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編寫適合于兒童欣賞的故事,童話往往具有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的特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是小學四年級上冊《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豆莢”指的是豆類的果實。“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多么可愛啊!根據課文題目,同學們可以推測課文寫的就是關于這“五粒豆”的故事。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講述了豆莢成熟裂開之后,五粒豌豆的不同經歷與命運,最后一粒豌豆落入一個長滿了青苔的裂縫里,但是它不埋怨惡劣的環境,不灰心,不失望,努力生根發芽開花,還給窗子里的小女孩帶來了力量、希望、快樂和生機。同時這篇童話告訴我們,雖然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但是可以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有價值。
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課文的作者安徒生,安徒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童話作家。然后學生再從課文中的生字詞,和課文解析方面進行預習。
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共寫160余篇。
作品風格:作品想象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樸素,很多作品揭露社會的黑暗和金錢支配一切的罪惡,諷刺統治階級的專橫愚昧,反映貧富之間的懸殊,從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
代表作品:《丑小鴨》,《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等。
一、生字詞學習1、課文中出現的11個會認生字,和12個會寫生字,需要同學們抄寫并聽寫。
2、多音字,請同學們自行查字典,做標注,這樣可加深印象。
【曾稱】
3、近義詞:按照~依照,舒適~舒服,似乎~好像,豐滿~飽滿,揭曉~公布,窮苦~貧寒,安靜~沉靜,興奮~激動,注視~凝視
反義詞:舒適~難受,僵硬~柔軟,虛弱~健壯,安靜~吵鬧,耐心~急躁,溫和~強烈,愉快~痛苦,窮苦~富裕
需要同學們注意的是“舒適、舒服”,都有身心輕松愉快的意思,“舒適”側重于客觀環境,使人感到舒適;“舒服”側重于人在身心方面的主觀感受。
二、課前預習點1、重點: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受最后一粒豌豆在長葉、爬藤、開花等生長過程中,給生病的小女孩帶來的力量、希望、快樂和生機,贊賞平實、仁愛、樂觀、敬重生命的生活態度。
2、難點:學生感受作品中豐富的想象,學習在閱讀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3、請同學們用橫線在課文中畫出描寫最后一粒豌豆,在生長過程中帶給小姑娘力量與希望的相關語句。
4、思考:這五粒豆中你最贊賞哪粒呢?為什么?
三、課文解析成熟的豆莢裂開了,里面的五粒豌豆被一個小男孩射出去了,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他們各自被射到了什么地方?有怎樣的經歷?
1、五粒豌豆飛到了不同的地方,又各有怎樣的經歷呢?
曾經想飛到廣大世界里去的那一粒,落到了屋頂的水縫里,被一只鴿子吃掉了。那兩粒在地上打滾的豆子,也沒有走多遠,也被鴿子吃掉了。想飛進太陽里的豌豆落到了臟水溝里,漲得大大的。落入一個長滿了青苔裂縫里的豌豆,生根、長葉、開花……
2、你最贊賞哪粒豌豆呢?為什么?
我最贊賞那粒落入長滿長滿了青苔的裂縫里的豌豆,因為它不埋怨惡劣的環境,不灰心,不失望,努力生根、長葉、開花,以它生命的綠色感染了病中的小女孩,以自己的勃勃生機,祛除了小女孩的病痛,以它紫色鮮艷的花朵,映照出小女孩健康的紅暈,小女孩因它獲得了戰勝疾病的信心與勇氣,身體逐漸恢復了健康。
3、課文的題目是“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為什么作者重點寫最后一粒豌豆呢?
因為它不埋怨惡劣的環境,不灰心,不失望,還給窗子里的小女孩帶來了力量、希望、快樂和生機,使她逐漸恢復健康,與其它豌豆相比,它的生命更有價值,它是最值得稱贊的豌豆。
同學們可以看下面的這幅思維導圖,很容易就理解課文了。
同學們,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想說:我們總有一天會從溫暖舒適的家中,飛向更廣闊的世界,在充滿曲折的路上,我們不能驕傲自滿,應該踏踏實實,不能好高騖遠,應確立符合實際的志向,不能愛慕虛榮,應懂得平凡的生命也是有價值的。
這是一篇童話,作者運用了豐富的想象。想象,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充分運用想象,可以使文章內容更加具體,豐富,更生動,課文中作者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使五粒豌豆具有了豐富的情感,鮮明的性格和不同的命運,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