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麻豆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国产 高清 在线-国产 日韩 欧美 亚洲-国产 日韩 欧美 综合-日日夜夜免费精品视频-日日夜夜噜

拖泥帶水造句(雕梁畫棟造句)

  • 生活
  • 2023-04-21 12:26

筆苑自用學習研究的實體書籍

“筆桿子”談寫作系列文章共109篇。

這些文章是“筆苑”從諸多文章高手和文字巨匠的100余本公文寫作類實體書籍,以及各級“筆桿子”幾百篇公文寫作教學和體悟文章中認真挑選,精心甄別,嚴格把關而成,歷經3年,形成了《“筆桿子”談寫作文章匯編》(一)(二)兩本實體書籍。

這兩本書籍向文友展示后,得到廣泛關注。10000余位文友委托“筆苑”打印裝訂學習,一些文友還將其送領導、贈同事,共同學習研究,得到了全國人大、中組部、教育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省市級文字工作者的充分認可和一致好評,特別是中央某部研究室原主任雄文老師還作出了“這本書集大成,你做了一件好事”的高度評價,這也是對“筆苑”辛苦整理的最大褒獎!

這兩本書籍,已經成為文友日常文字工作的“參考書”“案頭書”“紅皮書”。

為了便于文友學習,“筆苑”現將這兩本書籍中的文章,陸續進行共享,以饗讀者。今天共享第18期。

和工人同志們談寫作

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老舍

第一章不怕,不慌

先說“不怕”。有的人學習寫稿子,拿起筆來就害了怕。他以為寫稿子一向是文人的事,所以寫起來必須多轉文,多要筆調;要是光寫大白話,一定教人家看不起。于是,他就皺起眉來,本來要寫“今天天氣很好”,卻怕不夠味兒;想來想去,寫成了“滿心興奮的我,覺得今天天氣是偉大無比的”;反倒不像話了。

沉住了氣,不要怕,寫大白話就好。大白話是咱們嘴里的活語言呵!學習別人的作品是有好處的,但不要專從別人的文章里去搜集漂亮的字眼,硬來裝飾自己的文字。那樣,一不留神,反倒弄得詞不達意了。我們都會說話,就讓我們說自己的話吧。說得明白正確,比亂用一些修詞好的多;說得簡單有力,比說得羅嗦累贅好的多。簡單明確的文學是好文學,亂用修詞的文字不是好文學。不要怕自己掌握的詞匯少,寫出來的字句不文雅,就放下筆不寫。我們要自信能用自己的話,明白清楚地寫出文章來。真話、明白話,比什么都好。不必要的形容,不但不能教文字美麗,反倒破壞了文學的簡單樸實。我們說,“我們熱愛偉大的祖國”,因為我們的確熱愛祖國,我們的祖國也的確是偉大。假若我們說,“我們熱愛偉大的蘋果”,就不大對頭了。亂用字是個毛病。我們的竅門是要憑我們自己的言語,寫出干干凈凈的好文章來。

現在說“不慌”。寫下來的大白話跟嘴里的大白話不能完全一樣。我們說話的時候,可以隨時地補充、改正、重復,所以雖然說得不完全聯貫、順當、干脆,可是也能對付著把事情說明白了。寫文章可沒有這樣的便利。寫下來的話必須順當、干脆、貫通一氣。因此,我們寫稿子千萬不要慌。我們必須要先好好地想一想。想一想要寫什么,和怎樣寫。比如說,我們要寫一篇東西,報道在“五反”運動之后,工人們怎樣積極地搞生產。我們就不必多寫“五反”運動里的經過情形;那些情形已是人所共知的,不必再說一遍;我們主要地是報告今天怎么搞生產。這樣,我們就可以三言兩語地介紹一下,像:“五反運動結束了,我們的廠里有了新氣象,”即可轉入正文,不拖泥帶水。

這樣決定好,我們還要想是借著一個積極分子的模范事跡說明搞生產的熱情呢?還是把全廠所有的新氣象全說出來呢?我們必須先有個決定。有了決定,才能布置這篇報道的全局。要不然,就會東一句西一句地隨便扯,不能成為好文章。盡管我們要只寫二三千字,也須先寫出個提綱,安排好頭一段說什么,第二段說什么……。有了提綱,心里有了底,寫起來就能順理成章;先麻煩點,后來可省事。

