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視說科普
巴西龜在我國境內算是一種入侵物種,如果你不知道巴西龜長什么樣,那你一定見過大街上、夜市里隨處可見的彩色龜,沒錯那就是巴西龜。
中國的美食文化享譽世界,自古以來入侵到我國的生物都能滿足吃貨們的味蕾,尤其是小龍蝦,直接被吃到供不應求,但為什么同為入侵物種的巴西龜卻沒人敢吃,反而泛濫成災,這究竟是什么原因?
巴西龜是一個怎樣的物種?首先從名字上來看,巴西龜的原產地應該是巴西,其實并非如此,它的原產地是北美的密西西比河以及格蘭德河流域,被當地人稱之為密西西比紅耳龜。
到了1987年我國從國外引進這類龜最為經濟發展,在全國各地開設養殖基地,但是因為運輸成本以及進口費用太高,便改為引入產自美國密西西比河附近的紅耳龜。因為二者顏色、外觀極為相似,很難分辨,所以就沿用了巴西龜這一說法。
它是一種非常適合當作寵物的龜類,可以適應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更重要的是它不挑食,很好養,彩色的身體看起來很漂亮,所以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巴西龜為什么會在中國泛濫成災?隨著巴西龜的數量不斷增加,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它的價格也是一落千丈,從原來一只一斤半左右售價200元,到現在3斤重的大龜只要二三十元。很多人不僅僅是自己養著玩,更多人買回來之后選擇放生。
而巴西龜的特點就是動作敏捷,可以幫助它們有效避開天敵以及自然災害,大大降低了被捕食和受傷的風險。
另外巴西龜的適應能力極強,身為淡水龜的它在半咸水的環境里也能生活得很安逸,耐得住鹽堿也受得了嚴寒。
外來物種的它在野外幾乎沒有對手,不管是小魚小蝦、昆蟲還是水生植物,都能收進腹中,甚至連一些小型水鳥也不會放過,很大程度上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
從繁殖能力上來看,一直巴西龜從出生在成年只需要6個月的時間,如果在溫度、環境適宜的情況下,時間會更短。
一只成年巴西龜一年產蛋3--4次,甚至身體強壯的母龜可以達到5次,每次產蛋3--16枚不等,如此快速地繁殖下,數量一年比一年多。
同樣是入侵物種,為什么巴西龜沒人吃?從外形上來看,其實巴西龜和甲魚十分相似,而且營養以及藥用價值也很高,但是甲魚一直都是餐桌上的“硬菜”,為什么巴西龜卻沒人吃?我大致總結了幾個原因:
第一:不敢吃。因為在我國龜是長壽的象征,殺龜是不吉利的行為,雖然現在的人沒有那么迷信,但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約定俗成,但潛意識里還是不會吃。
第二:吃不起。雖然和剛引進那會相比價格一落千丈,但是作為食物來說,它的價格還是比甲魚貴好幾倍,所以很少有人選擇吃它。
第三:不好吃,雖然巴西龜和本土龜相比生長周期很快,但是跟甲魚相比要慢很多,這樣一來它的肉質會受到很大影響,不僅口感差而且不夠嫩,另外龜殼一般都很大,占據了大部分身體,在食用性上來說比甲魚差遠了。
最后:
據了解,現在每年新增的巴西龜數量在3800萬只左右,受到入侵物種巴西龜的影響,本土龜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
我覺得有必要限制國內對巴西龜的進口,首先從數量上控制,給本土龜一些生存空間,不要讓它們面臨滅絕的危險,對此你有哪些好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