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翻臉,表示烏克蘭不會接受俄羅斯提出的“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的提議,在這兩方面上烏克蘭連談都不會談。同時,烏克蘭將爭取加入北約,只要北約同意,那么烏克蘭明天就可以加入北約,和此前烏克蘭對俄羅斯擺出的態度,可以說是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在此前的俄烏談判中,隨著俄軍特別軍事行動的展開,烏克蘭的態度也不斷軟化。在包括伊斯坦布爾會談等幾次談判中,除了在“去納粹化”方面還沒有談妥外,烏克蘭已經多次表態,稱烏克蘭絕對不會加入包括北約在內的各種軍事組織。同時,烏克蘭將成為一個中立國,不會再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建設。
烏克蘭在伊斯坦布爾會談上已經軟化了態度
澤連斯基敢在這個時候撕破臉皮不認賬,肯定是得到了某些國家的支持和慫恿。
這次的俄烏軍事沖突,實際上就是一場“窮人的戰爭”。很多人以為能夠看到一場水平超過海灣戰爭的現代化高科技戰爭,但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打著打著就越來越像是披著高科技外衣的機械化戰爭。而即使是一場現代機械化戰爭,雙方仍然付出了非常大的經濟代價。只不過俄羅斯窮,烏克蘭更窮而已。
烏克蘭不答應俄羅斯提出的“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條件,那么擺明了就是在表示自己還能夠和俄軍繼續打下去。一方面,包括捷克在內的許多東歐國家,已經開始向烏克蘭提供T-72主戰坦克和BMP-1步兵戰車,這讓澤連斯基覺得自己在軍事上還可以再搏一搏。另一方面,美國也希望借著這個機會,將歐洲更好地綁在自己的身上。
從捷克裝車準備運往烏克蘭的T-72主戰坦克和BMP-1步兵戰車
對于美國來說,俄烏軍事沖突持續的時間越久,歐洲對美國的依賴就越嚴重。在軍事層面上,這段時間的美歐軍售已經讓美國軍火商賺得盆滿缽滿,F-35隱身戰斗機、“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標槍”反坦克導彈大量出現在美歐軍售訂單名錄上。
德國直接確定購買美制F-35隱身戰斗機
在外交層面上,歐洲的對俄羅斯的軍事恐慌情緒越嚴重,對美國的軍事依賴程度就會越深。此前美國發現歐洲開始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有些時候并不會像從前那樣和自己在外交態度上保持高度一致。但如果在軍事上依賴美國,這種情況將很快會消失。
在經濟層面上,隨著俄羅斯開始逐漸反制歐洲,德國等西歐國家的天然氣、燃油、食用油、面粉、面包價格開始上漲。這些西歐國家肯定需要擴大從美國的進口額,除了能夠讓美國大賺一筆之外,還能夠提升美國的就業率。
所以,除非確定已經給俄羅斯帶來了重大損失,或者是美國已經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不然拜登***肯定會攛掇澤連斯基繼續和俄羅斯打下去。
而澤連斯基和烏克蘭***明顯也已經有些飄了,在歐美輿論的“造神”運動下,澤連斯基一度被塑造為所謂“民主世界反抗壓迫的代表”。借著這個光環,不僅澤連斯基自己多次向各國***施加壓力,要錢要物資,烏克蘭***甚至還公開向各國商業品牌施壓,要求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并要求各種體育賽事和國際活動禁止俄羅斯人參加。
借著所謂的“布查事件”,澤連斯基開始嘗試進一步將俄羅斯塑造成“不道德”的一方。在此次公開表態中,澤連斯基甚至公開表示,烏克蘭不需要“去納粹化”,俄羅斯才是納粹,需要“去納粹化”的是俄羅斯。看澤連斯基信誓旦旦的語氣,不知情的還以為亞速營是俄羅斯境內的組織。
澤連斯基表示需要“去納粹化”的是俄羅斯
目前俄軍是“談打結合、以打促談”,通過占領烏克蘭的重要地區來向烏克蘭施加壓力,迫使烏克蘭在談判中讓步。在伊斯坦布爾談判結束后,俄軍已經開始從基輔州、蘇梅州撤軍。但從澤連斯基的表現上來看,俄軍顯然撤得有點早了。
現在馬里烏波爾大局已定,俄軍又已經從基輔州撤軍,基本上不會再攻打基輔了。擺在俄軍面前就剩下兩個選項,一個是打下哈爾科夫,另一個是打下敖德薩。
攻打哈爾科夫可以作為圍殲頓巴斯方面烏軍重兵集團的一部分,此處靠近頓巴斯地區。在這里作戰俄軍不僅能夠得到更好的后勤保障,而且在打下哈爾科夫后,還可以作為頓巴斯地區的戰略緩沖區,防止烏克蘭再對頓巴斯地區動手動腳。
俄軍目前對哈爾科夫還是以空襲和炮擊為主
攻打敖德薩則可以完全切斷烏克蘭的出海口,將烏克蘭變成一個內陸國。這樣一來,烏克蘭只能夠通過陸上通道和外界溝通。一旦有事,俄軍就可以對烏克蘭進行三面夾擊,在軍事上對俄軍來說十分方便。
從個人的角度上來看,烏克蘭失敗是遲早的事情。現在烏克蘭國內的軍事工業設施基本上都被俄羅斯炸完了,等到頓巴斯方面自己目前最能打的重兵集團被俄軍圍殲掉,烏軍就要人沒人、要裝備沒裝備,不得不“去軍事化”了。
當然,美國并不會關心烏克蘭會不會被打爛。畢竟一個被打得越爛的烏克蘭,對于美國來說,反而越好控制。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