按照提綱要寫第一段了,還是別慌。先要想想這一段都說什么,把要說的都在心中盤算過,然后再動筆。練習寫稿子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有了上句,沒有下句。那是因為想一句就寫一句,不曉得盤算全段兒。想起一句說一句不是好辦法,那很容易寫得前言不搭后語,勉強湊成一篇也會是胡涂文章。

盤算好了一段,就按著我們自己的語言寫下來。我們首要的任務是把這一段話寫得清楚明白,既不東一句西一句那么隨便扯,又不繞著彎子去找我們自己不完全了解的字眼。呵,我們要是能用自己的話寫出一段清順的文字來,那真夠快活的!

第二章多改多念

文章必須修改,誰也不能一下子就寫成一大篇,又快又好。怎么修改呢?我們應當先把不必要的話,不必要的字,狠狠地測去,像農人鋤草那樣。不要心疼一句好句子,或一個漂亮字,假若那一句那一字在全段全句中并不起什么好的作用。文章正像一個活東西,全體都勻稱調諧就美,孤零仃的只有一處美,可是跟全體不調諧,就不美。比方說,一個人長得并不俊,服裝也不整齊,可是戴了一頂極漂亮的帽子,那能教他變成美人嗎?不能!文章也是這樣。“憤怒的葡萄”呵,“潺潺的流水”呵,單看起來也許不錯,要是放錯了地方就不中用;刪去它,別心疼!若是整段可有可無,整段就都可以刪去。文章必須簡練經濟,不要以多為勝。一句話說到家,比十句八句還更頂事。不著邊際的話一概要刪去。

這樣“鋤”一兩遍,看一看全篇已經都聯貫清楚了,再細細修改字句。首先,要把不現成的字,換上現成的字,把不近情理的字,換上近情理的字。比方說,我們的小貓在屋中撒了一泡尿,我們便寫“這使我異常憤怒”,便似乎不大近情理;不如說“我有點生氣”。一個愛潔凈的人是可能因小貓這個舉動生氣的,可不見得就“異常憤怒”。反之,我們聽到美帝國主義的飛機濫炸平壤,而只“生了一點氣”,并不“憤怒”,就不近情理。要打算教文章帶感情,能感動人,我們必須揣摩我們的話語近不近情理。

文章通體都順當了,我們須再加工,起碼教重要的句子有力量,帶感情。

由心里說出的真情實話必定有力量。文字的力量來自我們的思想與感情,不來自從字典辭源找來的字匯詞匯。我們的思想好,感情厚,我們就一定能教普通的話變成很有力量的話。在我們和人爭辯的時候,我們不是也說普通話么?可是往往很帶感情。寫文章也能夠這樣。我們要相信自己,確是能用大白話說得一針見血,我們就敢放膽地下筆了。我們寫稿子要有斗爭地主、奸商,或貪污分子那樣的勇氣,一句話把對方說得低下頭去。我們會說這樣的話嗎?會!好,為什么不把這樣的話放在文章里呢?心里的真話——有思想有感情的話——是文藝作品的話。

為多修改就須多念自己的文章。這里所說的“念”是朗讀的意思。文字寫在了紙上,我們不容易知道它們的聲音好不好,音節好不好,用字現成不現成。非出著聲兒念不可。嘴里念,耳朵聽,我們會立刻聽出文字的毛病來:有的句子太長了,應當改短;有的句子念著繞嘴,必是音節或字眼安排得不對勁,要設法調換修正;有的句子意思好,可是念起來不嘹亮,不干脆,聽著不起勁,這必是句子的結構還欠妥當,或某幾個字不大現成,應當再加工。一個好句子念起來嘴舒服,耳朵舒服,心里也舒服。我們拉胡琴必須先定定弦。我們朗讀文章,正好像拉拉胡琴,試試弦,聲音不對就馬上調整。

念給自己聽是個好辦法,可還不如念給別人聽。別人的耳朵有時候比咱自己的更可靠。特別是詩和話劇,一個字用的不好不對,聽者馬上就會感到別扭。我們必須要求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先能教別人聽得明白,然后更進一步教別人聽了挺過癮。可千萬別把自己的文章藏在口袋里,不敢念給朋友們聽;也別怕朋友們聽了提意見。說到歸齊,文章是寫給別人看的聽的呵!

