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譚琪欣)據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4月5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1例和無癥狀感染者16766例。健康時報記者據此前官方發布數據統計發現,3月以來,上海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數量已超9萬例,其中確診病例3245例,無癥狀感染者數量為87586例。
國家衛健委官網疫情風險等級查詢頁面顯示,截至4月6日17時,上海市共有13個中風險地區,分布在浦東新區、閔行區、嘉定區、崇明區以及黃埔區,全域無高風險區。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調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標準實施精準管控措施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落實分區分級管控要求,盡快公布當前本省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縣(市、區、旗)名單,并將動態調整的風險地區名單作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日報告內容及時報送國家衛生健康委。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多地公布的對于中、高風險區域的具體劃分標準不一,以北京為例,14天內新增2起及以上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超過5例本地確診病例,為高風險地區;湖南、四川等多地則以14天內出現超過10例確診病例或發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作為高風險區判定標準;上海并未公布疫情區域風險等級劃分標準。
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超9萬例的上海,為什么沒有高風險區?“按照國家規定,風險等級是否調整的依據是確診病例數量以及聚集疫情情況而不是感染者數量,結合人口規模、密度等實際,是否調整風險等級要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綜合評估才能確定。無癥狀感染者涉及區域不劃定中高風險。”4月6日,上海市某區疾控工作人員談了自己的看法
記者據上海衛健委發布的數據梳理發現,目前上海已有的確診病例軌跡遍布16個行政區域,其中浦東新區累計確診病例超1000例,其余閔行區、徐匯區、黃埔區等15個行政區累計確診病例在16-400不等。不過,具體病例所在小區詳情并未公布。
目前上海是怎么劃分風險區域的?據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介紹,上海依據核酸篩查結果,實行分區分類、網格化管理,進行階梯式管控,劃分封控、管控、防范三個區。報告有陽性感染者所涉及的居民小區(單位、場所)所在網格化的單元及毗鄰網格化單元為封控區;有封控小區(單位、場所)所在街鎮其他區域是管控區;浦東、浦南以及毗鄰區除了封控區、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為防范區。
封控區實施“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基本上要待在家里。感染者所涉及的樓棟實行14天的封閉管理措施(從3月28日開始計算);封控區內的其他區域,也就是整個小區,實行“7天封閉管理+7天社區健康管理”(從3月28日開始計算),當中要開展一定頻次的檢測,封閉管理期間要嚴格落實居家隔離措施。
“這樣的劃分主要是想能夠分類管控,遏制疫情在社區的擴散和蔓延,盡量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同時也希望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對于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實施動態調整,如果在管控區、防范區發現感染者,所在區域就要提升管理等級,同時落實相應管控措施。”鄔驚雷表示。
據上海市衛健委4月6日消息,4月6日在全市范圍內再開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檢測,在本次檢測全部完成前,全市繼續實行分區管控,除因病就醫等外,嚴格落實“足不出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