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學歷不過是塊敲門磚,只要進入有關單位之后,這塊敲門磚就不再重要了。特別是在公務員系統工作,只要進入之后就是講關系、講能力的地方,學歷不再重要。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我們去看一看這些案例,可能和我們想象中的差距比較大。
小王在一個鄉鎮***工作,屬于80后,今年不到40歲,但已經在鄉鎮黨委書記的任上工作了好幾年,工作能力也比較突出,所在的鄉鎮相繼圓滿地完成了脫貧攻堅等任務,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所在的縣準備把他推薦出去,提拔為副縣級領導干部,推薦也很順利,但在上級組織部門審核中卻出了問題。針對其他的都沒有什么問題,但在學歷上出了問題,因為小王的初始學歷是大專畢業,后來通過自考取得了本科學歷。但在提拔使用中,當地規定了一條原則,80后的年輕干部要提任副縣級,原則上初始學歷為本科以上,否則不予提拔,除非做出了重大貢獻。最終,小王失去了提拔的機會,這輩子只能止步于正科級。
我們再去看看另外一個案例,小朱是中師(中專學歷)畢業,教了幾年書之后從教師隊伍調到了縣級一個事業單位,后來他也通過函授,把學歷提升到了研究生學歷,并獲得了碩士學位。由于在單位上表現比較優秀,也做出了比較好的工作成績,于是有的行政單位準備把他調任過去,把事業身份轉成公務員身份并且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干部。
大家本來覺得他已經是研究生學歷,算是高學歷人才,這樣的調任應該沒有問題,但按照有關規定,事業單位人員轉為公務員身份的,原則上需初始學歷為本科以上的學歷,小朱現在雖然已經是研究生學歷,但初始學歷依然是中專學歷,達不到有關要求,最后也沒有轉為公務員。
從這以上兩個案例中,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在公務員系統,其實對于干部的初始學歷是非常重視的。很多人以為,不管之前的是什么學歷,只要在工作之后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歷,那就能彌補上學歷的差距,但事實上,這是不行的。在體制內,學歷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比如前面提到兩個案例中,學歷就會影響公務員的提拔晉升,學歷會影響干部的轉任,同時,學歷還會影響定職定級,比如說同樣是考的公務員,中專學歷的就只能定為二級科員,而本科生考入公務員隊伍,就直接定為一級科員。
那為什么在公務員系統中,對于初始學歷這么重視呢?其實,主要在于社會整體學歷提升之后,不管是體制內的單位,還是體制外的單位,對于學歷的要求都越來越高。而初始學歷是學歷影響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初始學歷不僅反映一個人學歷的高低,從某種意義上說,還反映了一個人學習能力的高低,發展潛力的大小,畢竟初始學歷越高,考的學校越好,那證明他的學習能力越強,而這種學習能力體現在工作中,就是適應能力更強,發展前景更大,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體現。
所以,鑒于遇上因素,不管是公務員系統還是其他系統,都越來越重視初始學歷,大家覺得這樣的情況正常嗎?公平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