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王露
在“布恰平民傷亡”事件之后,美國將于當地時間6日與七國集團(G7)和歐盟進行協調,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新的制裁方案將禁止在俄羅斯的所有新投資,加大對俄羅斯金融機構和國有企業的制裁力度,并制裁俄羅斯***官員及其家人。而歐洲國家也正考慮對俄能源領域進行制裁。
按照一名美國官員的說法,這一系列制裁措施“將使俄羅斯付出巨大代價,并使其進一步走上經濟、金融和技術孤立的道路。”
近日的“布恰平民傷亡”事件充當了美西方最新一輪制裁的“催化劑”。烏克蘭媒體本月3日報道稱,在俄羅斯軍隊撤離基輔附近的布恰市后發現了大量平民遺體,并公布了遺體照片,烏克蘭***稱是俄軍殺害了這些平民,呼吁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
對于烏方的指控,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4日指責稱,“布恰平民傷亡”的說法是烏方的“虛假攻擊”,旨在削弱莫斯科的聲譽。
就在布恰事件事實未明之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除了加碼對俄制裁外,還將“前所未有”地向烏克蘭提供***空中防御系統、火炮系統以及海岸防衛系統等重型武器。西方國家對烏軍備支持方面的重大變化將如何影響俄烏局勢有待關注。
普京“核心圈”與俄能源或遭制裁
作為對布恰事件的回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預計推出新一輪對俄制裁措施。其中,美***擬對俄總統普京女兒的制裁,以及歐盟擬議的對俄煤炭的制裁受到關注。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美國將制裁目標瞄準普京身邊的“核心圈”成員。報道稱,拜登***預計將對普京的兩個女兒——瑪麗亞·普蒂娜以及葉卡捷琳娜·蒂科霍諾娃實施制裁。此外,俄羅斯最大的國有銀行俄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與俄羅斯最大的民營銀行阿爾法銀行(AlfaBank)也將受到制裁。美官員稱,新措施將阻止任何美國公民或實體與上述銀行進行交易。
另一值得關注的趨勢是,此前一直搖擺不定的歐盟在布恰事件后正考慮或對俄進行能源制裁。
路透社報道稱,歐盟擬議的制裁措施將包括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并禁止俄船只進入歐盟港口。不過,以上措施若獲通過需得到歐盟27個成員國的一致批準。此前,歐洲部分國家擔心全面禁止俄羅斯能源供應會對歐洲造成嚴重的經濟影響。
對于歐盟的立場轉變,德國外長表示,煤炭禁令可視為全面禁止進口俄能源的第一步,這表明了歐盟更加堅定的決心。
與此同時,烏克蘭方面也繼續施壓歐洲,呼吁其采取更嚴厲的措施,并稱歐洲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對達成結束俄烏沖突的和平協議至關重要。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并擁有龐大的出口管道網絡。歐盟天然氣主要依賴進口,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21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了1550億立方米天然氣,約占歐盟天然氣進口量的45%。
目前,對俄制裁“急先鋒”立陶宛已宣布停止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成為歐盟首個獨立于俄能源供應的國家。4月2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發推文稱,從4月起,立陶宛“不再有俄羅斯天然氣……假使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歐洲的其他國家也能做到。”
此前,美英等國也于3月初宣布對俄能源進行制裁。受到此類制裁的影響,俄羅斯財政部4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俄3月份石油和天然氣銷售收入為3020億盧布(約合人民幣227億元),比該國財政部的預測低38%。
美將“前所未有”地向烏提供重型武器
在擬定新一輪對俄制裁的同時,美方也宣布將繼續對烏提供安全支持。其中,美方或“將向烏提供***空中防御系統、火炮系統以及海岸防衛系統等重型武器”,這一表態被外媒視為“重大轉變”。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在4月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上述重型武器系統,并稱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和軍備的程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對此評論稱,布恰事件后,美國和歐洲準備出臺新一輪對俄制裁,其中一項最關緊要的,就是強化烏克蘭的反攻武力。
分析還指出,沙利文提到的將向烏克蘭輸送的武器,正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期多次向西方索要的武器。
數周以來,澤連斯基一直請求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可以從遠處打擊俄羅斯軍隊的武器,以及抵御俄羅斯空軍、海軍和***火炮的武器。他一再強調特別需要戰斗機、坦克和防空系統。
另據《***》報道,一位美國官員4月1日表示,拜登***將與盟國合作,向烏克蘭提供蘇聯制造的坦克,以加強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防御。
報道評論稱,在決定向烏克蘭移交坦克之前,拜登***聲稱其向烏方提供的是體積更小,且容易攜帶的“防御性”武器。然而,隨著沖突的持續,美方“防御性”武器的定義變得更加靈活。
美國國務院表示,自拜登去年上任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安全援助承諾總額已超過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2.7億元)。自俄對烏發起軍事行動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超過17億美元。
責任編輯:胡甄卿圖片編輯:樂浴峰
校對:張艷