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值得收藏的柏樹分類辨識大全
花木君
(4000余字,閱讀完需要10分鐘)
喜歡盆景的朋友離不開松柏,柏樹是盆景里面最常見也是最難伺候的樹種,但是沒有一盆松柏稱不上盆景愛好者,可是,如何分辨和區別柏樹就成了廣大盆友的難題,除了產地了解其中一種以外,很難對其他柏樹進行分類識別。
花木君也查找不少資料,發現,就柏樹分類現在學術界還是有不同看法,主要在柏樹的亞科和屬種分類上,還是有不少分歧,作為普通盆友,不是***人士,花木君就簡單介紹一下比較常見的幾種柏樹。
柏科,裸子植物門,松杉綱的一科。常綠喬木或灌木。葉小,鱗形或刺形,在枝上交叉對生或3~4枚輪生,有時在一株樹上兼有鱗葉和刺葉、稱異型葉。球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單生于枝頂或葉腋。雄球花具3~8對交叉對生的雄蕊,每雄蕊具2~6花藥,花粉無氣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對生或3~4枚輪生的珠鱗,每珠鱗腹面有1至多枚直生胚珠,珠鱗與苞鱗完全合生。球果球形,成熟開裂或肉質合生成漿果狀,發育種鱗有1至多個種子;種子周圍具窄翅或無翅。木材具樹脂細胞,無樹脂道,紋理直或斜,結構細密,材質好,堅韌耐用,有香氣。
柏科約22屬,南北半球各產一半;種數次于松科,近150種。其中種類最多的為圓柏屬,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單種屬近二分之一。中國產8屬約29種7變種,分布幾遍全國,其中福建柏為特有的單種屬植物,單種屬側柏亦主產中國。
本科通常分為3個亞科。側柏亞科:球果種鱗木質,當年成熟、開裂,種鱗不為盾形,主要有側柏屬、崖柏屬、羅漢柏屬和翠柏屬;柏木亞科:球果次年成熟、開裂,種鱗木質、盾形,主要有柏木屬、扁柏屬和福建柏屬;圓柏亞科:球果肉質球形,成熟不開裂,僅圓柏屬和刺柏屬。翠柏、紅檜、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鮮崖柏、崖柏等列為我國首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具體名稱分類如下:
一、側柏亞科ThujoideaePilger
1.羅漢柏屬 ThujopsisSieb.etZucc.
2.崖柏屬 ThujaLinn.
3.側柏屬 PlatycladusSpach
4.翠柏屬 CalocedrusKurz
二、柏木亞科CupressoideaePilger
5.柏木屬 CupressusLinn.
6.扁柏屬 ChamaecyparisSpach
7.福建柏屬 FokieniaHenryetThomas
三、圓柏亞科 JuniperoideaePilger
8.圓柏屬 SabinaMill.
9.刺柏屬 JuniperusLinn.
羅漢柏
1、羅漢柏屬,屬柏科植物,常綠喬木,小枝著生鱗葉部分扁平,本屬僅一種,原產日本,中國東部與中部城市有引種。喬木,高達15米;樹皮薄,灰色或紅褐色,裂成長條片脫落;枝條斜伸,樹冠尖塔形;生鱗葉的小枝平展,扁,鱗葉質地較厚,兩側之葉卵狀披針形,長4-7毫米,寬1.5-2.2毫米,先端通常較鈍,微內曲,上側面深綠色,下廁面具一條較寬的粉白色氣孔帶;中央之葉稍短于兩側之葉,露出部分呈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鈍圓或近三角狀,下面中央之葉具兩條明顯的粉白色氣孔帶。球果近圓球形,長1.2-1.5厘米;種鱗木質,頂端的下方具一短尖頭,發育種鱗的腹面基部具3-5粒種子;種子近圓形,兩側有窄翅。
崖柏
2、崖柏屬,約6種,分布于北美和東亞,其中崖柏T.sutchuenensisFranch.和朝鮮崖柏T.koraiensisNakai2種,產我國四川與吉林南部。常綠喬木或灌木,生鱗葉的小枝排成平面,扁平。鱗葉二型,交叉對生,排成四列,兩側的葉成船形,中央之葉倒卵狀斜方形,基部不下延生長。雌雄同株,球花生于小枝頂端;雄球花具多數雄蕊,每雄蕊具4花藥;雌球花具3-5對交叉對生的珠鱗,僅下面的2-3對的腹面基部具1-2枚直生胚珠。球果矩圓形或長卵圓形,種鱗薄,革質,扁平,近頂端有突起的尖頭,僅下面2-3對種鱗各具1-2粒種子;種子扁平,兩側有翅。
崖柏上世紀90年代曾因數量稀少未被發現宣布為滅絕物種,21世紀初在重慶大巴山地區發現少量植株,屬于瀕危物種,禁止采伐。
特別提醒:所謂的太行山崖柏和植物學上的崖柏并非一物,太行崖柏實為園林綠化中常見的側柏?。?!
