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中(鱗翅目)的蝴蝶和蛾子,成蟲和幼蟲大多數屬于植食性昆蟲,也都處在食物鏈中的低端。為了生存,只好結合各自的生活習性,演化出不同的體色、斑紋作為保護色來保護自己。
華尾天蠶蛾(雄)
蝴蝶,蛾子擬態“眼睛”斑紋,也是保護色的一種,起著恐嚇天敵的作用。這種擬態的“眼睛”斑紋,在一些蝶、蛾的成蟲和幼蟲上都會有出現。
黑鳳蝶幼蟲。頭頂端為擬態“眼睛”斑紋(黑色)
手機拍攝:(某種)天蛾幼蟲。背部前端的擬態“眼睛”斑紋
據說,有瑞典一些動物學家做了個實驗。他們將一種蝴蝶翅膀上的“眼睛”斑紋涂抹后,和正常的蝴蝶一同放進有喜歡捕食它們的鳥兒的環境中。實驗結果發現,被涂抹掉“眼睛”斑紋的蝴蝶,遭到鳥兒的大量的捕食。而正常的蝴蝶,只有極少數被捕食。實驗證實了,這種蝴蝶翅膀上的“眼睛”斑紋,對天敵可以起到一定恐嚇與欺騙作用。(來自于網絡)
而用于實驗的蝴蝶就是:孔雀蛺蝶。
孔雀蛺蝶(蛺蝶科),也稱:美眼蛺蝶。翅展50~60mm。翅膀表面橙色。前、后翅有2枚擬態“眼睛”斑紋。
孔雀蛺蝶,也稱:美眼蛺蝶。翅膀上在擬態“眼睛”斑紋
孔雀蛺蝶,飛行迅速,習性靈敏,喜歡訪花。
孔雀蛺蝶,也稱:美眼蛺蝶
孔雀蛺蝶,也稱:美眼蛺蝶
孔雀蛺蝶是成蟲越冬的種類,幾乎全年可見。冬季型(個體)翅膀外緣具尖角突出,翅膀背面不具有眼紋,擬態枯葉狀。
冬季里的孔雀蛺蝶
冬季里的孔雀蛺蝶
孔雀青蛺蝶(蛺蝶科),又稱:青眼蛺蝶。展翅47-53mm。雄蝶后翅表面有藍色的金屬光澤,前后翅面各有2枚“眼睛”斑紋。常見于寬闊的地面、草地或枯干的泥地活動,喜歡張翅,酷愛陽光,行動敏捷。
孔雀青蛺蝶
環紋蝶(環蝶科),又稱:箭環蝶。翅展98~110mm。
環紋蝶
環紋蝶,翅腹面黃褐色,上下翅各有一列明顯的的橙色大眼紋。眼紋中間有白色斑紋。
環紋蝶
環紋蝶,警覺性高。常見于竹林之中,飛行緩慢,就像是飄浮在竹林之間的一片枯葉,很是好看。飛行中的環紋蝶不容易拍到。中午或是黃昏,環紋蝶會選擇竹林中隱密環境棲息。這是個拍攝的好時機。
環紋蝶,拍攝于黃昏竹林中
眼蝶(眼蝶科),俗稱:蛇目蝶,陰蝶。為眼蝶科蝴蝶的統稱。
黃斑眼蝶
眼蝶,翅展50-60mm。為小型、中型蝴蝶。翅膀以褐色為多,有擬態“眼睛”的斑紋排列。
密波紋眼蝶
眼蝶喜歡棲息在陰暗環境之中(這興許是俗稱陰蝶名的來由吧),吸食腐果,樹液,少數的眼蝶也會訪花。
小波紋眼蝶(眼蝶科)。翅腹面有6枚眼紋,其中近肛角有2枚小眼紋相連。
小波紋眼蝶
密波紋眼蝶(眼蝶科)。展翅35-40mm。翅腹面具細致的波浪斑紋。后翅腹面有3枚擬眼紋。外鑲黃色,內為紫色斑點。
密波紋眼蝶
密波紋眼蝶
連紋黛眼蝶(眼蝶科)。翅展約68mm。不訪花,喜歡吸樹汁。飛行路線多變,?;顒佑诹肿舆吘墶?/p>
連紋黛眼蝶
連紋黛眼蝶
