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原典故事】
全詩將貪婪的剝削者比作丑陋又狡黠的碩鼠,控訴碩鼠的偷盜,質問碩鼠是誰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并發出了宣言,自己將擺脫貪得無厭的碩鼠,尋找一片干凈的樂土。
【譯文】
大肥鼠呀大肥鼠,不許再吃我的黍!多年辛苦伺候你,你卻從不照顧我,發誓我將擺脫你,尋找一方樂土,樂土啊樂土,那才是我該去的地方。
大肥鼠呀大肥鼠,不許再吃我的麥!多年辛苦伺候你,你卻從不優待我,發誓我將擺脫你,尋找一方樂國,樂國啊樂國,那才是我該去的地方。
大肥鼠呀大肥鼠,不許再吃我的苗!多年辛苦伺候你,你卻從不慰勞我,發誓我將擺脫你,尋找一方樂郊,樂郊啊樂郊,我將不再悲嘆長呼號。
大家都見過大老鼠嗎?它們什么事情也不干,靠偷吃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把自己吃得胖胖的。這樣不勞而獲的老鼠著實讓人討厭。
而有一些人,就同這樣的碩鼠一樣,他們專靠剝奪別人的勞動成果生活。這樣的人,總有一天會得到懲罰。
周朝的周厲王就是一個例子。
周厲王是西周的第十位天子。他成為天子后,周王室的力量已經十分薄弱了,外面有敵人,里面諸侯國也不服從指揮,國庫也非常空虛。
國庫里沒有東西怎么辦?
周厲王想了一個辦法。他宣布,天下所有的山林河川都屬于國君,任何人不得私自進入,如果誰想到山上砍柴,叢林里打獵,或者到河里打漁,就必須交納高額的稅收。
這個消息出來之后,老百姓都慌了,他們就是依靠這些生活的,現在不讓他們進入,他們以后怎么活下來啊。
大夫芮伯聽說后,覺得這樣搞下去,天下一定會大亂,趕緊跑過來勸諫厲王。
芮伯說:“天下萬物的存在,是為了讓天下所有人生存的。沒有人能夠一個人獨占它,如果有人這樣做,那危險就大啦。一定就會觸怒天下人,等天怒人怨時,君王的位子還能長久嗎?”
芮伯又苦心勸道:“做君王的,應該把天下的財物分給天下的百姓,讓每個人都得到應有的一份。就算是這樣,還要小心翼翼,擔心分配不均,導致有的人產生怨恨呢。現在君王你要獨占天下的財物,這怎么行呢?普通人獨占財物,這些人我們叫他強盜,如果您也這么做,別人怎么稱呼您我不知道,但只怕沒有多少人歸順你了。”
芮伯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獨當天下的財物,后果是很嚴重的。可是,周厲公就像那只肥碩的大老鼠,他自己沒有生產任何財富,卻想著把天下所有的財富歸到自己一個人的手中。
那會有什么后果呢?詩里也說了: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百姓就要背叛國君,就要離開國君,尋找一方樂士。
在周厲王的盤剝下,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苦了,他們砍不到柴,捕不到野獸,也抓不到魚,開始流離失所。
這一下,國內的百姓再也無法忍受了。他們聚集在一起議議紛紛,咒罵周厲王的暴行。
大夫召公聽到了百姓們的議論,非常的擔憂,跑去告訴周厲王,提醒他說:“百姓們很不滿意,他們已經無法忍受您頒布的命令了。”
周厲王如果能夠自我反省,改過自新,變得不那么貪婪,事情或許還可以挽救。但是,我們能相信一只老鼠會改掉自己貪婪的毛病嗎?
當然不會,不但不會,周厲王還大發雷霆,派出手下監視老百姓,發現有誰說他的壞話,就把他抓來處死。
這樣一來,國人再也不敢說周厲王的壞話了,甚至朋友之間都不敢交談,在街上碰到了,只是你朝我擠擠眼,我朝你眨眨眼,相互傳遞一個眼神。
周厲王很得意,把召公叫過來,得意洋洋地說道:“怎么樣?我已經讓老百姓不敢議論我了!”
召公搖了搖頭,嘆息道:“你只是把老百姓心里的話堵住罷了。不讓老百姓說話,就像堵住河道不讓水流一樣,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而且等水蓄積到一定程度就會決口,到時就會引起更大的傷害。對老百姓的議論也是這樣。治水的***是疏通河流,使流水暢通。治理百姓也應該放開言論,讓百姓敢說話,這樣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得失。如果堵住百姓的嘴,以后還會有誰贊同您,跟隨您呢?”
召公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時候如果周厲王能夠知錯就改,還有希望。但是,我們能相信一只老鼠會改掉自己貪婪的毛病嗎?能相信一只老鼠會體恤百姓嗎?
當然不能,周厲公依然我行我素,搜刮著天下的財富,控制著百姓的言論。
終于,召公的擔心變成了現實,國人再也不愿忍受周厲公了。
他們集結起來,拿著棍棒農具攻打周厲王,就像擊打一只老鼠。而周厲王也只能像只過街老鼠般狼狽逃走,最后病死在國都之外。
所以,貪婪就是所有罪惡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