側柏
3、側柏屬,只有側柏(P.orientalis(L.)Franco)1種,產朝鮮和我國南北各省,現各地多栽培供觀賞,淮河以北及華北可選作造林樹種。側柏屬以前被歸并于Thuja屬內當為一個亞屬,但學者們多主張把它分出而成一個獨立屬,其不同處為小枝上的鱗葉密集,交互對生,扁平,兩面均綠色,球果的種鱗厚,通常4對,最上1對合生而不育,最下1對短小,不顯著,中間2對有種子;種子無翅,子葉2枚。
側柏特點:常綠喬木;生鱗葉的小枝直展或斜展,排成一平面,扁平,兩面同型。葉鱗形,二型,交叉對生,排成四列,基部下延生長,背面有腺點。雌雄同株,球花單生于小枝頂端;
側柏是柏樹盆景里面最常見也最多的品種,大多獲獎作品都為側柏。
翠柏
4、翠柏屬,為雌雄同株的常綠喬木;生鱗葉的小枝直展、扁平,排成一平面,兩面異形,下面的鱗葉微凹、有氣孔點。鱗葉二型,交叉對生,明顯成節,小枝上下兩面中央的鱗葉扁平,兩側的鱗葉對折,瓦覆于中央之葉的側邊及下部,背部有脊。該屬共有2種,臺灣翠柏(CalocedrusmacrolepisKurzvar.formosana(Florin)W.C.Cheng&L.K.Fu)和翠柏(原變種)(CalocedrusmacrolepisKurz.var.macrolepis),分布于北美及南亞,臺灣翠柏為我國原產。
柏木
5、柏木屬,該屬共有20種,分布于北美南部、亞洲東部、喜馬拉雅山區及地中海等溫帶及亞熱帶地區。該屬物種均屬常綠喬木(極少數是灌木)植物,葉鱗形,并在葉背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腺點;花為雌雄同株,具4-8對盾形珠鱗,部分珠鱗的基部著生5至多枚直立胚珠;花柱為尖塔狀或圓錐狀;果實為球果第二年夏初成熟。
***柏木
柏木屬中國有四種,***柏木(CupressustorulosaD.Don)、岷江柏木(CupressuschengianaS.Y.Hu)、巨柏(CupressusgiganteaW.C.Cheng&L.K.Fu)、柏木(CupressusfunebrisEndl.)。
巨柏
巨柏又名雅魯藏布江柏木(植物分類學報)為柏科柏木屬下的一個種。巨柏是1974年在***東部發現的一種特有植物,分布區狹窄。巨柏分布于雅魯藏布江朗縣至米林附近的沿江地段,甲格以西分布較多,在其支流尼洋河下游林芝以及波密(易貢)也有分布。海拔3000—3400米江邊之陽坡、谷地開闊的半陽坡及有石灰石露頭的階地陽坡之中下部,組成疏林,或在江邊成行生長。為中國珍稀特有樹種之一。
***柏木
***柏木,產于***東部及南部,生于石灰巖山地。喬木,高約20米;生鱗葉的枝不排成平面,圓柱形,末端的鱗葉枝細長,徑約1.2毫米,微下垂或下垂,排列較疏,二、三年生枝灰棕色,枝皮裂成塊狀薄片。鱗葉排列緊密,近斜方形,長1.2-1.5毫米,先端通常微鈍,背部平,中部有短腺槽。球果生于長約4毫米的短枝頂端,寬卵圓形或近球形,徑12-16毫米,熟后深灰褐色;種鱗5-6對,頂部五角形,有放射狀的條紋,中央具短尖頭或近平,能育種鱗有多數種子;種子兩側具窄翅。
岷江柏木
岷江柏木,岷江柏木(漸危種)常綠喬木,屬于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分布于四川岷江流域、甘肅白龍江流域海拔890至2900米的峽谷兩側或干旱河谷地帶。喬木,高達30米,胸徑1米;枝葉濃密,生鱗葉的小枝斜展,不下垂,不排成平面,末端鱗葉枝粗,徑1-1.5毫米,很少近2毫米,圓柱形。鱗葉斜方形,長約1毫米,交叉對生,排成整齊的四列,背部拱圓,無蠟粉,無明顯的縱脊和條槽,或背部微有條槽,腺點位于中部,明顯或不明顯。二年生枝帶紫褐色、灰紫褐色或紅褐色,三年生枝皮鱗狀剝落。成熟的球果近球形或略長,徑1.2-2厘米;種鱗4-5對,頂部平,不規則扁四邊形或五邊形,紅褐色或褐色,無白粉;種子多數,扁圓形或倒卵狀圓形,長3-4毫米,寬4-5毫米,兩側種翅較寬。
柏木