我們還要多念別人的作品,這里的“念”是閱讀的意思。光自己寫,而不多念別人的作品,不容易進步。頂好是寫和讀并進;自己常常練習寫作,也不斷地閱讀好作品。自己老不寫,就不能充分得到閱讀作品的好處;光自己寫而不閱讀作品,就不能吸收經驗,豐富自己。作品是寫作經驗最具體的表現。我們從一篇作品里,可以看出作家怎樣運用文字語言,怎樣描寫風景,刻畫人物,怎樣布置全局,怎樣安排各處的情節。這些,都是我們應當細心體會的。這樣學習了一篇作品,我們就會明白:原來一篇好作品是一個藝術品,處處都是事前布置好了的,所以那么有層次,有發展,有起有落,有頭有尾,不是隨便一寫,顧前不顧后,或這兒太多,那兒太少,一疙瘩一塊的。

怎么去寫一件事,應該由作者自己決定——怎么寫的最經濟,最有效果。

這就是說,我們不必去摹仿別人。我們念別人的作品是為豐富自己的經驗,而不是為照貓畫虎地去套別人的套子。這一點很要緊。比如說,念了別人的作品,我們看明白人家能用三言五語刻畫出一個人物,好,我們便應當學這個***,也設法去用三言五語描畫出個人物,可不是人家的人物姓王,咱們自己的人物也得姓王,人家的人物愛唱戲,咱們的也得愛唱戲。我們要從別人的作品中學來寫作的***,而后運用這***去自己創作,若是照著葫蘆畫瓢,人家怎么寫我也怎么寫就不對了。況且,即使一部好作品,其中也難免有薄弱的地方。有的作家很會刻畫人物,而不會安排情節,有的很會描寫風景,而文字不大利落。在我們念作品的時候,須“睜開眼睛”,看到好處,也看到壞處,從而學那優點,不學那缺點。要不然,把別人的缺點都學來,就越學越壞了。

第三章怎樣運用口語

在第一段里,咱們說過,大白話是咱們嘴里的活言語。大白話就是口語。用口語寫出來的東西容易生動活潑,因為它是活言語。活言語必然念起來順口,聽起來好懂,使人感到親切有味。

讓咱們還先從用字用詞上說起吧。

(一)要現成。作文章應當用現成的字和詞,在前面已經略略交代過。現在,不妨再說一說,因為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您看,我時常遇到這樣的事:某同志已在工廠或部隊生活過好幾年,很想寫出他所熟習的生活,可是寫不出來,據他們自己說,是因為缺乏字匯詞匯。有的同志還給我來過信,問缺乏字匯詞匯怎么辦。這使我很納悶。難道在工廠或部隊生活過好久,就不知道各種機器和各種武器的名稱嗎?就不知道工廠里部隊里的日常用語嗎?“迫擊炮”就是“迫擊炮”,并沒有別的詞匯可以代替呵。“計件工資”就是“計件工資”,也沒有別的詞匯可以代替呵。再說,既在工廠或部隊里生活,每天都要勞動,辦許多事情,難道不說話嗎?至少,大家也得跟別人一樣,有吃喝起居等等事情吧!那么,“吃飯”就是“吃飯”,難道因為作文章就須改為“進饌”么?

