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我們的“時代精神”
到底有哪些東西是我們不應該懷疑的,思考之后認為“我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是不能懷疑的,如果這都要懷疑,那么我們的生活只能在痛苦中前進,我們的社會也將會失去前進的蓬勃動力。
改革***之初,一片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的景象就是因為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好奇和希望。他們知道有一個十分確定的美好未來在等著自己,為何對美好未來的期待會如此確切?那時候的人實在是太窮了,一點點的滿足都能讓他們生出許多的幸福感。世界有那么多既新鮮又實用的東西在等著自己,那個年代,人們對未來的期望是明確的,例如在某一天為自己家添置一臺電風扇或者是一臺電視機,這些添置的新鮮東西雖簡單卻標志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在人們臉上也時常能看到滿足的笑容。然而現在的家庭什么都有了,幸福感卻似乎并不如過去強烈了。我們的基礎越來越高,但發展卻是有限度的,無休止的高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當發展的速度跟不上人們需求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主動的去適應“新常態”,新常態是科學的,是符合發規律的。不能讓無止境的欲望增添我們的焦慮,那就與我們想要的美好生活背道而馳了。
每個人都希望未來的生活會更好,但到底什么才是美好的生活呢?現在的人對“美好生活”這一概念越來越缺乏想象,過去的人,他們心中的“更好”或許就是明天多吃一頓肉,下個月多添一件衣服,但現在的人認為能讓自己更幸福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模糊,獲取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些難以實現的愿望反而造成了人們的焦慮。例如我想要一套房子,但房價卻高得離譜,我想要一輛車子,一輛車也要好幾萬,我想要孩子能上好的學校,教育資源卻又緊張,我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但人卻又不可能不生病。
人們的的愿望太多,太遙遠,但似乎都與一個問題有關,只要這個問題解決了,一切就好了,什么問題,就是“錢”,有了錢似乎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現在流行一句話“貧窮限制了想象”,一些人認為因為貧窮所以我很難想象未來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樣。貧窮已經夠可怕了,再連想象的空間和希望都給自己斷絕了,那就太殘忍了了。貧窮不應該成為頹廢不前的借口,也不應該成為奮斗精神和創新精神的阻礙。奮斗是我們的時代精神,惟有奮斗不止,惟有不斷前進才能戰勝貧窮!
那么什么能夠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呢?有了錢我們的確能有更多的選擇,對未來也能產生更多美好的期望,產生幸福感和前進的動力。但改革***初期的人們同樣很窮,他們為什么仍然幸福感很高,斗志昂揚,干勁十足呢?因此真正能讓我們感到幸福的不是錢,錢只是一個中介,真正讓我們感到幸福和充滿動力的是對未來會越來越好的肯定。因此樹立和保持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才是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要調查一個社會的幸福指數,或許你直接問“你們幸福嗎”?大家可能一時還不能準確回答,但如果你問他們對未來是否充滿了希望,他們的回答或許還要準確些,所以“希望指數”應該是“幸福指數”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也是社會活力的一個重要參考。樹立和保持社會信心是一項重要任務,只有人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我們社會前進的動力才會源源不絕。
文/趙釩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圖片提供者們的辛勤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