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蔡英文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年終活動上發表演說,主動呼吁兩岸開啟建設性對話,你如何解讀?
特約評論員劉和平:我認為,這背后的原因既有內在的也有外在的。
內在的原因一是因為過去這些年來,蔡英文當局為了獲取選舉利益而操弄兩岸政治議題,以及一面倒地緊抱特朗普***的大腿,已經使得兩岸關系惡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甚至有可能會因此而走向戰爭,出現讓蔡英文當局承受不起的后果;二是因為近年來大陸艦機的繞臺航行與飛越所謂的“臺海中線”,已經讓臺灣在物質上消耗不起了,在精神上也處于了極度疲憊的狀態。所以蔡英文發出了2300萬人民不愿意兩岸持久對立的呼吁,其言下之意就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臺灣已經消耗不起了。
外在的原因,則是因為蔡英文當局緊抱的大腿特朗普***要下臺了,取而代之的拜登***有可能會稍微修正特朗普對華極限施壓的政策,轉而鼓勵中美以及兩岸對話。在幾天前召開的“2020臺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視頻會議上,前奧巴馬***時期的美國政要布林肯,更是公開表示期盼兩岸恢復某種程度的對話。大家知道,布林肯已經被拜登點名要接任美國國務卿一職,未來將會成為拜登***的核心成員,并且主掌美國的外交政策,因此他的這一表態可不是一般的建議,而是會成為未來美國的對臺政策。那么,既然未來的國務卿布林肯都已經發話了,那蔡英文就不得不有所表示,否則就是不聽招呼了。
直新聞:那你認為,所謂“不預設任何前提條件”的兩岸對話,可能發生嗎?
特約評論員劉和平:很顯然,這只是蔡英文當局的一廂情愿。兩岸對話不預設政治前提,也就意味著兩岸可以以任何身份展開對話,包括蔡英文當局朝思暮想的“一邊一國”形勢。因此,這種情況要出現,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大家知道,兩岸對話的大門,早就因為蔡英文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關上了,因此未來蔡英文要重新打開兩岸對話的大門,唯一的出路就是重新撿起“九二共識”這塊沉重的敲門磚。
當然,在當前情勢下,這對于蔡英文當局來說,也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一個方面是因為***的“***”黨綱仍然存在,“***”仍然是蔡英文當局的神主牌,仍然是選舉撈取選票的利器,因此承認“九二共識”就等于是放棄“***”,同時也等于是政治上的自殺行為,另一個方面,則是因為蔡英文自己已經給自己挖了一個巨大的坑,并且把自己埋進去了。去年年初,當***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大會上提出要“探索‘一國兩制’的臺灣方案”之后,蔡英文出于選舉的需要,把兩岸的“九二共識”等同并污蔑為了“一國兩制”。這也就意味著,假如蔡英文承認了“九二共識”也就等于是接受了“一國兩制”,這就更加無法對那些綠色選民交待。因此,蔡英文要想接受“九二共識”,還得先從自己挖的那個坑里面爬出來。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蔡英文倡導兩岸對話壓根就是有口無心的。其主要目的,還不是為了騙大陸,因為她騙不了大陸,而是為了騙美國,尤其是騙拜登***。她要告訴主張兩岸對話的拜登***,你看我是想對話的,但是大陸不接招。
直新聞:蔡英文最近幾天來,連續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出席了三場重要的國際會議,你認為她這樣做的目的又是為什么?
特約評論員劉和平:我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看一看出席這三場重要國際會議的外國政要主要有哪些。在8號舉行的“2020臺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視頻會議上,跟蔡英文在同一個虛擬空間里面出現的,是即將被拜登任命為國務卿的核心幕僚布林肯,這為蔡英文提供了一個跟即將上任的拜登團隊套近乎的機會;在9號舉行的“國際民主協會”年會上,跟蔡英文在視頻中同框的,是美國當選副總統哈里斯與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而昨天舉行的哈德遜研究所年終慶祝活動,更是西方國家政要爭相露臉的場所。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蔡英文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出席了一些她原本做夢都想出席,而又出席不了的重要國際會議,同時跟很多做夢都想同臺的外國政要都“同框亮相”了。蔡英文正在利用因為今年新冠疫情很多重要的國際會議都被迫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的機會,在網絡空間中突破了“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底線,跟一些國家的重要政治人物展開了互動。這是大陸必須加以注意并采取措施制止的一個新動向。
直新聞:那對于島內傳出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有意有明年訪問臺灣一事你又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劉和平:我認為,這件事情做成的可能性超過九成以上。
首先是安倍個人有著這方面的強烈意愿。我們知道,無論是在參拜靖國神社還是在支持“***”上,安倍這個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前些年只是因為日本現任首相這個身份,而讓他不得不有所收斂。而現在他下臺了,就不再有這方面的顧忌了。所以我們看到,安倍下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參拜靖國神社,第二件事情,當然就是想去訪問臺灣。而且安倍這樣做,不僅可以實現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還可以替自民黨與菅義偉***做他們想做而又不能做的事情,以進一步在國內鞏固右翼勢力的支持。
其次,這些年來,蔡英文當局也一直想在外事方面突破臺灣面臨的困境與瓶頸,而邀請其他國家的卸任領導人訪臺,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不過我認為,雖然無論是安倍還是蔡英文,都想利用日本卸任國家領導人的身份,來發揮政治余熱為“***”撐腰打氣,但是,實事求是來講,卸任領導人畢竟就是卸任領導人,他所能掀起的政治影響力與政治風浪跟現任領導人,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因此我認為,即使安倍訪臺了,我想中方一定會作出反應,但也一定會拿捏分寸,因為這件事情既不會對所謂的臺日關系帶來實質性的提升,也不會對中日關系帶來實質性的影響。它影響的,僅僅是安倍個人在中國***與民間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