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委員在井岡山上被開除黨籍一事很多人都知道,但那位遵照湖南省委轉發臨時中央的指示,上井岡山宣布這一決議的熱血青年——周魯,他后來的去向和結局就鮮為人知了。
右起:***、朱德、周恩來和王稼祥
1928年3月上旬,井岡山上來了一位重要“客人”,他就是年僅22歲的湘南特委軍事部長周魯,此時,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湖南省委特派員!他上井岡山的目的就是,作為湖南省委的特派員,來宣布上海臨時中央政治局的決議:開除秋收起義領導人***的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實際上,這個決議是在半年之前就已經做出,1927年11月9日,以瞿秋白為負責人的臨時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對全國各地的暴動失敗,追究負責人的責任,而秋收起義是毛委員一手組織、策劃和領導的,起義失敗了,自然是要追究毛委員的領導責任的。況且,毛委員拒絕執行臨時中央取瀏陽直攻長沙縣命令,而是把隊伍拉上了井岡山,去占山為王,當“山大王”去了。但當時對毛委員的處分是開除他的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并非是開除黨籍。臨時中央的這個決議,經過信件的方式送往湖南省委,由湖南省委負責落實。而湖南省委也通知湘南特委,令其選派一勇敢而“明白”的同志赴井岡山,宣布這一決定。這反復一折騰,時間就過去了近半年之久。
毛主席與林彪
1928年3月初,湘南特委經過慎重考慮,選擇了22歲的軍事部長周魯作為省委特派員去井岡山擔當此次重任。于是,便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周魯年輕氣盛,肩負重任,他一到井岡山,就宣布他代表湖南省委,宣布中央對毛委員的處分決定。然而戲劇性的一幕是,周魯不知是記錯了還是理解誤差,他竟然當眾宣布開除毛委員的黨籍!事后有人問他,開除政治局候補委員是不是就是開除黨籍,周魯回答說:“我的理解就是這樣的。”不僅如此,周魯還開除了毛委員的湖南省委委員兼前敵委員會書記職務,取消前委,建立師委,指派何婷穎人黨代表,***任師長。這讓毛委員既難過有氣憤。黨的創始人之一的毛委員,此時卻成了無黨派人士,用毛委員自己的話說,他在那段時間成了一位民主人士。盡管周魯宣布處分決議后,井岡山上的紅軍指戰員們都不服氣,群情激憤,有人當面就跟周魯吵了起來,但毛委員冷靜下來之后,還是勸大家保持克制,服從中央的決議。毛委員的組織觀念強,他認為周魯是特派員,是代表中央的,自己應該無條件服從周魯的所有決定。就這樣,只是湖南省委委員的周魯,卻宣布開除了身為政治局候補委員的***的黨籍。
毛委員與3名警衛員合影
周魯不僅如此,還宣布解散前委,將井岡山上的紅軍整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任命何挺穎為黨代表,毛委員為師長。這是毛主席一生唯一的一次出任軍事主官。所以朱老總率部到井岡山與毛委員會師時,毛委員是以師長的身份去和朱老總會面的,當天他破天荒的背上駁殼槍,帶著一名警衛員去見朱老總,毛委員自嘲地說:“背上駁殼槍,師長見軍長。”這也是毛主席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背槍,但會見結束后,毛委員就將那支駁殼槍給了警衛員,此后再沒有背過槍。周魯還宣布湖南省委的決議,命令紅農革命軍下井岡山去湘南參加暴動,盡管毛委員反復陳述下山后危險性,分析革命軍下山后的利弊,但周魯不聽,強令毛委員率部下山,去支援湘南暴動。毛委員無奈,只得與何挺穎一起,率領革命軍下山。但到了酃縣后,毛委員借故整訓部隊,就停止前行,沒有執行當時湖南省委的決定,因為敵強我弱嘛,沒有必要去自投羅網。
井岡山朱毛會師
周魯此時在毛委員的反復陳述利弊下,沒有再強求井岡山革命軍進軍湘南,他離開部隊,帶領幾個人去了永興,因為湘南工農兵大會在永興召開,湘南特委書記陳佑魁也在永興,所以周魯在此時離開毛委員和革命軍,前往永興參加工農兵大會,順便向特委書記陳佑魁匯報工作。后特委機關遷往郴州,周魯也隨特委前往郴州。
長征到延安后,部分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同志合影
1928年4月,湘南特委隨陳毅率領的湘南各縣工農革命軍撤往資興,準備由資興轉道安仁,再經酃縣上井岡山,與毛委員率領的井岡山工農革命軍會師。9日,湘南工農革命軍在資興彭公廟召開軍隊與地方負責人聯席會議,會上大家一致決定撤向井岡山與毛委員會師,但周魯、湖南省委巡視員席克思、新任湘南特委書記楊福濤三個人堅決反對,他們認為上井岡山是臨陣脫逃,是逃卻主義,是去當山大王,是不革命的行為。這次會議爭論得很厲害,陳老總在解放后還多次回憶。但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因此他們三人反對無效,部隊做出了向井岡山進發,與毛委員會師的決議。周、楊、席三人無奈,就在半夜偷偷地脫離部隊,楊福濤、席克思和周魯率領特委機關幾十個人,悄悄地離開大部隊,往衡陽方向走去。走了大約三四天左右,在安仁龍海塘附近,遭到地方民團胡子良部伏擊,周魯舉起一把馬牌擼子親自帶頭沖鋒,在激戰中他身中數彈而壯烈犧牲。特委機關幾十人包括陳佑魁、席克思等都戰死。
何挺穎
周魯下了井岡山后的行蹤和結局就是如此,并非是下落不明,他是英勇戰死。但叫人唏噓的是,周魯連個烈士都不是,他犧牲時年僅22歲,既沒有結婚也沒有后代。在革命戰爭年代,向周魯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大多數是沒有結局,下落不明。
延安時期的毛主席與朱老總
毛主席多年后依然對周魯印象深刻,他在建國后多次提起周魯,但主席并不是耿耿于懷于他被開除黨籍的事,他只是感嘆當時在井岡山上沒有招待周魯吃一頓像樣的飯。主席說:“我們那時候爭論得很厲害,但都是為了工作,為了革命,沒摻雜個人意見,更沒有任何個人恩怨。我現在很后悔,后悔當時沒有好好的同他吃一頓飯。”但是,又有幾人具有毛主席那樣高的戰略眼光和那么遠的深謀遠慮呢?站在周魯的角度看,他的所作所為沒問題。主席后來也說:“開除我黨籍的事,不怪周魯,他也是奉命行事嘛!”其實,在革命早期,別說是只有一面之緣的周魯了,即便是與毛主席朝夕相處的一些革命戰友和手下軍事將領,也有很多人反對過毛主席,如周恩來、朱老總、劉伯承、陳毅、項英、凱豐等老革命家,也有林彪等軍事將領。中國革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毛主席是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前進的道路。但在當時的形勢下,幾乎沒有人能看明白,所以那時候開會,毛主席屢屢是少數派,但實踐證明,真理往往就掌握在少數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