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戰斧”/“戰鷹”戰斗機,是美國二戰時期設計研發的一型單座單發平直翼活塞式戰斗機。
P-40由美國寇蒂斯公司在戰前設計的P-36“鷹”的基礎改進研發而來。雖然性能不及P-38、P-47、P-51等陸航戰斗機,到它是當時量產率最高的機型。P-40家族型號有A、B、C、D、E、N、M型。
這款機型在二戰期間的總生產量達約為13738架,是美國一戰后美國生產數量第三的機型。美國陸軍航空兵裝備過2499架。除了自用和出口外,P-40還被用來出租。
根據租借法案,美國將P-40戰斗機大量援外,總數達到5492架,其中分配給英國2799架,蘇聯2069架,兔子377架。兔子空軍獲得的P-40包括E、K、M及N等4型,其中以N型最多,達299架。美國飛虎隊裝備的戰機就是P-40。
有一部分P-40在進氣口涂有“鯊魚頭”的標志。其實“鯊魚頭”的標志并不是起源于自愿隊,而是駐利比亞沙漠的英空軍機師在印度圖畫周報里的彩色圖片抄襲了那鯊魚牙齒的圖樣,而把它涂在P40機頭上。
“飛虎隊”名字的由來和“鯊魚頭”涂裝的有這密切關系。美國自愿大隊中將P-40頭部畫上了“鯊魚頭”,用以嚇唬日本人。1941年12月,航空隊在昆明上空第一次作戰取得勝利。由于我國內地居民從未見過鯊魚,于是誤將“鯊魚認為老虎,故將這些飛機稱作“飛老虎”。第二天昆明出版的一家報紙上便使用“飛老虎”一詞來形容志愿隊的飛機。陳納德覺得這名字很好,于是將航空隊命名為“飛虎隊”。
我最喜歡的動物就是鯊魚,因此我也是特別喜歡P-40這款戰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