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于中國來說,存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這四個直轄市。其中,相對于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市是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轄市。199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正式成立,重慶至此在歷史上第三次成為直轄市。在重慶成為直轄市之前,該地區曾長期隸屬于四川省,所以人們常說“川渝一家親”。那么,問題來了,在中國歷史上,重慶一直都歸屬四川嗎?
一
首先,在中國歷史上,重慶雖然有很長一段時期屬于四川,不過,該地區并不都歸屬于四川。在部分歷史階段,重慶和四川可以說是并列的關系,或者可以說曾經是一對兄弟,現在正好又成為了一對兄弟。具體來說,早在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今四川省一帶主要屬蜀國這一諸侯國,而今重慶市一帶主要屬巴國這一諸侯國。對于蜀國和巴國,并不存在歸屬關系,也即都是周王室之下的諸侯國。在蜀國和巴國的基礎上,這兩個地區又分別誕生了蜀文化和巴文化,并且,在簡稱上,四川省簡稱“川或蜀”,而重慶市則簡稱“渝或巴”。
二
到了戰國中后期,秦國消滅巴國和蜀國,今四川、重慶一帶成為秦國的疆域。在郡縣制下,秦國在今四川省一帶設立了蜀郡,而在今重慶市一帶設立了巴郡。自此之后的多個朝代,又在這兩個地區設立了其他郡縣。在漢武帝劉徹這位千古一帝在位時,今蜀郡和巴郡一帶逐漸有了一個共同的稱呼,也即“益州”。到了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建立的蜀漢就主要占據了益州之地,而益州就主要包含了今四川省、重慶市一帶。
三
唐朝這一歷史階段,今重慶市一帶設有渝州,屬山南西道。而對于今四川省一帶,因為李世民改益州為劍南道,治所位于成都府,所以該地區主要屬劍南道。由此,在唐朝時期,從建制區劃上來看,重慶并沒有歸屬于四川。咸平四年(1001年),北宋在今今四川、重慶一帶設立了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臺)、利州(今廣元)、夔州(今重慶奉節)四路,合稱“川峽四路”。四川由此得名,并且包含了今重慶市一帶。當然,嚴格來說,四川在當時不是一個建制區劃,主要還是一個地域概念。
四
最后,這一情況在元朝建立后出現了明顯,在行省制的背景下,元朝正式設立四川行省,下轄了重慶路總管府,由此,當時的重慶歸屬于四川。到了明清這一歷史階段,在今重慶市一帶設立重慶府,歸屬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和四川省。也即在元明清這一歷史階段,重慶均屬于四川。1954年,重慶與四川合并,重慶從直轄市降為副省級市。199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正式設立,自此不再歸屬于四川省。當然,盡管歷史上的重慶沒有一直歸屬于四川,但是,因為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相近,二者的關系可謂一直親近。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