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美味在鄉(xiāng)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dāng)?shù)赝林朗臣遥诔稣嬲半[于小城”的美食、生活。
據(jù)說沒有火車站的地方,環(huán)境都很好,距離成都400公里5小時車程的大古藺,就是一個這樣的隱世古鎮(zhèn),知道的人不多,所以至今保仍留著原始風(fēng)貌,不僅僅遍布美食,生活也別有一番趣味。
古藺
跟我念“古—l-ì-n—藺,四聲,古藺。”
請問郎酒麻辣雞手工面出在哪兒?古藺。
1.古藺西邊挨著敘永,東南北挨著貴州,人稱“川黔渝結(jié)合部”。赤水河沿著縣邊由南往東流入長江,郎酒與茅臺的釀酒原料都來自于這條赤水河。
古藺縣還是苗族居住地,如今居住著漢苗彝回等13個民族,是全省雜散居少數(shù)民族較多縣之一。
2.古藺鎮(zhèn)上有三條主街:金蘭大道、中街和環(huán)城路。金蘭大道貫穿古藺城,遍布商鋪飯館和商城,古藺人的活動基本都在這條道上。中街是古藺老街,很熱鬧,但大部分的經(jīng)濟中心已經(jīng)移到金蘭大道。
古藺鎮(zhèn)東西兩側(cè)還有上橋和下橋,下橋有個農(nóng)貿(mào)市場,賣吃的特別多,蹄花湯最好吃的幾家就在下橋。
3.郎酒是古藺人平時一定要喝的也是一定要藏的,每個古藺人都能在家里搬出十幾瓶老郎酒,幾十年前那種古藺頭曲,包裝殼殼上的龍,摸起來都不像現(xiàn)在那種印上去的,還是鐵蓋蓋。
郎酒在古藺人眼里是衡量經(jīng)濟的標(biāo)準(zhǔn),古藺人愛和隔壁的敘永比:“要想知道哪邊富,去看看市場有多少郎酒就曉得了。”不過要問郎酒廠上班員工工資多少,古藺人就會說:“不擺了。”
4.除了古藺產(chǎn)的郎酒,古藺還有另外一款“潭酒”,古藺人也愛喝。在招待親戚朋友的時候,古藺人會根據(jù)情況選擇潭酒和郎酒。因為郎酒的檔次分布不是太明確,平價且實用的也并不多。
5.古藺人說:“吃過全中國的面,就古藺的最好吃,真的不騙你。”古藺的面的品種非常多,有豆湯面、炸醬面、土雞面、牛肉面、雞雜面,集中分布在中街和下橋。
古藺城彰德現(xiàn)在已經(jīng)形成一條掛面的產(chǎn)業(yè)鏈,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搟面,曬面。古藺人每次離開家都會帶走很多掛面。
6.紹子干面也叫燃面,是古藺城里人每天早上都喜歡吃的面食。燃面不同于宜賓燃面,要搭配固定的古藺掛面來煮和拌。
古藺的空氣和水源質(zhì)量非常好,所以做出來的干面獨一無二,勁道耐煮不渾水,人稱“打不濕的古藺”。這也就是為什么古藺人一般覺得外地的面不好吃的原因。
7.相對別處的面來說,古藺的豆湯面絕對值得一薦。
豆湯面那排整的手工面條,撒上黃豌豆、紅肉沫、青蔥、紅辣椒,顫顫巍巍,直引誘你飛快吃下肚去,面條入嘴時刻口感爽滑,大力咀嚼而在唇舌間爆出的大豆肉香,再猛咕嘟幾口濃香的豆湯,絕了。
8.看過舌尖的都知道古藺麻辣雞。古藺的麻辣雞用的是跑山雞,靠秘制的鹵水咕嘟四十五分鐘入味,選材講究,自然色香味俱全,口感微柴又微咸,由于鹵水家家不同,味道也各有千秋。
古藺麻辣雞最重要的是蘸水,別的地方的都是簡單的胡椒面,這邊則是芝麻花椒辣椒等秘制的麻辣海椒蘸水,蘸的時候從碗底一舀,那個才叫好吃。
9.姬三三家的麻辣雞上過舌尖,不過中街街口建設(shè)橋頭的聶墩墩麻辣雞才是我們古藺人真正認(rèn)可的正宗味道。
老店老牌子,墻上多得很的榮譽牌牌。那種土雞香味,再加上淡淡的傳統(tǒng)中藥香味,味平而中和,再有秘制的海椒蘸水!口水都流出來了!
