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狍子,人們可能還要想一想它是什么物種,但提到傻狍子人們就會立即知道它們是誰。沒錯,在我們眼里,狍子和傻就這樣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相傳,當獵人進山發現傻狍子時,根本不用費力氣去追,因為它們還會再次返回,疑惑地看看是誰在追自己。
除此之外,當狍子遇到獵人時,跑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把頭埋在雪里,以為這樣就不會被獵人發現。
它們的好奇心很強,當獵人在布置陷阱時,有時它們也會前來圍觀。
正因為它們傻乎乎的性格,所以它們被人們稱之為“傻狍子”“雪泥馬”,還有人將它們歸為“東北四大神獸”,其中其他三個分別是:滾犢子,扯犢子,貓驢子。
然而出乎意外的是,雖然它們看起來笨笨的,傻傻的,但它們分布范圍卻比較廣,而且至今都能夠在人類眼皮底下活蹦亂跳,而其他的野生動物都因為人類的存在而消失,甚至滅絕了。那傻狍子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夠讓它們這么傻,還能達到無危狀態?
傻狍子狍子一共有兩種,一種是西方狍,一種是東方狍,它們大約在200萬年前分家,在80萬年前,中國狍又從東方狍分家,成為東方狍下的一個亞種,我們平時稱呼的傻狍子就是東方狍。
傻狍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但它們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區,并且喜歡生活在郁閉度較高的森林中。這是因為傻狍子生活的地方有許多食肉動物,比如:狼,猞猁,熊,豹子等都會威脅到它們的存在,而在郁閉度較高的森林之中,傻狍子能夠依靠地形、地勢以及植被的遮擋躲避食肉動物們。食肉動物們在森林之中也更傾向于伏擊,如果沒有一擊而中,它們就會放棄目標,繼續尋找獵物。
所以傻狍子跑不了多久就會停下來,并依靠敏銳的嗅覺和聽覺觀測天敵的動靜。在過去,它們經常使用這一招躲避天敵,然而這一招對人類卻不管用,人類一旦發現獵物,就會使用獵犬等持續不斷地追蹤,而傻狍子跑一段距離就會停下觀察動靜這一習性,使得它們更容易被獵人抓捕。
除此之外,傻狍子的長時間跑步能力并不強,而人類的長跑能力是所有動物之中最強的,這也導致傻狍子跑不了太久,就會因精疲力盡而倒下,此時它們會將頭埋到雪中。但是獵人們卻認為這是狍子傻,以為躲在雪里別人就看不到它。
至于狍子好奇心強,跑一段時間后還會再次返回,其實是因為在冬天時,但它們找到一個能夠躲避寒風的地方,會為自己打造一個棲息地。并且,狍子的孕期非常長,長達10個月左右,而冬天時北方的植被葉子都已經掉光,草也被積雪覆蓋,導致它們很難獲得足夠的食物。
饑寒交迫的它們遇到獵人時,很難能夠躲開,即便能夠躲開,找不到合適的遮風擋雨的地方它們也會面臨生存危機。所以過不了太久,它們就會再次返回原處,觀察獵人是否走開,如果獵人走開它們就可以繼續在自己的窩里休息。
狍子的這些行為在過去都是為了躲避天敵和應對惡劣環境,但是它們萬萬沒想到人類不按常理出牌,竟然看破了它們采用的戰術,以至于傻狍子不僅經常被獵人捉住,末了還說一句傻狍子真傻。
傻狍子的生存智慧傻狍子屬于食草動物,它們的胃部容量很少,新陳代謝快,但消化時間短,所以它們需要頻繁的進食。在食物豐盛的季節里它們會以嫩枝、花蕾、樹葉以及果實等為食。
傻狍子的嗅覺比較靈敏,但視覺較差,只能看到黑白的圖像。為了更好地躲避天敵,傻狍子在進食時會時不時停下來仔細聽周圍動靜,以及嗅出空氣中的味道,察覺到沒有危險時才會繼續進食。
傻狍子一般一年***一次,每次10個月左右,而且在每年8月底-9月初左右***。在***初期時,受精卵會在子宮內游離140-150天左右,直到來年1月初時才會著床。
這也就是說,在傻狍子懷孕初期,人們很難從體型上判斷傻狍子懷孕,而這能夠幫助它們在嚴寒的冬天存活下來,畢竟冬天的食物更少,而懷孕的母親奔跑速度會有所下降,導致它們很難逃脫食肉動物們的攻擊。
也就是說,傻狍子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傻,相反它們還充滿了智慧,只是它們的智慧在人類看來傻得可憐,所以我們才經常把它們稱之為“傻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