頭心系保供,確?!安嘶@子”供應穩定。
一是建立保供“檔案”。市級建立本地農產品供給名錄,實時更新匯集常州市212家農產品生產單位(包括肉類供應7家、蛋雞生產21家、奶牛養殖牛奶生產1家、水產養殖107家、規模菜地76家)供給名錄,農業農村、商務、市場監管等多部門互通信息,對接產銷,為常州市農產品保供守牢底線。
二是疏通滯銷“梗阻”。通過聯通產地與銷售終端,如市烹飪協會、餐飲商會等集體餐飲供應單位,對點銜接運輸銷售受阻農產品,疏解金壇區水芹生產滯銷、新北蔬果運輸受阻、立華冰鮮雞庫存積壓、鐘樓豆芽菜外銷困難等問題十余件。通過多方努力,僅常州小菜園農業發展平臺一家,銷售溧陽春筍30000余斤、立華冰鮮雞約20000余只、小菜園自產菜約70000斤、金壇無節水芹約40000斤、一鳴牛奶6000份、日銷各種本地小農戶蔬菜50000余斤。
三是多方助力“消化”。聯合有關部門采取農超對接、網絡銷售、企業采購等多種形式,幫助“消化”地產農產品。指導常州市蔬菜種植業協會,利用協會微信群和線下平臺,積極對接本地農戶、獲取滯銷農產品信息,及時為農戶聯系農產品保供企業、電商平臺,同時號召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買代幫”主動購買滯銷農產品,第一時間為農戶搭建起與消費者之間的直購通道。目前已幫助常州市近30家農戶銷售水芹、青菜、雞毛菜、藥芹、蘆蒿、馬蘭、蘿卜、春筍、花菜、萵苣等蔬菜230萬斤。
四是暢通運輸“橋梁”。農業農村、商務、供銷等部門聯合發布《“支持本土農企,攜手共渡難關”的倡議》,倡導優先購銷地產農產品,重點供應封控、管控小區,堅持市場規則、公平交易,努力實現合作共贏。積極暢通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開具運輸通行證447張。市農業農村局聯合電商協會建立完善農村的物流體系和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加快推動農產品流通。從保供應、快配送,全力做好運輸保障、加強生活物資監測,保持供貨的可持續性,保證物資安全供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來源:常州市人民***網站)【投稿、區域合作請郵件信息新報3469887933#qq.com24小時內回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