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類,常常爬行在植物葉片、樹干上,其實,對于園林植物來說,蝸牛是害蟲不是益蟲,因其常以取食綠色植物為主,在園林中取食花卉、苗木等,所以野生的蝸牛對植物危害較大,
【1】蝸牛的影響:
蝸牛屬于雜食性動物,幼期以腐敗植物為主,成蝸牛則以綠色植物為主。各種植物的根、莖、葉、果均是其危害的對象,尤其是植物幼嫩葉片。園林植物葉片被蝸牛啃食之后,形成大量的孔洞,造成光合作用下降,并且為病菌的侵染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且在啃食過程中排泄糞便分泌粘液污染植物,嚴重影響園林植物的觀賞品質。
【2】蝸牛的活動有什么特點?
蝸牛一般以幼、成貝在草叢、瓦礫、土壤裂鏠及作物根際土中等處越冬。當氣溫升到10℃以上時就開始活動,江南地區一般一年有二個為害期,4-6月份和9-11月份,此兩時期亦是媧牛的產卵高峰期。蝸牛的卵多集中產于2-4cm深的疏松土層中,如在花卉植株的根際,產在一處的卵有粘液將其粘接成卵堆。
【3】園林中發現蝸牛危害該怎么辦?
二嗪磷有殺卵作用,在蝸牛的防治中,特別是在發生盛期,如果用四聚乙醛等藥劑容易形成殺一批再來一批,再殺一次,再來一波,重復用藥,非常煩人。這個時候可以用淇林迪蟲菁(二嗪磷顆粒劑)進行撒施,有條件混土的最好,殺滅蟲卵,增加控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