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走過同樣的時光。為什么王勃看到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你看到的就是“大秋天的,一群鳥飛過去了”?為什么蘋果砸在牛頓頭上,他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而你就罵了一句“真倒霉”,然后把蘋果吃了?為什么兄弟結拜的時候,二哥就能說出“擇木之禽,擇其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這樣有文采飛揚的句子,而三弟卻只會說“俺也一樣”?
歸根結底,這都是經年累月的閱讀,帶來的人生差距。通過大量的閱讀,我們就能夠培養這種能力,拓寬我們的人生體驗。因此,我們說,閱讀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語言運用之妙,大部分都隱藏在各類書籍當中。通過大量的閱讀,通過文字來體驗作者的情感和經歷,在獲得共鳴之后,那種附帶情感的文字便會注入我們的靈魂。當我們遇到相似的情境或者進入到相近的情感狀態后,那段文字便會向我們的頭腦涌來,一邊豐富著我們的人生體驗,一邊升華著我們的語言表達。
借著前人的經驗和文字,我們也在不斷創造著新的語言現象,并留在歷史的長河中,供后人取閱和傳遞。
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閱讀,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大量的知識,持續不斷地閱讀才是唯一的途徑。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中,我們85%的有用知識都來源于圖書文獻,這意味著我們我們必須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才能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中,跟上時代,創造價值。
拓寬我們的人生維度多讀書、讀好書,在浩如煙海的圖書世界中遨游。通過文字去體驗異域的熙熙攘攘、通過文章去探尋神奇的人生軌跡,通過書籍去領悟作者的人生苦樂。
通過閱讀,我們不斷收獲著各類文化和知識,體驗著作者描繪的書中世界。雖然,我們的生命只有幾十年,但是在不斷地閱讀中,我們卻體驗過了千百人一生的喜怒哀樂。
充盈我們的內心世界閱讀,是一種“靜”的藝術。當我們在安靜地閱讀的時候,會沉浸在書中的世界,忘記日升月落,化解煩躁憂傷。因為,閱讀給我們帶來的是精神上的寧靜和豐盈。即使我們沒有宏偉雄壯的圖書館、沒有休閑安逸的軟沙發、沒有精美包裝的書頁,我們也能獲得閱讀帶來的滿足感。
閱讀是一條通向靈魂的路,它能給人的心靈以慰藉,讓人感到內心的平和。如果我們這個社會人人都愛閱讀,那么爭吵與煩惱將變得非常稀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將變得非常融洽。
提升我們的認知水平閱讀,在增加我們知識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著我們的認知水平。比如,當我們的車拋錨時,我們就手足無措,而修車員一眼就能看出發動機的問題;當我們的電腦變卡時,我們只能默默地等著它運行,而電腦專家則可以立馬找到并卸載不良程序。那么,他們為什么就能直擊要害,解決我們的難題呢?原因就在于他們通過閱讀和實踐,將知識轉化成了認知能力。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能夠經歷的事情是有限的。通過閱讀,我們就能在書中增加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閱歷。因此,很多閱讀量大的人,都會顯得非常沉穩和成熟。比如,年輕時的韓寒,在面對主持人、嘉賓、觀眾等各種口誅筆伐的時候,他也能從容應對。這就是閱讀帶給他的底氣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