苔娜黛眼蝶(眼蝶科)。翅面黑褐色,兩翅反面中域及近亞外緣各有一黑褐色橫帶,亞外緣有四個小眼斑,后翅亞外緣有一列六個眼斑,以第1及第5個最大。
苔娜黛眼蝶
姬眼蝶(眼蝶科)。展翅40-50mm。
姬眼蝶
黃斑眼蝶(眼蝶科)。展翅寬60-70mm。翅膀褐色,上翅腹面有3-4枚眼紋,下翅腹面有8枚眼紋。翅膀腹面有一條米白色斜帶貫穿上下翅。常見于陰暗的樹林內,喜允吸食樹汁、腐果,為常見的種類。
黃斑眼蝶
玉帶黑眼蝶(眼蝶科),又稱:***黑陰蝶、玉帶黛眼蝶。展翅60-65mm。翅膀表面暗褐色,上翅具一條寬白色斜帶,下翅有6枚眼紋。
手機拍攝:玉帶黑眼蝶
天蠶蛾,是鱗翅目/天蠶蛾科蛾子的統稱。屬于大型、超大型的蛾子。天蠶蛾的蛾子,不僅體形巨大(翅展可達100-300mm),翅膀上也都具有擬態的“眼睛”斑紋。
皇蛾(天蠶蛾科),也稱:烏桕大蠶蛾,烏桕巨天蠶。翅展可達300mm。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蛾類。
皇蛾,翅展可達300mm
外形特征:翅面呈紅褐色,前后翅的中央各有一個三角形無鱗粉的透明區域,周圍有黑色帶紋環繞。
皇蛾。也稱:烏桕大蠶蛾,烏桕巨天蠶
皇蛾的前翅先端整個區域向外明顯地突伸,像是蛇頭,呈鮮艷的黃色,上緣有一枚黑色圓斑,宛如蛇眼,有恫嚇天敵的作用,俗稱:蛇頭蛾。
皇蛾,俗稱:蛇頭蛾
皇蛾成蟲后,口部器官會脫落,也就不能進食了。僅靠在幼蟲時積蓄在體內的脂肪維持?;识甑纳嫫诖蠹s為兩個星期,在生存期間的唯一目標,就是抓緊時間繁殖后代。
皇蛾,每年發生兩代,成蟲在4、5月及7、8月間出現
拍攝手指上的皇蛾,用的是17-40mm變焦鏡頭40端。左手立著皇蛾,右手持機拍攝
天蠶蛾中的蛾子,按外觀體形可分為二種:尾帶型和非尾帶型。尾帶,就是翅膀末端向外延伸成飄帶狀的部分。
常見的尾帶型天蠶蛾:
長尾天蠶蛾(天蠶蛾科),世界上尾帶最長的蛾子。翅展約90-120mm,在天蠶蛾中不算突出。但其后翅后角的尾帶,延長到85mm成飄帶狀。這就讓長尾天蠶蛾獨具特色,婀娜多姿。飛行起來,尾帶飄飄,自帶仙氣。
手機拍攝:長尾天蠶蛾(雄)。雄,雌蛾前翅中室,均有擬態“眼睛”斑紋
長尾天蠶蛾,雄,雌體色完全不同。雄蛾體色為橘紅色,翅膀以杏黃色為主,外緣有很寬的粉紅色帶;雌蛾體色為青白色,翅膀以粉綠色為主。
手機拍攝:長尾天蠶蛾(雄)
華尾天蠶蛾(天蠶蛾科)。翅展80~100mm。前、后翅膀均帶有擬態“眼睛”的斑紋,并且都帶有波紋狀的線條。后翅都有一對長約3-3.5mm的尾帶。
華尾天蠶蛾(雄)。前、后翅膀,均帶有擬態“眼睛”斑紋
華尾天蠶蛾,雌、雄色彩差異明顯。雄蛾體黃色,翅黃色為主。雌蛾體青白色,翅粉綠色為主。
雄性華尾天蠶蛾,體黃色,翅黃色為主
雌性華尾天蠶蛾,體青白色,翅粉綠色為主(手機拍攝)