10.在古藺人過去的記憶里,麻辣雞其實一直屬于奢侈品,小時候家里要請客或者過年才舍得買個一只半只,平時都是自己家鹵,要是實在嘴饞了,就去買個麻辣雞腳或者雞腦殼解解饞。
11.濱河路一路上擺著塑料凳子,是古藺的燒烤一條街,什么燒烤啊,烤魚啊,涼拌魚啊。尤其那個涼拌魚,下面一層小米辣、大頭菜顆顆和折耳根,上面點綴幾片薄荷,越吃越入味,辣得爽得很。
12.古藺最好的麻辣蘿卜干就在濱河路。古藺的蘿卜干非常好吃,有人出去帶走一瓶,吃完以后他說:“太好吃了,現(xiàn)在連瓶蓋都舔干凈了。”
13.下橋賣自行車那家也賣土豆,到今年賣了18年了,可以算是古藺土豆的招牌。那個土豆煮過然后慢慢炸,叫大爺給你弄焦點,直接不放辣椒吃,不上火,味道好的沒得說。
14.古藺的三香包子用糖蔥肉做餡,在外地你絕對吃不到。古藺最有名的一家三香包子是五中下面那家小籠包,咬一口餡跟到流的感覺!
15.以前的藺中門口有一個太婆專賣麻辣蘿卜絲絲和色素甜涼水,一張小桌,一大盆麻辣大頭蘿卜絲,一桶色素甜涼水。你買的時候她就用半張書本紙卷成錐形,給你夾上一筷子,邊走邊吃,那才叫爽。
16.洋芋花和洋芋坨坨也是古藺美味,屬老體育中心門口做的好吃。老體育中心是古藺人看表演的老地方,只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籃球場大小,20年都沒變,是古藺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
以前小時候什么表演都在這里舉行,1997年慶祝香港回歸是最熱鬧的一回,那時候一群小伙伴們會說:“燈光球場走起。”
17.趕黃草屬于古藺獨有,產(chǎn)于黃荊原始森林1200米海拔之上,有醒酒護肝等功能,在《本草綱目》《救荒本草》都有記載。現(xiàn)在的古藺人把趕黃草當(dāng)茶在喝,藥店和超市都能買到,價格親民。
18.古藺被稱作“春蘭之都”,古藺的蘭花在蘭博會、蘭展、國博會上都得過金獎,令中外蘭友刮目相看。
古藺的縣花就是春蘭,保安橋頭的燈就是一樹蘭花,也算是古藺的標(biāo)志之一,來到古藺的每個人都會在這里照一張,因為晚上亮起實在是太有味道了。
19.抖音上火過一首《奢香夫人》,鳳凰傳奇唱的。這個奢香夫人是古藺的民族英雄,明代的時候她勇敢地維護了邊疆統(tǒng)一,她也是古藺歷史上唯一被收入辭海的人物。古藺西北邊兒上有個奢香廣場,就是為紀(jì)念奢香夫人而設(shè)立的。
古藺隔壁的敘永在宣傳自己的時候總愛說奢香是他們的,其實歸根結(jié)底是古藺的,奢香是古時的永寧府人,永寧府是今天的古藺跟敘永,但奢香是在今天的古藺出生長大的,所以說奢香是古藺的才正確。
20.古藺鎮(zhèn)上只有一家電影院,叫大影易電影院,2012年開業(yè)的,從此改寫了古藺沒有數(shù)字電影院的歷史。
前年回饋縣民組織過三天的免費觀影活動,只要拿著古藺的***就能領(lǐng)票,老年人孩子清潔工都被邀請來看電影,那幾天放了《美女與野獸》《麥兜響當(dāng)當(dāng)》《冰雪大作戰(zhàn)》《金剛狼》。
21.在古藺北邊有一座火星山,因為整山都是紅色風(fēng)化石,所以叫火星山。火星山頂有個“長二捆”火箭殼,據(jù)說是好多年前長征運載火箭發(fā)射衛(wèi)星后掉過來的。在山頂可以俯看全城,幾乎所有古藺人都俯看過自己的家鄉(xiāng)。
22.金蘭廣場在火星山腳下,上端的建筑是一朵大金蘭花。金蘭廣場和奢香廣場并列為古藺人心里的休閑地。現(xiàn)在縣里的很多表演都在金蘭廣場舉行,每天晚上也會有許多人來金蘭廣場散步和跳舞。
23.每年的初春三月,來古藺的人都要去雙沙菜花壩子看一趟菜花,菜花壩子上有餐館,農(nóng)家樂也非常多,古藺的最美“畫里鄉(xiāng)村”就在這里。
今年的古藺雙沙菜花節(jié)在3月9號開幕。候菜花開得黃,吸引了幾十萬的游客前去觀看,古藺的春天非常美。
24.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間苗族會舉辦踩山節(jié),持續(xù)三天,這三天中苗寨舞步翩翩歌聲繚繞非常熱鬧。
苗族同胞們在節(jié)日期間會身著盛裝到村寨草坪上舞獅燈、打秋千、吹竹葉、奏簫筒,還會在山上豎起一根紅藍12節(jié)的“花桿”向天祈子。男女青年在踩山節(jié)會尋找終身伴侶,祈求上蒼賜福。
25.趕苗場在古藺和敘永間流行,一年一次,是苗族除新年外最大的節(jié)日,其實漢民也都去趕。那一天,大攤小販都出來了,還有人耍龍燈、獅燈、花燈、跳苗族蘆笙舞,場面真是要多熱鬧有多熱鬧。
