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古代的太監和宮女,和皇帝一起住在宮廷里面,生活是不是也因此會不同呢?
實際上這個問題,不只是現在的我們,對于當時的普通老百姓來說,也一樣充滿了神秘。
為什么說神秘呢?
從下面這首詩里,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宮詞寂寂花時閉院門,
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
鸚鵡前頭不敢言。
這是唐朝詩人朱慶余的一首詩,描寫的是一片大好春光里,兩個宮女站在深宮的長廊下,卻覺得百般寂寞無聊。想和對方吐露一下心聲吧,又怕被人聽了去,給自己帶來禍事。
怎么辦呢?只好欲說還休,互相誰也不做聲。
由此也可以看出,正是因為這種諱莫如深,宮女與宮女之間都不敢亂說,宮廷以外的人,尤其是普通老百姓想要了解,當然是難上加難了。
可人性就是這樣,對自己想要了解的事,越是了解不到就越覺得神秘,越覺得神秘就越想去了解。于是,關于太監、宮女的各種傳言,就開始在民間流傳開來。比如說,把太監和宮女結伴叫做對食,把宮女和宮女結伴叫做磨鏡。
實際上,真有這樣的事嗎?對食到底指的是什么?
在真實的歷史上,其實還真有這樣的事,只不過最初的時候,指的是宮女和宮女之間。比如在《漢書》中,就明確記載“房與宮對食”,說的就是一個叫道房的宮女,與一個叫曹宮的宮女,兩個人一起對食。
不過到了后來,對食這個詞就有了一些變化。比如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有一個叫羅履先的人,寫了一首詩,其中就有這樣兩句:
莫怪宮人夸對食,
尚衣多半狀元郎。
詩中所說的尚衣,指的就是跟在南漢皇帝劉?身邊,隨時侍奉的太監。由此可見,在當時對食這個詞,就已經被用在太監和宮女之間了。
聊到這里,或許有朋友就越發好奇,對食到底指的是什么?
其實對食,就是相對而食,也就是坐在一起吃飯的意思。只不過在古代的宮廷里面,宮女和太監進宮時,一般年紀都很小,而且太監還得凈身。
人性往往就是這樣,越是缺失就越是向往。
太監和宮女待在深宮后院里,沒有體驗過人間夫妻的生活,就難免會心生向往。同時,也是為了讓自己寂寞無聊的日子,有一份羈絆和依靠,再多一些色彩,于是便結成一對,像日常夫妻一樣共同生活。
說白了,無非就是想從彼此身上,獲得一種情感方面的慰藉。
一般情況而言,太監和宮女這種關系,是同食而不同床的。至于兩者會不會發生些什么?民間野史里倒有很多猜測,其實也不過是聊勝于無。
由此可見,古代的宮廷生活,并不是我們想象的樣子。起碼對于太監和宮女,就比較沒有人性。
本文為“索彥聊詩詞”原創,歡迎關注、點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