長尾水青蛾(天蠶蛾科)。翅展90—150毫米,翅面粉綠色。前、后翅中央各有1枚氣態“眼睛”斑紋。尾帶長約4厘米。
長尾水青蛾
(長尾水青蛾與華尾天蠶蛾在外觀上很相似。明顯區別是:前、后翅膀近外緣相連的紋線,長尾水青蛾為直線。華尾天蠶蛾為波紋曲線)
常見的非尾帶型的天蠶蛾
眉紋天蠶蛾(天蠶蛾科),又稱:王氏眉紋天蠶蛾。展翅120-130mm。
眉紋天蠶蛾
眉紋天蠶蛾的前、后翅膀斑紋近似。前翅端有一個蛇頭狀的眼紋,近基部各有一條眉型的黃班。上緣鑲黑色邊,翅中央有一條黑色鑲白色及粉紅色的橫帶,展翅時的斑紋十分醒目。
眉紋天蠶蛾
眉紋天蠶蛾,大大的復眼,兔兒似的面頰,頂著對羽狀的觸角,模樣倒是萌萌的可愛著
黃豹天蠶蛾(天蠶蛾科),翅展75-90mm。
黃豹天蠶蛾
黃豹天蠶蛾,是我遇到并拍攝到的10多種天蠶蛾中,在體色上最顯明亮,雍容,尊貴的。黃色的翅面,鑲著紅色的斑紋。前翅頂端各有一枚擬態蛇眼的斑紋。這是天蠶蛾共同的特征。
黃豹天蠶蛾
黃豹天蠶蛾
克納塔樟蠶(天蠶蛾科),又稱:四黑目天蠶蛾。翅面灰白色具黑色或黑褐色分布,前后翅各有一枚大型的眼紋,眼紋黑色,前翅中央具鋸齒狀線紋。
手機拍攝:克納塔樟蠶,又稱:四黑目天蠶蛾
銀杏天蠶蛾(天蠶蛾科)。翅展117~130mm。前翅有一枚較小的擬態“眼睛”斑紋。后翅有一枚醒目的黑色大擬態“眼睛”斑紋。
銀杏天蠶蛾(雄)
紅目天蠶蛾(天蠶蛾科。)展翅:雄蛾110-160mm。翅膀紅褐色,前后翅膀中央有一枚擬態“眼睛”的斑紋。
紅目天蠶蛾
柞天蠶蛾(天蠶蛾科)。翅展約160mm。全體被有黃褐色鱗毛,翅膀上有1銀白色擬態“眼睛”斑紋。
柞天蠶蛾
名目大蠶蛾(天蠶蛾科)
名目大蠶蛾
魔目夜蛾(裳蛾科/裳蛾亞科/目裳蛾屬)的魔性,不在其眼睛,而在于翅面上的擬態眼晴的斑紋。褐色的翅面,暗黑色的紋路配以一對“太極”眼斑紋,整個畫面透出的神情,酷似黑夜精靈:貓頭鷹。
白線魔目夜蛾
魔目夜蛾,翅展約90mm左右。夜行,有趨光性。
白線魔目夜蛾(裳夜蛾科),又稱:玉線目夜蛾。翅面黑褐色,前翅中央各具一枚擬態“眼睛”斑紋。其下有一條白色橫帶。展翅時與后翅的橫帶相連成一個半圓狀。
白線魔目夜蛾
其它幾種魔目夜蛾
魔目夜蛾
魔目夜蛾,前翅黑褐色,中央有一枚大型的擬態“眼睛”斑紋
青球籮紋蛾(籮紋蛾科)。展翅130-150mm,大型蛾子。
青球籮紋蛾
青球籮紋蛾,翅面有擬態“眼睛”的斑紋。前翅近后緣各有一枚球狀斑(像貓頭鷹眼睛),波狀斑紋像籮筐。棲息時翅膀伸展,左右斑紋對稱,立體感極強。
青球籮紋蛾
青球籮紋蛾,翅展可達150mm,有成人巴掌大。和天蠶科里的蛾子一樣,都屬于大型昆蟲。
青球籮紋蛾
拍攝地點:福建三明
昆蟲查名:嘎嘎昆蟲網
(原創攝影圖文,分享昆蟲攝影的樂趣。如果有誤請指正并見諒,謝謝您的觀看支持和鼓勵)尊重原創,請勿搬運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