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丨中國結,一種古老的編織藝術
中國結如同中國的書畫、雕刻、陶瓷、菜肴一樣,容易被外國人辨認出來,可見中國結是中國漢民族的代表性。中國結在我國歷史悠久,是一種古老的編織藝術,一根五彩的絲線,懸垂在居室四周,古樸而風情流轉。自然濃郁的生活氣息以及吉祥漂亮的中國結,既為主人祈福來年的平安富貴,同時也體現著不同的個性與審美觀念。
中國結中有:雙錢結、紐扣結、琵琶結、團錦結、十字結、吉祥結、萬字結、盤長結、藻井結、雙聯結、錦囊結等多種結式。
中國結代表著團結幸福平安,特別是在民間,它精致的做工深受大眾的喜愛。中國結由來已久,始于上古,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尋找中國結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文字發明以前的結繩記事。在沒有文字的時代,古人通過結繩記事。結繩不僅是作為一種裝飾的形態存在,而且承擔著記述歷史,傳播文明的責任。
中國結的由來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采用結繩這一***來記事,根據古書記載,那時的人類沒有記事工具,但為了不遺忘事情,就有了結繩這一***,大事便大結其繩,小事則小結其繩,可見在遠古時,"結"就被先民們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易·系辭》載:"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目契。"東漢《周易注》載:"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唐代的銅鏡圖案中,繪有口含繩結的飛鳥,寓意永結秦晉之好。"結"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們賦予了各種情感愿望。
在漢語中,許多具有向心性聚體的要事幾乎都用"結"字作喻,如:結義、結社、結拜、結盟、團結等等。而男女之間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結"表達,如:結親、結發、結婚、結合等。
而"結發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燭之夜,男女雙方各取一撮長發相結以誓愛情永恒的行為,有詩云"交絲結龍鳳,鏤彩結云霞,一寸同心縷,百年長命花"就是生動的描寫。可見在遠古的華夏土地,結不僅有記載歷史事件的作用,還被先人們賦予了"契"和"約"的法律表意功能,賦予了各種情感愿望,"結"因此備受人們的尊重。
中國結,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文化知識;是人類世代繁衍的隱喻;也是數學奧秘的游戲呈現。它有著復雜曼妙的曲線,卻可以還原成最單純的二維線條。
數千年斗轉星移,中國結早已不是人們記事的工具,如今發展為中國結手鏈、手鐲、耳墜、頭飾、發夾等諸如此類的服飾配件,發揮其作為典雅飾品的獨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