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學瓊林》一書中說到:“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也就是說夏至之后第三個庚日便是初伏。但是對于現在的多數人來說,是不知道“庚日”是什么時候的,所以今年咱們就來聊一聊什么是“庚日”,兩個庚日之間又相隔多少天?
一個"庚日"是多少天?一個“庚日”就是一天,不是代表一個時間段。之所以叫做“庚日”是和古時候記載時間的***有關,以前人們計時是用天干地支的***來計算的,其中天干有十個,“庚日”就是其中之一,這十個天干日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而這十個天干日是來回循環的,也就是說這個“庚日”距離下個“庚日”的到來也就是間隔了十天的時間。
但是由于一年的總天數為365天或者是366天,不是10的整數倍,除不盡,所以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的時間,也就是說每年的庚日都不是固定的時間點,一直在不斷的變化。
從日歷上來看,今年夏至未6月21日,而第一個庚日便是6月22日,為“庚寅日”,第三個庚日為“庚戌日”,是在7月12日,也就是在這一天,今年三伏天正式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