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名片】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國內最早成立的馬克思主義學院之一。目前,學院有2個本科***,13個二級學科的碩士點和博士點,建成了***和層次最為完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相關學科體系。以其獨特的歷史、雄厚的學術底蘊、一流的教學科研成果,被譽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的高地”、馬克思主義理論高端人才培養的“工作母機”。
【金句】
老師講課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也需要鮮活的素材,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走進歷史發生地恰恰是一種很好的打開方式?!斡盐?/p>
集聚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相關學院最優秀的師資力量,研究教學大綱、制定教學方案……2019年秋季開學伊始,中國人民大學率先全面開設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并編寫了該課程第一套全國統一的“教材”。
在此之前,***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當年8月印發實施《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率先全面開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
吸收最前沿的內容、集中最優秀的教師、給予最全面的保障,中國人民大學努力打造具有高精尖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論“金課”。
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在上思政課。學校供圖
率先全面開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
從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的課表中就多了一門必修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宋友文是這門課的主講教師之一?!捌鋵嵾@門課我們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后,就已經面向研究生群體開設選修課。這也給2019年全面開設課程提供了很多經驗。”宋友文說道。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宋友文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的主講老師之一。受訪者供圖
“我們當時找了***中央宣傳部編寫的相關讀本,比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還有《***談治國理政》,這是我們講課的主要依據?!彼斡盐母嬖V記者,這門課程開設的一個理念就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在教材的選擇上也是如此。
有了教學依據,如何把內容深入淺出地講給學生聽?宋友文表示,學校2017年就成立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發揮了作用,“我們很多老師都是這個研究院的特約研究員,可以說是集聚了全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力量制定教學大綱。然后根據教學大綱再集體備課。”
和其他早已開設的思政課程不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直到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才有了第一套全國統一的“教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這套讀本是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秦宣領銜編寫,包括宋友文教授和馬慎蕭副教授在內的8位人大馬院的教師都直接參與了編寫工作。
馬慎蕭表示,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針對內容、表述反復打磨,力求兼顧理論嚴謹與實踐生動?!皩τ诮處煻?,是一個很好的備課資料,對于同學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讀物。”
“讀本摘選的現實材料都緊跟實踐,很接地氣?!瘪R慎蕭以讀本中“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部分為例,在講述經濟全球化面臨的挑戰時,讀本用2009年以來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出臺項數等統計數據作為補充說明,“在讀本中,不僅有理論判斷,也有實踐依據。例如,總書記指出,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學生會思考,這個判斷是針對何種背景、基于何種現實做出的,讀本會運用豐富的材料進行闡釋論證?!?/p>
教師走進歷史發生地,在體驗中豐富教學素材
晴朗的天空中白云朵朵,藍天下一座教堂靜靜佇立,周圍綠樹成蔭,仔細看,會發現教堂周圍是典型的延安窯洞建筑……這張照片,宋友文十分喜歡,還特意將之設置為自己的微信頭像。
“這是我去延安時拍的。”宋友文不止一次去過延安,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感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兒,這是1938年中國***六屆六中全會的舊址。”宋友文告訴記者,六屆六中全會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這也是我們黨在思想理論上成熟的重要標志,此后開始獨立地探索中國走向勝利的道路?!?/p>
站在延安這片革命熱土上,宋友文似乎能感受到當年雖然一窮二白,但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風貌,“百姓也很淳樸,這里真的有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情懷?!痹谒斡盐牡恼n堂上,這些經歷也成為鮮活的素材。
讓青年教師走出課堂,深入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紅色教育基地調研,直觀感受中國***在奮斗歷程中的苦難與彷徨、尋覓與追求、光榮與夢想,深切體會中國***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勝利的艱辛不易,中國人民大學啟動了諸多調研活動。
“學校的實踐活動不只是針對學生,教師也要進行實踐活動,這樣才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好這門課。像針對青年教師的‘讀懂中國’調研,就有很多教師參加?!痹谒斡盐目磥?,老師講課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也需要鮮活的素材,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走進歷史發生地恰恰是一種很好的打開方式。
***一大會址、嘉興南湖、蘇州工業園區……宋友文和同事們走進一個又一個見證中國***發展和壯大的地方,在體驗中豐富著自己的素材庫。
在馬慎蕭看來,主動收集來自一線的生動素材十分重要,“這是我們觀察社會的窗口和契機?!背俗哌M歷史發生地,在教學中運用感性體驗材料,馬慎蕭還十分重視理性研究材料的積累和運用,“我的學科是政治經濟學,因而尤其注重對經濟統計材料的跟進,例如歷年***工作報告中的經濟數據,國內國際經濟運行狀況,也都會密切關注?!?/p>
搭建平臺,讓思政課教師提升“內功”
***總書記曾說,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助力打造思政“金課”,中國人民大學的思政教師也在不斷修煉“內功”。
從最開始參加校內學院組織的教學技能比賽,到參加校級比賽、市級比賽,最終走到國賽,并一舉拿下2020年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思想政治課專項組一等獎第一名,回憶起這些經歷,馬慎蕭告訴記者,雖然一路備賽倍感壓力,但參賽經歷讓自己收獲很多。
馬慎蕭回憶,在準備“三問馬克思主義:為什么它不會過時”教學節段時,對于教學的引入和結構她一直難以抉擇,有青年教師建議她可以節選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因里希·伯爾寫的《假如沒有馬克思》一文作為引入,更切題也更容易觸動學生,也有教師建議將教學結構按“時代性、現實性、真理性”進行安排,“從我講課的主題設置、教學呈現、語言表達、教材把握等方方面面,老師們都提了中肯切實的建議。”馬慎蕭表示,集體備課“傳幫帶”,為自己提升教學能力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馬慎蕭獲得了2020年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思想政治課專項組一等獎第一名。受訪者供圖
在馬慎蕭看來,經過“以賽促教”,自己無論是對思政課程的理解,還是在對教學節奏的把握,都有了質的提升,“課程面貌煥然一新。參加完比賽之后再講思政課,自我感覺是自2016年站上講臺以來講得最好的一輪?!?/p>
像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這樣的平臺和機會還有很多,只要“馬慎蕭們”有熱情、有余力,都可以抓住機會鍛煉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提升“內功”。
在馬慎蕭看來,講好思政課需要不斷探索、長期積累,這門新開設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對于很多青年教師而言更是挑戰,“對于授課而言,其基礎也是透徹的研究與思考,一方面注重自己的理論學習與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博采眾長吸收其他老師的最新研究成果,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將理論思想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p>
采寫新京報記者楊菲菲編輯繆晨霞巫慧校對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