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地處西北黃土高原,又瀕臨氣勢洶洶的黃河,養(yǎng)成人們雄渾豪邁、縱橫馳騁的個性;加之接近邊疆,又是民族雜居的地方,歷史上戰(zhàn)亂頻仍,干戈迭起,這就養(yǎng)成了人們崇尚武藝,抗暴自衛(wèi)的精神。這種氣質(zhì)必然反映到文化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
甘肅秦腔既有自己的特色,也同陜西秦腔有血肉聯(lián)系,互為借鑒,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歷史上陜甘是一家,尤其陜西西府于甘肅比較接近,秦腔上的交流更為密切。甘肅秦腔班社內(nèi),主要是甘肅演員,但也有陜西演員。過去甘肅人煙稀少,民風(fēng)敦厚,地域遼闊,交通不便。不少陜西藝人投入甘肅班社,天長日久,各方面都覺得不錯,也就在此安家落戶了。
甘肅秦腔的表演風(fēng)格,具有甘肅人民的精神氣質(zhì),表演藝術(shù)家大都愛好或者崇尚武術(shù)。所以甘肅秦腔表演藝術(shù)的基礎(chǔ)中,有很大的武術(shù)成分,而且是蘭州派的武術(shù)。有些著名演員就是杰出的武術(shù)家。在甘肅秦腔表演藝術(shù)的基礎(chǔ)中,既有戲曲的基本功,又有武術(shù)的基本功,由此形成了高古、展拓、挺拔、矯健的氣勢。這就是藝術(shù)同地方的血緣關(guān)系。
凡是有出息的演員,都不是固步自封的。實踐水平越高,鑒賞水平越高。陜西來的好演員,一眼就會看到甘肅秦腔的長處,無不傾心學(xué)習(xí)。實際上,甘肅秦腔的有些代表人物,仍然是陜西人,只是他把陜甘之長融為一體,形成了具有甘肅秦腔濃郁氣息的風(fēng)貌,十二紅(真名李奪山)。是最早的代表人物。他是陜西人,早年到甘肅,自己成班領(lǐng)戲,溶陜甘秦腔為一爐。演須生,武藝高強,功夫硬扎,身架好極了。以工架戲最為見長,如《潞安州》、《出棠邑》、《金沙灘》、《高平關(guān)》、《賣華山》、《王魁盤城》等。后來者:麻子紅(真名郗德育)、耿忠義、無不以他的馬首是瞻。可惜他死的太早了,未能充分地發(fā)揮聰明才智和教導(dǎo)后人。麻子紅也是陜西人,年輕時到甘肅,曾先后向十二紅和武威的富貴子投師領(lǐng)教,又依據(jù)自己不斷提高的審美觀念,博采眾長,融會貫通,而自成一家。耿忠義是甘肅人,也虔誠地向山西名家求教,沿著自己的道路磨礪奮進,自成一派。他們兩位表演大師,后來成為甘肅秦腔的兩面大旗,一直飄揚在黃河之濱。
甘肅秦腔大都以須生,花臉挑班。因為它的劇目,絕大多數(shù)以歷史政治題材為主,取材于《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封神榜》、《水滸》、《七俠五義》、《西游記》、《今古奇觀》以及明清筆記小說等。這些題材中的主人公,大都是封建社會的帝王將相、英雄豪俠、自然以男性為中心,而且大部分都是中年人,所以側(cè)重于男角們,以須生、花臉為主。蘭州的文化秦劇社。就是近代甘肅秦腔的大本營。它擁有的劇目,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如《八義圖》(以趙盾為主角)、《五花馬》(即《亞仙刺目》)、《大雪山》、《群仙陣》、《碧游宮》、《破方臘》、《五岳圖》、《富貴圖》、《古玉杯》(即《一捧雪》)、《太湖城》、《宇宙鋒》、《馬芳困城》、《四大夫伐齊》、《虎囊彈》、《火花白雀寺》、《精忠傳》、《鍘八王》、《木樾劍》(即左伯桃與養(yǎng)角哀的故事》、《花田錯》、《北邙(mang)山》、《轅門進酒》、《小別母》、《吳三桂拆書》、《全家福》、《斬侯英》、《皇姑打朝》、《蛟龍駒》、《春秋配》、《殺馬房》、《斧劈老君堂》、《黃花山》、《搜茶車》、《鴻門宴》、《反大同》、《貍貓換太子》、《潞安.州》、《六部大審》、《黃金臺》、《炮烙柱》、《斬繼盛》、《獅子樓》、《血詔帶》、《游西湖》、《蜜蜂計》、《宮門掛帶》(即《十道本》)、《芳草園》、《火焰駒》、《借趙云》、《麒麟山》、《臨潼山》、《廣武山》、《大報仇》、《出棠邑》、《賣華山》、《高平關(guān)》、《王魁盤城》、《金沙灘》、《法門寺》、《乾坤鞘》、《穆柯寨》等等、從這些劇目中,就可以看出生凈的重要性。
甘肅秦腔在表演上側(cè)重身段、架勢、神氣,這也是創(chuàng)造藝術(shù)形象的主要手段。通過身段、架勢、神氣,形成雕塑感很強的形象,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蘭州觀眾看戲總是要求看“架架兒”,所謂“架架兒”,就是雕塑感很強的定型姿勢。一出戲里,沒有好的身段和幾個雕塑形象,觀眾是不批準(zhǔn)的。正是由于這樣,在表演上主要講究一個泰字,泰字者,偉大的意思也。沒有大氣磅礴、頂天立地的內(nèi)在修養(yǎng);沒有莊嚴肅穆、穩(wěn)如泰山的外在工架,是表現(xiàn)不出這個泰字的。舉凡投足動手、亮相扎勢、無不講究高大、雄威、展拓、干散、美的。每一出戲,都有一個獨特的形象和一套特殊的雕塑,每個動作都如銀鉤鐵劃、凌厲剛健,落筆有神,氣勢森然。他們是嚴格從自我出發(fā),本本分分,老老實實,昂首闊步,目不斜視。即使演曹操,賈似道這樣的奸相,也是道貌岸然,氣象巍峨。不丑化自己,不自己嘲弄自己。非常自信,并不以為有什么不然,儼然是威震朝堂的大丞相。就像他們臺詞中所描繪的:“兩朵宮花傾侵日月,一雙袍袖壓乾坤。”至于正面人物,如聞仲、黃飛虎、項羽、馬芳、程咬金、艾謙、張飛、孫武、田單、趙盾、吳承恩、孫臏等,那就不用說了。甘肅秦腔的表演藝術(shù),重在寫意,寥寥幾筆,就勾勒出大忠大奸的氣貌。它有一種明顯的古代遺風(fēng)。在創(chuàng)作***上,樸實、執(zhí)著,不計工拙,不弄纖巧,追求自然大方,落地天成,展現(xiàn)了古拙,厚實的品格,使人看過之后,念念不忘,銘刻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