柏木,為中國特有樹種,分布很廣,產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西部、四川北部及西部大相嶺以東、貴州東部及中部、廣東北部、廣西北部、云南東南部及中部等省區;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2米;樹皮淡褐灰色,小枝細長下垂,綠色,較老的小枝圓柱形,暗褐紫色,雄球花橢圓形或卵圓形,球果圓球形,種子寬倒卵狀菱形或近圓形,熟時淡褐色,有光澤,花期3~5月,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垂直分布主要在海拔300~1000米之間。
紅檜
6、扁柏屬,6種,分布于北美、日本和我國臺灣,我國臺灣產紅檜(C.formosensisMatsum.)和臺灣扁柏(C.obtusavar.formosana(Hayata)Behd.)2種,常綠喬木;樹皮鱗片狀或有縱槽;小枝扁平;葉鱗片狀,交互對生,密覆小枝,側邊鱗葉對折,幼苗上的交互針狀;球花小,雌雄同株,單生枝頂;雄球花長橢圓形,有3-4對交互對生的雄蕊,每雄蕊有3-5花藥;雌球花球形,珠鱗3-6對,交互對生,每珠鱗內有直立的胚珠2顆,稀5顆;球果直立,當年成熟,有盾狀的種鱗3-6對,木質;種子有翅。本屬和Cupressus屬很相近,惟小枝扁平,果于當年成熟,且每一種鱗內有種子1-5(通常3)粒。
福建柏
7、福建柏屬,只有福建柏(F.hodginsiiHenryetThomas)1種,產越南及我國西南部、南部至東部,生長迅速,材質良好。常綠喬木;生鱗形葉的小枝扁平,三出羽狀分枝,排成一平面。鱗葉交叉對生,二型,小枝上下中央之葉緊貼,兩側之葉對折、瓦覆于中央之葉的邊緣,小枝下面中央之葉及兩側之葉的下(背)面有粉白色氣孔帶。雌雄同株,球花單生于小枝頂端;雌球花有6-8對交叉對生的珠鱗,每珠鱗的基部有2枚胚珠。球果翌年成熟,近球形;種鱗6-8對,熟時張開,木質,盾形,基部漸窄,頂部中央微凹,有一凸起的小尖頭,能育的種鱗各具2粒種子;種子卵形,具明顯的種臍,上部有兩個大小不等的薄翅;子葉2枚,發芽時出土。
圓柏
8、圓柏屬,約50種,分布于北半球,自北極圈附近至亞熱帶和熱帶高山地區,我國產15種,主產西北、西部和西南高山地區,少數種產東北、東部、中部和南部,適應性強,耐干旱與寒冷,另引入栽培的有2種。常綠喬木或灌木;幼樹之葉全為刺形,老樹之葉刺形或鱗形或二者兼有;刺形葉常3枚輪生,稀交互對生,基部下延,無關節,上面凹下,有氣孔帶;鱗葉交互對生,稀三葉輪生,菱形;球花雌雄異株或同株,單生短枝頂;雄球花長圓形或卵圓形;雌球花有4-8對交互對生的珠鱗,或3枚輪生的珠鱗;球果當年、翌年或三年成熟。
圓柏品種主要有大果圓柏、方枝柏、曲枝圓柏、祁連圓柏、塔柏、垂枝圓柏等。
檜樹
檜樹又叫圓柏,原產于中國,是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壽命可長達數百年。其嫩芽如同柏樹葉,是鱗狀,但隨著生長,葉片成為刺狀,如同刺柏或杉樹。檜樹木材耐腐蝕,有芳香,細致,可***工藝品;其枝葉可以提取揮發油;也適合作為綠化樹。在四川劍閣張飛廟附近有大片幾百年樹齡的檜樹,當地人認為其似松又似柏,稱為“張飛柏”。也被稱為“蜀柏木”。
龍柏
檜樹變種龍柏(Sabinachinensis(L.)Ant.cv.Kaizuca)樹型扭曲,幼樹如同綠色火苗,葉也不再變成刺狀,但如果用種子繁殖,很快就變回普通檜樹摸樣。在大連火車站前有一片幾十年樹齡的龍柏,如同一片綠色野火,非常適合欣賞。
以上就是中國柏科的分類和分布特征,關于側柏屬的分類還有部分不同意見,這有待***人士研究。而現在炒的火熱的崖柏其實是側柏,只不過是在山崖上生長,因此,叫崖柏,但是和植物學分類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希望廣大盆友能夠了解。
2017-8-21花木君整理
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