我看哪,這是犯了咱們在第一段說過的毛病,就是他們總以為一拿筆寫文章就得放下日常生活的言語,而另換上一套。這個想法不正確。您看,作家們不是時常下廠下部隊去學習工人和戰士的語言嗎?假若工人和戰士沒有豐富的言語,作家們干什么去向他們討教呢?毛病呵大概是在這兒——有的工人和戰士有點輕看自己的語言。的確,一位工人或戰士說不上來一位教授的話,可是工人或戰士一時并不會去描寫一位教授的生活。況且,一位大學教授也并不對學生們說:“上課矣,爾輩其靜聽予言!”同志們,文字越現成越有力量,不要考慮什么文雅不文雅。“小三兒把衣裳弄臟了”比“小三兒將衣裳玷污了”要有勁的多。“汗流如漿”遠不及“汗珠兒掉在地上裂八瓣”那么生動深刻。躲著生活中現成的詞匯不用,而另換一套,是勞而無功的。

(二)要選擇。看了上邊的一段話,我們就知道寫文章須用現成的字與詞。可是,這并不是說,凡是現成的字與詞都可以拍拍腦袋算一個。我們須細心地選擇一下,看哪個最合適。

比如說,“上學”和“入學”兩個詞本來是差不多的,可是它們并不完全一樣,我們就不好隨便地用。“小三兒上學去”是說小三兒到學校去;“小三兒入了學”是說他考中了,入了學校。這樣,一個“上”字和一個“入”字就不能亂用;一亂用,意思就不明確了。再比如說,“行”跟“走”本是一個意思,可是我們不說“我行到東安市場”;在這里,“走”字現成。趕到我們說“行軍”的時候,又必說“行”,不說“走”;“行軍”現成,“走軍”不像話。現成不現成就是通大路不通大路,大家都那么說就現成;只有我們自己那么說就不現成,我們應當留點心。

再看,“作”“干”“搞”三個字不都是一樣的么?可是,我們要先選擇一下,看看哪個最合適。在“他作事很認真”這一句里,“作”字最恰當。我們不能說“他干事很認真”,或“搞事很認真”。在“你要好好地干”里,“干”就比“作”和“搞”都更有勁。“他把事情搞垮了”,“搞”又比“作”和“干”都更恰當。

這么一看,我們就可以看明白:那些發愁字匯詞匯不夠用的同志們也許并不缺乏字匯詞匯,而是不會選擇與調動自己知道的字眼兒。用現成的字眼兒作文章,必須注意怎么選擇,怎么調動。這就是說,我們須給我們平時用的語言加點工。平時,我們用錯一兩個字,也許沒有太大的關系,寫文章可不許用錯一個字。用錯一個字,話就不明確,成了胡涂文章。我們學習寫作,先別光發愁字眼兒不夠用,到處去找什么“潺潺”呵,“熊熊”呵,“漣漪”呵,有了這些半死不活的詞匯并不能教咱們寫出好文章;沒有它們,我們還是能寫出好文章來。最要緊的是把咱們知道的字眼都用得恰當合適。作文所以是費腦筋的事,就在這里——寫在紙上的字要個個明確,個個合適,我們要想了再想,不許馬馬虎虎。為了“作”“干”“搞”這類人人知道的字也要用腦筋細想細選。這就叫作“推敲”。有一個古人作了一句詩:“僧推月下門。”后來一想,“推”字不如“敲”字好,因為“推”字的動作太“瘟”,不如“敲”字的動作既有動作,又能出聲兒。您看,同是現成的字,有響聲的就比啞叭字好得多。當然,推門也可能出聲兒,可是推門的聲兒不像敲門的聲那么響亮,那么好聽。我們作文或作詩,也得下些“推敲”的工夫。想了再想,一點也不隨便。這是我們必須下的一番工夫。不下這番工夫,而只想大筆一揮就能寫出一篇好文章,沒有那回事。我們作文既不要先害怕,也別著急。作什么也是一樣,都是功到自然成。

(三)新字新詞。照著前邊所說的,我們是不是應當吸收新的詞匯呢?一定要吸收。“抗美援朝”,“愛國衛生運動”,都是幾年前所沒有的,而現在已成為盡人皆知的,我們怎能不用呢。它們已經成為大家口頭上的,而且沒有別的詞匯可以代替它們,它們也就都現成。

可是要當心,要用一個新的詞匯,必須先十分明白了它,千萬別似懂不懂就亂用。“檢查”是“檢查”,“檢討”是“檢討”,不能隨便將就。自己不明白一個字一個詞,就趕緊去向別人討教,千萬別不懂假充懂,那最誤事!

