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元帥曾作過一首五言詩《含羞草》,其詩曰:“有草名含羞,人豈能***?魯連不帝秦,田橫刎頸死。”
從含羞草對外界的特異反應好像人之怕羞,進而說到人格操守與榮辱氣節,以草諷人,言淺意深,所以雖然只有區區四句,卻有振聾發聵之效果啊!
華夏之民族的老祖宗們,是很重視羞恥感的,《中庸》第二十章,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知恥”更是中國文化人的傳統美德。許由聽了堯請擔任九州長的話,感到很羞恥,要用泉水來洗凈耳朵;魯連在秦軍圍攻邯鄲時,英勇無畏,怒斬前來勸降的說客,激勵將士決不屈服于強大的秦國,挽救了一座危城;
田橫在劉邦稱帝后,率五百眾逃居海上,寧肯全體引頸自刎,也不甘跪拜強權階下;管寧和華歆本是朋友,但華歆讀書時三心二意,羨慕做官的華衣車仗,管寧恥與為伍,割席絕交;嵇康鑒于魏晉吏治腐敗,接到朋友山濤勸他出來做官的信,引以為恥,憤而書寫《與山巨源絕交書》,……。
含羞草的收縮原理是葉柄基部特有的器官葉枕中含有敏感的薄璧細胞,稍微受到外界的震動或者***就會有所反應,當中的細胞液往細胞的間隙流動,減少了細胞的膨脹,形成葉片緊閉,葉柄下垂的現象。夜晚或者白天受到外力震動都會收縮。
含羞草會收縮的原因,是因為在含羞草的葉柄的基部有一個其特有的器官叫做“葉枕”,葉枕當中生長有許多的薄壁細胞,這些薄壁細胞及其敏感,稍微受到外界的震動或者***就會有所反應。
其生理反應過程就是當葉子被觸摸受到震動,薄壁細胞當中的細胞液就會逐漸往細胞的間隙流動,這樣大大減少了細胞的膨脹,使葉枕末端的薄壁細胞壓力變小,就會形成葉片緊閉,葉柄下垂的現象。
伴隨著含羞草的不斷生長,葉片也會生長合攏,尤其是在寂靜無聲的夜晚,含羞草的小葉合攏,葉柄逐漸下垂。
白天受到外力的震動,也會合攏。當含羞草受到光照程度比較弱的時候,葉枕中支撐葉子的水分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流向兩側位置,導致葉片的閉合。這種現象大約會維持不到兩分鐘,細胞液回流到葉枕,葉片就逐漸恢復原狀了。
另外含羞草在收到劇烈震動前葉片會快速收縮,然后突然枯萎,在民間人們常常利用這個特性,我們能夠用含羞草來預測地震。
和含羞草很像的是葉下珠,又叫潮汕,龍珠草,珠仔草等。它是一年生草本,莖略微帶點紫紅色,葉片互生,像是羽狀復葉,形狀為矩圓形。此外,合歡樹的葉子和含羞草也很像,但是合歡樹是灌木,高達16米,不過最大的區別在于用手觸摸都不會閉合。當然了,與含羞草一樣,其合歡樹的葉子在晨昏及夜里,因感受天氣變化,也同樣會閉合。在受感而有收縮現象的植物還有許多,例如我們常見的紫薇樹,其別名就叫“怕癢樹”啊!
含羞草的花語是懺悔,或者敏感、禮貌、害羞!
含羞草的別名有:感應草、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見笑草、夫妻草、害羞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