26.太平古鎮(zhèn)位于縣東古藺河與赤水河匯合處,是古藺的神來之筆。紅軍長征四渡赤水,三渡就在太平,樸實的古藺人民用郎酒慰勞紅軍,在這里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太平古鎮(zhèn)不是很大但是路況很好,數(shù)百級石梯由山而下到河邊,兩旁是清末民初的樓臺木屋,到處是紅軍的遺址。慢慢走慢慢看,喝喝茶吃東西的話一個小時就能玩得巴巴適適
27.黃荊老林是國家AAAA級風(fēng)景區(qū),平均海拔1300多米,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瀑布非常多,主要是玩水,但交通不是特別方便,適合來自駕游。很多古藺人都會選擇黃荊去避暑、聚會、以及同學(xué)會。晚上住在黃荊老林里面,那個才是真正的安靜。
28.冬天下雪后,紅龍湖會吸引一批攝影愛好者和年輕人前去賞雪。紅龍湖大得很,平時來釣魚的人很多,據(jù)說釣上過最大的一條魚是18公斤的大花鰱。春天來紅龍湖可以打筍子摘獼猴桃,晚上住在山頂?shù)霓r(nóng)家樂,可以吃到古藺特色的蕨菜炒臘肉。
29.坐鐵廠班車在白果樹的三岔路下車,走二十分鐘就能到石鵝。喜歡釣魚的話,到石鵝中學(xué)后面的潘二灣有口塘,可以釣到半斤左右的浪里***,也就是河鯽魚。喜歡野炊或者鉆洞的話,石鵝也有幾個比較不錯的天然溶洞值得一看。
30.冬天,古藺人有一個傳統(tǒng)是圍著一爐子火擺龍門陣、嗑瓜子、吃小吃,古藺人們管這個叫“向火”。習(xí)俗傳到現(xiàn)在,每個冬天人們都還會在自家燒火爐向火,前些年是燒蜂窩煤,這些年燒的是電火爐。
北方不能少暖氣,就像古藺人不能少火爐,它承載著很多團聚家庭的功能,向火也成為古藺人一年里最為安逸的回憶。
31.在古藺,每家至今都維持著修族譜的習(xí)俗,主要的幾族是李氏羅氏吳氏陳氏鄧氏王氏劉氏楊氏。拿著古藺地圖給古藺人看,他們會告訴你這一支在大寨明鏡新村,那一支在桂花田壩:“‘少奇國位品天興’,我住在這里,我是德字輩,‘祖德紹興時’。”
32.駱家大墳是一個保存完好的家族墓地,處在黃荊景區(qū)的深山老林,建于清雍正年間至清末,2012年的時候才被官方報道發(fā)現(xiàn)。其實古藺人很早的時候就聽父母說過了,他們說以前下鄉(xiāng)去看過,說是很好看,很壯觀。
33.在古藺有古藺鎮(zhèn)中、中城中學(xué)、實驗學(xué)校三間初中,有古藺中學(xué)、藺陽中學(xué)、古藺職高三間高中。古藺中學(xué)是古藺的一中,幾乎每年高考都包攬縣里的文理狀元,成績非常好,在教育資源貧瘠交通又不發(fā)達的古藺縣,非常了不起。
34.丹波先生是古藺很出名的一個書法家,據(jù)說藺陽中學(xué)還有火星山上的題字都出自他手,蒼勁有力,很漂亮。有人家里藏著他的四個字,說是現(xiàn)在光四個字就要賣幾千,真的稱得上是一字千金。
沈鵬題寫的古藺中學(xué)校名,藺中的學(xué)生們都喊它“大堂中學(xué)”。
35.鄧均吾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著名詩人,和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并稱創(chuàng)造社四大編輯,最是古藺人民的驕傲。火星山上的“留丹亭”就是為了紀(jì)念他而設(shè)立,古藺中學(xué)的操場也命名為“均吾廣場”。
鄧均吾擔(dān)任過古藺一小校長、古藺中學(xué)第一任校長,寫下了《樂學(xué)歌》:“體驗思索是我們的工作,學(xué)學(xué)學(xué)!樂樂樂!”和《藺中校歌》:“濟濟多士,藺中之英!”
36.外地人經(jīng)常會把閬中當(dāng)成古藺并且親切地說:“噢,你是古蘭縣的,我知道你們古蘭,出醋的不是?”
37.據(jù)說,以后古藺要改名叫作藺州,不叫古藺了。不過古藺人會說:“就算以后改叫藺州,我們也會喊它古藺的。”
這就是古藺人對古藺的愛吧。
無論是古藺的面還是酒,說真的,只有去了當(dāng)?shù)夭拍車L到那種獨特的味道,在外地不管咋個弄,無論如何都不正宗。
古藺雖說是個尚未通火車的小城,但是公路近兩年發(fā)展很好,321、古雙路、古摩路、民雙路,四通八達,從瀘州到古藺也就兩個小時不到。為了古藺的無數(shù)美味和漂亮的山山水水,真的不能不去一趟!
部分圖片源自古藺吧、郎網(wǎng),在此感謝,如有冒犯請聯(lián)系后臺
感謝@雷小萬提供照片以及對本文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