說到這兒,我又想起那些發愁詞匯缺乏的同志們。我看哪,他們心中也許有許多詞匯,可是一到用的時候就抓了瞎,到底這個詞怎么講呢?不用它吧,不行;用吧,心里沒底!所以他們發了愁。假若他們平日有“不明白就問”的習慣,他們一定用不著這樣發愁。把平日口頭上說的詞匯都重新檢查一下,看看到底真明白了多少,也許是個好辦法。不明白的趕緊去問。我們要運用口語,就不能不用口頭上的新名詞,要用它們就須先明白它們。不這么辦,我們不易豐富自己的語言。

以上是由用字用詞上講怎么運用口語。以下另說兩件事:(一)應否用土話。口語里有許多土話;土話在一個地方現成,在另一個地方就不現成,或甚至完全不懂,所以我們用土話的時候得考慮一下。我們頂好用普通話寫文章,少用或不用土話。我們全國都正在進行推廣普通話的運動,所以我們寫文章也該用普通話。這是我們的一個政治任務。不會說普通話怎辦呢?只有一個辦法——學。

(四)造句。從造句上說,我們也要遵照口語的句法。一般的說,中國話在口頭上是簡單干脆的,不多用老長老長的句子。我們往往愛犯造長句的毛病,不但念起來不自然,不悅耳,不易懂,而且有把自己也繞胡涂了的危險——自己已繞胡涂,讀者就更胡涂了。按照我的經驗,我總是先把一句話的意思想全,要是按照這點意思去造句呢,我也許需要一句很長很長的話;于是,我就用口語的句法重新去想,看看用口頭上的話能不能說出那點意思,和口頭上的話怎樣說出那點意思。我往往把一個長句子分成好幾個短句來說,既能把意思說明白,而且說得很自然,挺帶勁,不拖泥帶水。用這個***造句,寫出來的一篇東西雖不能完全是口語,可是大致都能接近口語了。思想盡管深,能用普通的句法說出來,思想就變成誰都能明白的事兒了。

第四章寫透一件事

關于這一項,分三段來說吧:

(一)寫自己真知道的事,不寫自己不十分知道的事。一個學生不寫學生的生活,而在報紙上找些婚姻法宣傳資料去寫,一定寫不出什么名堂來。寫東西非有生活不可。不管文字多么好,技巧多么高,也寫不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們是工人,就寫工人的生活。

這樣,寫作范圍不就太小了么?只要寫得深刻,范圍小點沒有什么關系。一位偉大的作家的確能夠寫出許多不同的人物,好多不同的事情,可是咱們現在的目的是先寫好一件事,還不能希望馬上成為偉大的作家。咱們今天若能好好地寫出一篇反映真實的報道,誠誠實實地宣傳咱們廠里新找到的竅門,從而傳布到全國,推行到全國,咱們的功勞可就真不小!咱們若能就著咱們所知道的一件事,寫成個獨幕劇,使全廠的或幾個廠子的同志們看了戲,都受到感動,增加了生產,咱們也就立了功。不怕寫的少,就怕寫不好。寫出十幾句話的一首好歌子,風行全國,到處起很大的鼓舞作用,功勞也不小呵!

(二)抱定一個題目寫,不要一會兒一換。初學寫作的人往往有這個困難:很高興地看中了一件事,打算用它寫成一篇小說或戲劇。可是,及至一動筆,才寫了幾句就寫不下去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這有許多不同的原因,其中最常遇見的一個是我們只看見了事情的表面,而沒有看見它的根兒,所以寫了幾句就擱下筆,怪掃興的。我們不應當這么容易動搖,而應當深入地去挖那件事的根兒,養成我們對事事物物要刨根問底的習慣。我們的責任就是遇見事必去刨根問底。假如我們老滿足于事情的表面,看見一件熱鬧的事,不求甚解,動筆就寫,寫不出就掃興,一來二去我們就丟了信心,不想再拿筆了。反之,我們若是抱定刨根問底的態度,我們就會慢慢地體會出來,不管事情多么熱鬧或多么簡單,不過都是表面的現象。趕到咱們挖到事情的根兒上,熱鬧的事也許原來很簡單,簡單的事兒也許并不那么簡單。事情的根兒就是問題所在。

