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面魚剝皮魚扒皮魚介紹
馬面魚學名為綠鰭馬面鲀,隸屬于鲀形目、革鲀科,俗名橡皮魚、剝皮魚。馬面魚為我國重要的海產經濟魚類之一,其年產量僅次于帶魚。營養豐富,除鮮食外,經深加工制成美味烤魚片暢銷國內外,是出口的水產品之一。這魚除了那根突出于魚背的硬骨外,最特別的是身上那張粗糙如砂紙的魚皮,因為這一緣故,必須把皮扒掉才能烹煮,也因此換來了“扒皮魚”這一俗稱。在上海和閩浙一帶被稱為橡皮魚。四川叫它耗兒魚,潮汕叫它迪仔、剔皮魚,山東、遼寧叫它皮匠魚。此外,它還有橡皮魚、孜孜魚、皮匠刀、面包魚、羊魚、燒燒魚、老鼠魚等別名。
剝皮魚分布于朝鮮、日本、印度洋非洲東岸,我國主要產于東海及黃、渤海,東海產量較大。其主要漁場有溫臺外海、對馬海峽和閩東漁場,隨著新資源的探索、新漁場的不斷開發,馬面魚的產量也逐年增加。我國東海馬面魚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僅次于帶魚居我國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
馬面魚
特征:
馬面魚扒皮魚體較側扁,呈長卵形,與馬面相象,通常體長10~20厘米、體重400克左右。頭短,口小,牙門齒狀。眼小、位高、近背緣。鰓孔小,位于眼下方。鱗藐小,絨毛狀。體呈藍灰色,無側線。第一背鰭有2個鰭棘,第一鰭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鰭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帶骨結尾不能活動,臀鰭外形與第二背鰭類似,始于***后鄰近;尾柄長,尾鰭截形,鰭條茶青色。第二背鰭、胸鰭和臀鰭均為綠色,故而得名。
馬面魚除了那根凸起于魚背的硬骨外,最分外的是身上那張毛糙如砂紙的魚皮,由于這一原因,水果蔬菜卡,必須把皮扒掉才能烹煮,因此人們俗稱它為“扒皮魚”。
馬面魚
營養價值:
扒皮魚是一種營養相當豐富的魚類,它的蛋白質含量特別高,每100克魚肉就含19.2克的蛋白質,其他營養成分包括微量的脂肪、鈣、磷、鐵等。馬面魚食療可治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癥。它的皮則可制成明膠。馬面魚肝大且可制魚肝油。油灰還可代替桐油灰。魚骨可做魚排罐頭,頭皮內臟可做魚粉。魚皮能制取成可溶性食用魚蛋白,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二、馬面魚相關知識
1、馬面魚多少錢一斤?
馬面魚一般十五元左右一斤,價格因各地市場略有不同,大連23元/斤,余姚市14元/斤,杭州20元/斤,廈門27元/斤。造成馬面魚價格差異的最大原因主要是產地不一樣,比如從泰國進的貨是按箱來算,10到15厘米的馬面魚在川渝賣35元/斤,3到5厘米的馬面魚25元/斤。
2、馬面魚為什么沒有頭?
首先,馬面魚的魚頭食用價值并不高,魚頭中可食用的部分非常少,皮厚不好處理且這部分并不好吃。其次是馬面魚是深海魚,打撈上來就會死,去頭、去皮、去內臟不易腐敗,更方便保存運輸。另外馬面魚的魚頭比重大又沒有什么食用價值,去掉可以節省運輸成本。最后是有頭的馬面魚真的很丑。賣相不好,有人看到老鼠長相的魚會沒有胃口,所以,市場上出售的馬面魚多是沒有魚頭的。
3、馬面魚為什么要剝皮?
剝皮魚為什么要剝皮?剝皮魚的皮有毒嗎?馬面魚的魚皮非常硬沒法吃,第一背鰭又長又粗還有倒刺,所以要剝皮后再吃,頭很小也沒什么肉,所以順便就把頭去掉了。另外剝皮魚的內臟肝膽很大,所以市場上的肝臟和皮都去掉售賣的。
剝皮魚剝皮技巧
沿著頭部與魚身交會的界線,輕輕劃下一刀,用剪刀將魚鰭剪下。然后找魚腹部處的“肚臍眼”,也就是剝皮魚的***,用剪刀從***處順著腹部剪開口子,再用手撕下外皮就行了。也可以用刀切下整個魚頭,從切口處開始撕魚皮。如果是冷凍的剝皮魚,則要等魚先解凍再撕。
剝皮魚剝皮技巧
三、馬面魚的做法
馬面魚的魚肉比較淡,因此用豆豉、醬油、姜絲、蒜蓉燜煮最好吃。切片煮湯,用一點芫荽和姜絲調味,非??煽?,不妨一試。馬面魚肉可以制成美味魚絨,成品比傳統的魚松優越。肌肉纖維長,色香味佳的小包裝方便食品。又可制成烤魚片,干烤馬面鲀,配以玉蘭、冬菇、油菜,特點是色棗紅、味清、鮮、香。還有醋溜馬面鲀,配料萵筍、木耳、油菜。成品金紅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別有風味。
紅燒馬面魚的做法
1、馬面魚用清水沖洗干凈,控干水分備用。
2、鍋中放少量油,燒至6成熱,放入姜、蒜爆香后下馬面魚。
3、中火煎兩分鐘,放入料酒,再放入老抽上色。
4、加熱水沒過魚,放入花椒、八角、干辣椒、冰糖、以及桔子皮,燒開后2分鐘改小火燉,10分鐘之后,把魚翻個,放幾滴醋和生抽。
5、再燉10分鐘之后,放入鹽、雞精、蔥段,大火收汁。
6、起鍋裝盤,鋪放香菜。
香煎馬面魚的做法
1、將剝皮魚外皮剝除,去內臟并清洗干凈,切成2段。
2、在魚身2面斜劃幾刀,撒上少許的鹽腌制15分鐘。
3、鍋內少許油燒熱轉小火,放入魚煎至一面定型,翻面煎熟即可,食用時候擠上少許檸檬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