找到問題,咱們心里可就透亮多了。呵,原來這件熱鬧的事并沒有什么了不起,問題很簡單哪;原來那件簡單的事倒并不應當輕視,問題不小呵。這樣,咱們就不再被表面的現象迷惑住,也就容易判斷出哪個值得寫和哪個值不得寫,不再冒冒失失地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筆就寫,也就減少了因寫不出而掃興灰心的毛病。

一旦找到問題就死不放手,加勁兒挖掘它的根兒,越挖越深,咱們也就越有的寫了。呵,昨天老張鬧脾氣,原來不是因為肝火盛,而是他有個思想問題。什么思想問題呢?他呀不明白“計件工資”的好處。哪一點他不明白呢?他呀不明白工人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您看,當作一個問題看,咱們就能由老張個人鬧脾氣看到國家利益上去,這不就有好多話可說了么?抱住這個題目挖吧,別放手!

還有,看到了問題就得解決問題。這么一來呀,咱們的文章可就有頭有尾,是個整的了。要是只形容了老張鬧脾氣,當然沒有多大意思。光加上兩位弟兄拉著他去吃一頓餃子,老張才有了笑容,問題也還沒有解決。我們得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可就熱鬧了。光勸說還不行呀,得一面說服,還一面教他看到積極分子的實際行動呵。老張的為人雖然怪好的,可是個性很強呵,這就得用種種***感動他,教他心服口服地打通了思想。要是能四面八方使勁,具體地寫出老張怎么改變了態度,變成熱烈擁護計件工資制度的,這篇作品必能發生很大很好的影響。我們看問題,挖問題,而后解決問題,我們就能寫出相當好的作品來。不抱住一個問題挖到底,而隨便今天試試這個,明天試試那個,必至一無所成。

(三)能抓住問題就不至于千篇一律了。一個問題怎么來的和怎么解決的,必與別的問題的來龍去脈不同。同一樣的問題又因為人物的性格不同,工地不同,時間不同,而有特點。我們要細心地看,看問題,看人物,看地點,看時間,把有關的事物都看了,自然會寫出一篇與眾不同的東西來。

工人同志們一寫到解放后的生活提高,往往就描寫家里吃餃子。不錯,吃餃子的確是好現象;可是,千篇一律都說包餃子就不新鮮了。難道不許吃炸醬面么?再說,真要是看出問題,不提包餃子也不要緊。要寫透一件事必須鉆到事情里邊去,可千萬別不管是寫什么問題老先預備下一個套子——老拿包餃子開始!鉆到問題里面去就必定有話可說,用不著套套子。

也許有的工人同志要問:我們能那么細心,鉆到問題里面去嗎?我說:能!

一定!您是工人,您能掌握那么復雜的機器,能找竅門,能發明創造,怎么就不會鉆到一個問題里邊去,寫透一件事呢?您多半是有點害怕,以為沒有現成的套子,就怕寫出的東西不像樣子。您不必膽小,那些套子不是給您預備的,只要您肯用心,肯下工夫,您會創作!

文章來源:筆苑公眾號

歡迎關注@如椽巨筆,探究體制秩序與規則,評析公文技巧和魅力。關注,就是一次嬗變和啟程!

“筆苑”自用學習研究的實體書介紹和獲得方式請點擊?15本“案頭書”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男人天堂 | 毛片一级做a爰片性色 | 亚洲精品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2022日韩理论片在线观看 | 97人摸人人澡人人人超一碰 | 久艹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户 |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 xoxoxoxo欧美性护士 | a级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 欧美级毛片 | 奇米第四狠狠777高清秒播 |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免费播放 | 久久 在线 | 米奇888在线播放欧美 | 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 | 国产微拍精品福利视频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理论片小说 | 5x性区m免费毛片视频看看 | 大量真实偷拍情侣视频野战 | 国产精品一 | 欧美久久亚洲精品 | 午夜两性视频 | 毛片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 九色porny真实丨国产18 | 国产在线a不卡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在线观看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视频2 | 久久r视频 | 亚洲性xo| 日韩国产毛片 | 亚洲成人播放 | gayxxxxgay中国老头|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 深夜国产| 另类视频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